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廷俊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9日17:34 人民网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廷俊发言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讯今天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迎来50岁生日,在人民大学世纪馆举行了盛大的院庆典礼。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中国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李仁臣等出席了庆典。

下午在人民大学举行了中国国际新闻传播论坛之中外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

  下面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廷俊的发言: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我最后一个发言,最后肯定最不好了,大家也非常辛苦,绝不拖时间。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关注传播素质,传播教育的一个新生长点。

  传播教育,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我想我们的传播教育问题,本身是一个新问题。比方我们的排头兵,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他们都叫新闻学院,教授都是到处宣讲他们是全国第一个传播系,以此非常得意。80年代以后建立新闻传播,才说新闻传播学院,传播系,所以传播教育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新兴的东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传播教育才正式步入中国高等教育的殿堂,这在1997年,教育部重新颁布了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专用目录》,才设了新闻传播学下面的四个专业,这四个专业里面,我们体会到有两个属于传播学的。以后又设了两个,一个叫传播学专业,以后还有试办了网络学专业,还设了传播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可见传播教育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我认为虽然成绩比较大,问题也比较明显,我认为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传播驾驭的新闻教育化,什么意思呢?由于我们的传播学,由外国引进的时候,主要是新闻学者,或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所以中国长期以来,新闻学和传播学,新闻教育和传播教育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本科教育中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都与新闻学的教育有过多的重复,研究生的培养也是如此。我们国家一个非常重点的学校里面传播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他的课程设置,大部分仍然还是新闻学的。比方说开设18门课有15门是以新闻媒体党报为名称的,另外还有一项调查显示,传播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以后的去向仍然是到媒介。

  第二,传播教育出现的纯学理化,现在高校使用的内容多数是传统的含义、历史、符号、过程方式、学派、方法等纯理论研究。所以它基本上是体现在形而上的理论,这样就和信息社会对人的传播素质的全面需求,有一个全面的隔离。

  第三,就是传播实质的缺失。现在我们在传播学麾下的本科专业,无论是研究还是教学,明显地偏于俗的成面,比如广告偏重于学理,广告传播更是偏重于技术与应用,体现传播学传播沟通的传播学的真谛,已经基本上没有体现出来。

  我们认为,以上三个问题,无疑地透出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传播教育寻找一个共同的突破口和新的生长点。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的选择,我们认为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个就是传播教育范围的扩大,第二是传播学的民间化,第三传播沟通真谛的把握,三者合一就构成了我们这篇文章,或者我这几年长期研究的课题,就是传播素质教育问题。

  什么叫传播素质,就是人的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包括表达与接受,交往与沟通,融入与共处、组织与协调能力。传播素质是人与生俱来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与提升,它既具有整体性又具有个体性,既有先天成分也有后天成分,所谓传播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开发先天成分,培养后天素质,提升人参与和传播的素质。

  既然提出了传播素质教育问题,我们就应该把眼光放的远一点,看看国际上的传播素质教育问题,刚才有几位国外的传播学院的院长已经说了他们调查的情况,通过我们的调查也是这样的情况。一个是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的,传播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他的基础理论课6门专业技能课6门,传播素质课53门,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院的本科课程结构是这样的,基础课6门,专业技能课26门,传播素质课14门,以上课程结构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专业技能课涵盖比较广泛,这样就能够适应学生广泛的就业需要,第二就是传播素质课比较全面系统,从人际传播到组织传播,到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传播心理社会心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培养。为什么从前面的学科,看到传播素质的重要性,我们看看现在的信息社会提出了对传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问题。

  大家知道传播行为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的行为,传播素质是基本的素质,他的高低表现了人的各个方面,他的高低表现了人的生活质量与工作的成绩,美国的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所的学知识仅仅占15%,而交往能力占了85%,所以交往能力就是我们说的传播素质。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素质,一般意义上讲,从现在的信息社会,传播素质的教育更提出了一些广泛的要求,比方说,传播素质教育,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传播沟通,空前巨大的需求,现在我们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提出了市场一体化的市场潮流当中,无一不体现了信息流引领一切,信息流带动人流,信息流带动资金流,信息流带动物资流,所以没有信息流,社会的变化,就会发生很大的问题。因此,对人的传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就是社会结构的变化,生活形态的变化对人的传播素质,更是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据我们研究的结果,我们整个信息社会,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变化。比如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忙碌的的中年人问题,空巢家庭问题,老年社会问题,单门独户的问题。所以要求对全社会的传播素质都有一个教育或接受教育的问题。

  我们提出了传播素质是全面的一个基本的素质,传播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民的教育问题,因此,我们感觉到我们提出传播素质教育就是关于传统教育两个指向的后一个指向提出来的,刚才各位老师都提出了我们整个教育应该就是一个传播教育素质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把传播学普及到民众当中去,消除民众对传播学的隔膜,使人人都了解传播学,学习传播学,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提升自己的传播素质,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推动自己的事业发展。我们的研究准备是这样的,把传播素质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成人传播素质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大量的工作,去年教育部的重大招标课题,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我们传播素质里面的一个部分,现在应该是上海做的相当不错的。

  我们还提出了把传播素质在城镇里面,在自修大学设定相关的专业,另外出版相应的培训教材,供国内组织内部的培训所采用。

  第二个层面是中小学生的沟通素质教育问题,是人的一个基本素质,所以应该从青少年,从娃娃开始抓起,主要内容就是沟通,所以我们设想,在把传播的本质的内容——沟通,提取出来,设一门课程叫沟通常识,小学版以人际交往为主,中学以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为主要方式进行训练。

  第三个层面是大学生的传播素质教育,我们知道从现在的独生子女上大学,独生子女的家庭里面父母包大的,中小学是老师包大的,一进入大学以后,对于开放性的学习和管理不知所措,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现在显得比较差,所以我们感到在大学里面普遍地进入传播素质教育。我们设想,将我们原来开的公共课,人迹交往,整合起来,形成一门传播素质课程,请全校的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成为一门必修课。

  第四个层面就是传播专业人才的传播素质教育问题。这主要是我们从业人员的素质。现在我们新闻队伍,应该说传播素质不是很高,特别是少数的新闻传播人员素质比较低。第二个就是我们在校的新闻传播内的学生本身的教育问题,刚才很多老师已经讲了。我就不重复了。

  如果,我们这样一个设想,这样一个探索能够被教育界或学界所认可,那么我们将使传播学,在学术界教育界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传播学的研究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回归传播本位的一个新的境界。

  第二个结论,如果我们传播素质教育能够更进一步的得到教育部乃至全市的认可,并且对传播素质教育产生一种需要的张力,那么引发的,将永远突破传播学教育的本身,将是对我国国民现代素质教育的一大贡献,学以及传播教育的意义也将得到应有的彰显。谢谢大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