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在南极新发现7处化石产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9日09:04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记者王君

  【金陵晚报报道】在南极皑皑的冰雪下藏着太多秘密,即便今天,人类也依然无法将其看透。那么,如果时间倒转千万年、上亿年甚至更远,远古的南极又是如何一番场景?

  在南京,有一位科学家——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沈炎彬研究员,他在1987年

至1988年,1994年至1995年间,两次深入南极,将十大箱南极远古化石带回了南京,为我们撩开南极远古的神秘面纱提供了重要线索。昨天,记者走近了他。

  五年,圆了南极梦

  对于一个搞地质古生物学的科学家,南极意味着天大的诱惑:一块被冰雪覆盖几乎未经开发的土地,有太多远古的证据埋藏在巨大的冰山之下。因此,1982年,中国将组织南极科考队的消息传到沈炎彬的耳朵里时,他就已经在为去南极跃跃欲试了。

  沈炎彬告诉记者,从当年开始,古生物所的领导就在为能派一个科学家去南极科考进行努力。不过,考虑到从第1次至第3次中国南极科考队的主要任务是建站,科研考察的任务不多,留给考察的时间也相对有限,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在南极的时间科考,古生物所在中国南极科考队第四次科考前向极地考察办公室提出了在南极进行地层与古生物调查的研究申请,因为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很快获得了批准。

  就这样,在等待5年之后,沈炎彬终于得到了探秘南极的难得机会。

  找到7处化石“新宝藏”

  但是,南极工作的艰苦却是始料未及的,每次外出科考,都是胶皮靴、厚厚的羽绒服打底,背上工具行囊就有十多公斤。

  “在半路上发现的化石,因为害怕返回时错过,全部背着上路,这样,来回十公里的路程,常常是二三十公斤的重量压在身上。”沈炎彬说,因为他的任务重,因此在南极时,他感觉南极不如想像中那么冷,出去一次野外考察,汗水能把羽绒服都浸透了,有些跟着帮忙的科考队员,搬块大石头回长城站,能累得两天直不起腰。

  虽然在南极呆了三个多月,但由于天气的关系,能够外出采集化石的机会不超过一个月,科考人员就趁着老天爷赏脸的机会玩命工作。沈炎彬说,一个夏季考察结束,自己在乔治王岛和菲尔德斯半岛及纳尔逊北岸约40公里范围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地层古生物调查,共找到11处化石产地,其中7处是新发现的,找到了大量的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孢粉、植物叶、木材、鸟类足迹化石以及淡水硅藻、有孔虫、海生双壳类、介形类化石千余块,有109个属、212种,其中2个新属、48个品种是首次在南极发现。

  为带化石,扔了行李

  在沈炎彬的办公室,记者随便拉开哪一个抽屉,都能发现编上编号,形形色色的南极化石,它们都是珍贵的南极远古资料。

  令记者好奇的是,这千余块化石,是如何漂洋过海运到南京的?

  沈炎彬说,这在当时的确是个难题,发现的化石成千,一块也舍不得丢弃,找到了,如何带回来却费尽心力:因为每个科考队员能带回国内的行李都限重,最后,自己是缩减了部分行李,才将珍贵的化石贴身带回国内的,另一批实在带不走的,也是寄存在了长城站,等第二年南极科考时托人带回来,所有的化石全数运抵南京的时候,有整整十箱。

  趣 南极的鱼最“傻”

  一个钓鱼高手,钓起一条鱼需要多长时间,恐怕也要个十来分钟。如果告诉你,在南极,那里的鱼儿爱“咬钩”,无论你钓没钓过鱼,只要放根渔竿下水,平均一两分钟就能钓起一条鱼来,你相不相信?沈炎彬说,南极的鱼儿就是这么“傻”。

  沈炎彬告诉记者,南极中国长城站靠近海面,因此不愁吃鱼,大概一个星期左右,队员们就会乘坐小皮艇到附近的海面上去捕鱼,捕上来的鱼大多是在南京颇为金贵的鳕鱼。而各种贝类、海参这些海货也是唾手可得。

  最令沈炎彬吃惊的就是南极的鱼儿实在“单纯”,沈炎彬说,自己在南京的时候没钓过几次鱼,因此去钓鱼的时候没想过有太多的收获,哪知只在鱼钩上放一块肉下去,就在鱼钩刚放下的那一会儿时间,就有一条鱼上钩了,而这绝对不是巧合,在那一次钓鱼经历中,每条鱼钓到的时间都在一两分钟之内。

