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典重拍不等于拿来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00:02 大连晚报

  前沿分析

  经典重拍不等于拿来主义

  ■首席记者谷子

  央视大剧《京华烟云》之所以被观众所关注,其中的原因应该具备了三个元素,其一,这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林语堂之作;其二,此剧为等待赵薇出演女一号曾耽搁几乎三年的时间;其三,这是时隔16年之后对荧屏经典剧的重拍。

  事实上,在所有的有关对《京华烟云》的种种议论中,人们关注的重点并没有放在它是谁的作品,而更多的是后者两个,即赵薇4年后再战荧屏到底能给观众多少惊喜?赵薇等人的表演是否超越了赵雅芝创造的经典形象?从网络等媒体有关报道的密集程度可以证明这样的结论。

  不过,从《京华烟云》个案中其实透视出一种现象,为何那么多的电视导演及投资者不去关注现实中的老百姓更为关心的东西,而把视角伸向曾经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典作品?他们难道不担心观众在同题材下的新旧电视剧比较中进行选择而前功尽弃?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只要把这些年重拍的经典作品逐一列表,就会发现,虽然前一段时间红色经典改编遭遇许多非议,但更多的导演们在重拍经典剧中吃了太多的甜头。不过,经典剧重拍过多过滥,电视剧市场早晚有一天要形成一拥而上的乱局。

  有多少经典可以重拍?

  由于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背景,一些红色经典重拍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虽然一些导演大胆尝试在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身上加上爱情等戏说成分,使包括《烈火金钢》《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红色经典广受观众或有关部门的指责,但几乎所有的红色经典剧在播放时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其实,红色经典重拍占整个经典剧的比例并不是最大的,其它方面的经典剧重拍范围似乎更宽泛。这几年,有关经典剧重拍的消息隔三差五就会让观众神经激凌一下:

  刚刚翻拍完台湾经典影片《搭错车》的导演高希希,又在酝酿重拍香港的经典《上海滩》;上个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台湾言情剧《昨夜星辰》和电影《小城故事》将要重拍;香港动作导演袁和平将把经典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翻拍成同名电视剧;由西安电影制片厂筹拍的电视剧《红高粱》已经通过了立项;导演严浩要把经典电影《滚滚红尘》重拍成电视剧,力邀凭《大长今》红遍亚洲的李英爱出演女一号;琼瑶将重拍经典剧《几度夕阳红》,“玉女”蒋勤勤出演女主角李梦竹;黄磊重新披挂准备重现当年银幕上的《夜半歌声》;周星驰的同名电影《九品芝麻官》也将有电视剧版;海岩的《便衣警察》重拍工作已经完成,他的曾让孙俪、佟大为等新星一跃成为一线明星的《玉观音》也被出卖版权,即将被重拍,还有,四大名著和金庸剧,或酝酿重拍或已经在重拍进行中。

  可以这样估计,经典剧是个取之不竭的矿山,照这样势头下去,所有的经典都会遭遇重拍或翻拍的命运,只是,重新打扮的经典到底有多少是会被观众认账的?

  重拍经典更“保险”

  只要稍微关注一下中国的电视剧市场,就会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疑问,即为何一面是无数人在争吃电视剧拍摄这碗粥中连连亏本,一面是更多的人在热衷于经典剧的重拍。这中间有何玄机?

  有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电视剧产量已经达到五六百部1.2万多集,2005年至少与之持平。但统计资料显示:国产电视剧中只有20%的电视剧能够赚钱,30%的电视剧仅仅持平,而50%的电视剧亏损;更有专业人士认为,在国内众多的影视公司中90%不能盈利。但也有资料表明,不能肯定重拍经典剧就能挣钱,但那些盈利的电视剧中一定有重拍的经典剧。

  拍摄现实题材电视剧除了难以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外,政策风险、发行困难、难以让观众接受等原因让许多电视剧投资者望而却步,虽然有的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在观众中有很大的影响而成为新的“经典”,但这样的既受政策保护又让观众满意的作品少之又少,在此现实下,经典重拍在近年来的影视圈成为一种潮流就是一种自然的“市场调动”的结果。曾一口气重拍过《烈火金钢》《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红色经典”的海润影视公司在回答记者关于重拍电视剧《小城故事》原因时表示,如今好的小说不少,然而一旦改成电视剧,受到的局限就太多。再者,让人们去接受一个新的原创题材风险太大,把老故事重拍实际上是走了一条捷径。连金庸剧重拍大户张纪中也表示,大部分原创剧本从语言到故事结构都有问题,“与其拍这样的本子,还不如重拍剧有市场”。

  虽然这些在重拍经典剧中尝到甜头的人的观点连观众都会想到,重拍经典仅仅就是求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保险,但有个最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大家都在经典中找灵感,那么,中国的电视剧创作水平难免要遭遇下降的危险。

  重拍经典不等于拿来主义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那是经受观众时间上的考验之后的艺术结晶,它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早已被固定了。虽然经典重拍会让导演等创作者走了不少捷径,但其中的风险也是极大的,一是观众在感情上习惯把重拍的经典与原作品放在一个框子里比较,一旦发现两者的差别就会生出诸多情感上的失落;二是如果只是把经典的东西换了个新面孔,观众也不会买账还很可能骂导演是笨蛋呢。所以,如何处理好重拍经典“改”的分寸感也许是衡量导演的真实水平,即导演如何在取悦观众的怀旧感的同时又让观众有新鲜感的标准之一。在这一点上,许多导演都面临难度不小的考验。高希希翻拍的《搭错车》在央视播出后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借此惯性,他又要重拍曾经让中国许多城市万人空巷的《上海滩》,应该说,高导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因为《上海滩》给观众的印象太深刻了,不过,高导对重拍经典信心十足,“我重拍《搭错车》其实就是在搭车,是借用那个素材去重新注入新时代的血液,而重拍香港版的《上海滩》也一样,绝不新瓶装老酒。

  和高希希一样,许多有过翻拍经历的导演都有一个共识:经典本身只是一个大纲,提供几个支点。重拍必须要借助原来的平台,重新做概念。重拍经典不等于拿来主义,如果仅满足于把经典原原本本地抄下来,观众是不可能买账的。

  导演们心里都明白,观众虽然对经典怀有感情,其实,他们更期待经典重拍有个新的角度,但这中间有个不好把握的现实,即观众对那些借经典重拍对经典大肆戏说或颠覆成“无厘头”的重拍厌恶至极,这方面的教训还是不少的。

  除了保险,翻拍或重拍经典说到底还是原创的乏力,观众可以忍受这种现实,但这个度应该让电视剧投资者和导演们清醒。或者说,历史久远的经典重拍或多或少让观众生出新鲜感,但近几年的收视率不错的电视剧也被打扮成经典翻拍重拍,搞不好观众就会恶心一把,比如,《玉观音》前年就被电视剧和电影同时争一回,近几天又传来有人还要重拍,观众不禁要问,中国的电视剧题材真的干涸到如此地步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