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乡一体化 成都成为全省楷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03:4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成都日报记者 陈文勇)成都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昨日,在我市城乡干部群众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蒋巨峰,省委副书记、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甘道明等省领导率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题考察调研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张学忠强调,成都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发挥城市对农

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全省、全国作出新贡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参加考察调研并作工作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等参加考察调研。

  昨日的蓉城,一改数日的阴霾,暖阳普照大地。一大早,张学忠、张中伟一行就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成都之行。考察调研的行程涉及我市的远、中郊县和五城区,内容包括农村土地整理、工业集中发展区、失地农民拆迁安置、城乡群众劳动社会保障和城市生态社区建设。从上午到下午,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除考察蒲江县复兴乡彭河社区、新津纯阳花园农民安置小区等地外,张学忠、张中伟一行还考察了新津县川浙合作工业园、武侯区永康森林公园、青羊区培风农民集中居住区、金牛区两河森林公园、成华区北湖和锦江区东篱菊园。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抓得早、思路新、力度大、效果好,看了令人振奋。”落座设在幸福梅林的汇报会会场,张学忠谈起一天的观感。他指出,成都的进步和发展是在党中央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体现了城乡统筹,体现了工业农业协调发展,体现了工人农民、城市农村各方的协调发展,解决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城乡差别和差距扩大的深层次问题,用改革的理念和发展的实践推动了思想的创新。“成都的工作为四川建设作出了贡献、创造了经验,为各市州工作作出了楷模。我们要用成都的经验推动全省的发展。”张学忠希望,成都要以发展生产为第一要务,着力培育产业支撑,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根据不同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发展旅游业,合理规划布局工业园区,通过培育和发展产业,推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和激发农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要进一步打破城乡体制壁垒,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体系,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项重点任务。

  张学忠特别强调,失地农民安置,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也是实际工作的一个难点,他希望成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率先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

  张中伟强调,成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领导下,体现出城乡统筹、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务实创新的特点。他希望成都在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在规划上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和自身发展实际;在培育产业支撑上,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突出特色和主导产业;在机制创新上,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继续为全省提供经验。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将一如既往支持成都建设与发展。

  蒋巨峰强调,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城市化路子、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积极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蒋巨峰并就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春城在汇报中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省委、省政府对成都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汇报了我市2005年工作情况和2006年工作的初步打算。他说,学忠书记、中伟省长等省领导的重要讲话,对全市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坚定不移地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继续推向前进,为最终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和“三最”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省政府秘书长李洪仁,省委副秘书长晏永和,省直部门负责人张宁、彭述明、吴果行、杨冬升、滕彩元、宋光齐、田维钊等,市领导刘佩智、徐季桢、冷刚,市政府秘书长毛志雄等参加考察调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