  沈炎彬分析,可能是南极的鱼儿重没闻过肉味,颇感新奇,而且也少遇“鱼钩危险”,不像南京的鱼这么有警惕性。

  奇 看月亮不用抬头

  南极的寒冷是因为它的纬度低,即便是夏季也常见暴风雪,夜晚的最低温度常常降到零下。也正是因为纬度低,南极的日和月也与众不同,专家告诉记者,在他们科考的三个月夏季,南极的白天特别长,有20个小时左右,而夜晚只有4个小时。

  有人说,在南极的夏天,凌晨三点钟,坐在室外看报纸肯定不成问题,沈炎彬说,科考生活太累,倒是没心情在夜晚看报纸来验证,但是白天、黑夜的感觉的确跟往常不一样,白天特别长,能有20个小时左右,夜晚只有4个小时,只要睁开眼,几乎总能有光亮。

  在南极,夏天出现大太阳的机会并不多,天气都是阴阴的,观赏明月的机会不多,不过,也能见到几次月亮,看起来不是在天顶,角度非常低,就在眼前,也是因为低纬度的原因,在南极,看月亮无需抬头。

  苦 打个电话要预约

  对于南极生活的辛苦,沈炎彬说,寒冷、危险都是早就料想到的,最难耐的是寂寞,三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只能见到相同的十几张脸,因此,没什么事情比收到家人朋友的一封来信、听到亲人声音更令人盼望和高兴了。

  不过,这看似最平常的愿意在南极却并不太容易实现,沈炎彬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时,通讯远不如现在发达,那时的电信设备还是用的熊猫厂的无线电通讯,而且信号也不是很清楚,每天通讯的时间大约只有两三个小时清晰,而南极站的电话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联系是不可以随便拨打私人电话的,家属也不可能随便把电话拨到南极,正常的程序是,家人先和北京海洋局预约,然后批准同意后,再由海洋局通知科考队员通话时间,到时大家就等在话机旁边守电话。

  沈炎彬说,科考队员守在电话机旁排队打电话算得上是南极科考队的一景,许多队员听说家人要来电话,常常激动得几个晚上也睡不好觉。由于打电话不方便,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也没能听到家人的问候,感到有点遗憾。

  南极曾是一片森林

  南极并非一直为冰层所覆盖——实际上,作为超级古老的大陆之一,在远古,南极曾是印度、南美洲、南非的近邻。沈炎彬说,生物化石的证据显示,亿万年前,南极的极地风貌与今天不同,那时南极是一片潮湿、温暖的地带,那里长着高大的树木、森林,而且他还推断,当时南极半岛和南美南部存在着一条类似巴拿马地峡连接带。

  沈炎彬在南极长城站附近发现了多种南极古老落叶植物的化石遗骸、许多石羊齿、假山毛榉的树叶化石,各种各样的蕨类树叶,甚至还在附近发现了一截粗壮的树桩化石。

  沈炎彬向记者展示了几种他在南极发现的树叶和树木化石,记者看到,其中假山毛榉的树叶比较宽大,脉络也非常清晰。

  沈炎彬告诉记者,树叶的形态、大小是判断它的生产情况最好的依据,这片树叶化石的珍贵就在于,由于这片树叶长得非常强壮,通过推断:当时曾经生长过非常粗壮的大树。

  蕨类的物种也表现得非常丰富,沈炎彬分析说,这是南极大陆曾经温暖潮湿的最好证据。

  南极曾经温暖潮湿,表明南极在远古是绝对不会在现在的极地位置,那么它来自哪里?

  古地层的证据表明,在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始新世时,南美南端与南极半岛间很可能有一条不规则的、狭窄的连续陆地相连,其古地理特征与现代连接南美、北美洲的巴拿马地峡十分相似。

  ■专家档案

  沈炎彬: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11月至1988年3月曾随中国第四次科考队赴南极科考,在长城站附近进行远古化石寻找和古地层研究,填补了我国南极古生物学的空白,曾出版了研究南极地区的首部地层古生物论著,花费数年时间,在中国科考专家和国外科考专家的基础上,绘制了详尽的南极洲地质图,比例尺为(1:500万)。1994年10月,他第二次踏上南极土地,探讨了生物地理区系、古气候类型以及冈瓦纳古陆拼合等一系列科学问题,为揭开南极地质发展之谜,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编辑涵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