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活垃圾须利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04:50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打开互联网,可以搜索到N种值得倡导的生活垃圾处理办法:焚烧发电、分类回收再利用、高温堆肥……作为拥有150多万市区人口的省会城市,合肥日产生活垃圾1400多吨。这些垃圾如何处理?最近,记者一直在寻找答案。

  垃圾分类未成气候

  从工业生态学的视角看,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日本等国早已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处理。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已在效仿国外做法。

  2001年,合肥市政府就在广大市民中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2003年春,开始选择部分生活小区进行分类试点。当年报纸上一篇相关报道称,如进展顺利,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望于2003年下半年在全市推开。

  试点至今两年有余,成效如何?

  走街串巷,记者好不容易才在安农大北门外的长丰路上,找到两只颜色剥落的分类垃圾桶,桶的主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桶上还有几只花盆形状的小洞,用来种植花草。可是,这两只桶辜负了其设计者:虽为分类桶,但垃圾仍是混装;桶顶更无花草芬芳。走进安农大校园,记者发现新建教学楼旁边,也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垃圾同样是混装。

  几乎跑遍了合肥大街小巷,记者发现,全市只有芜湖路、淮河路步行街、荣事达大道、三十八所、安农大校区等少数地方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都形同虚设。“刚开始我还按要求分类投放,但后来发现垃圾最终还是混装运走,就随便投了。”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填埋仍是主要办法

  那么,合肥市如何处置每天1400多吨垃圾?

  据合肥市市容局同志介绍,去年,该市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垃圾中转站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30余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小区、街道垃圾桶里的垃圾每天由环卫工人装进垃圾收集车,由清运人员送至中转站,经消毒、压缩后转送至肥东龙泉山垃圾处理场。全市每天有七八十辆垃圾车为运送垃圾服务。

  在龙泉山垃圾处理场,记者看到一车车经压缩的垃圾运送到这里。在即将被填埋的垃圾旁,几十位工人正在将有用的垃圾作最后的分拣,严防安全责任事故和二次污染。不过,这儿分拣出的有用垃圾量很少,不到10%%,其余只能经无害化处理后填埋。

  该场一位负责人坦诚指出,目前合肥的生活垃圾处理仅仅是简单的卫生填埋,并未进入真正的分类处理阶段。

  拾荒者成分类“主力”

  在淮河路步行街、市府广场等商业网点、人流聚集地,记者时而可见一些拾荒者,他们拎着蛇皮袋,凑到垃圾箱旁,伸手从里面捞出些饮料瓶、塑料盒。甚至,在淮河路步行街上,逛街一族手中的饮料还未喝完,就被拾荒者盯上。但记者观察到,拾荒者一般只捡塑料瓶和易拉罐,而塑料袋等不值钱的可回收垃圾则不要。

  “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就靠这些垃圾桶。”桐城农民方梅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每天奔走在合肥的大街小巷,拾废品卖钱。长丰农民老廖几乎每晚九、十点钟还要骑着三轮车,到安农大北门外拾垃圾。这儿有一排小饭馆每天会倾倒大量餐饮垃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对记者说:“这些街头拾荒者大多是外地来肥农民,他们充当了合肥垃圾分类的主力。”

  垃圾分类要进行到底

  据龙泉山垃圾处理场负责人介绍,1984年合肥市在西郊辟出占地160亩的垃圾填埋场,1999年就全填满。此后,在北郊再辟填埋场,面积比西郊的大一倍,但仅仅一年多,差不多就被填满。如今的龙泉山垃圾处理场设计使用年限为23年,但以现在速度来看,估计很难达到预期的使用年限。

  那么,此后合肥生活垃圾的出路又在哪?对此,记者请教了省城多位环保专家,结果得到一致的答案:合肥要大力倡导对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走循环经济之路。

  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汪家权认为,倡导垃圾分类不仅仅是需要几个分类垃圾桶,更需要市民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同时有关政府部门也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垃圾处理的投入。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情况下,城管部门不妨鼓励拾荒者参与垃圾收集分类,把拾荒作为一种废品回收的正当职业看待,对其加以组织、引导、培训,使其融入整个垃圾管理系统,这样既可缓解其生存压力,也能有效促进垃圾分类处理。

  生活垃圾处理得科学与否,事关省城市民生活质量,事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科学处理垃圾,应该成为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愿,生活垃圾不会成为合肥发展途中的一条拦路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