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物保护并非一挖了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04:57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搞了一辈子考古工作,今年71岁高龄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张忠培先生对脚下这块土地爱得极为深沉。他深知,这块土地中埋藏了无数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11月17日上午,应邀来郑州参加全国支援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动员大会的张忠培先生在提及文物保护这一话题时,显得有些激动。

  张忠培说:“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程的意义十分重要。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区别的

主要标志就是文化,而文物是文化传承的实物证明,要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历史。没有以往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今天的文化发展,更谈不上文化创新。”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众多文物遗迹,张先生的意见十分明确:对于埋藏在地下的文物我们往往很难掌握其特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文物遗迹和墓葬都能挖掘,更不能“一挖了之”。张先生说,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要以保护文物为出发点,对具备了以下特点的遗迹和墓葬都不能随意挖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能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不能随意挖掘;以当今的考古学手段尚不能从中汲取有效信息的遗迹不能动,挖掘后不能有效保护或者不能完全保护的文物不能动;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遗迹和墓葬也不能动。否则我们就没有尽到文物工作者的责任。

  谈到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的具体工作,张忠培说,南水北调工程是我们国家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为了配合这项大型基本建设,对沿线的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是对文物另一种形态的保护。但这种发掘必须是高水平的。怎样才能衡量水平的高低呢?张先生认为,让别人看了发掘报告或记录,能把文物遗迹恢复到发掘前的原状才叫科学发掘。他形象地比喻道:“就像一块布,有经线纬线,拆开后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才行。”针对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的情况,张先生说,各个发掘单位一定要负起责任,提高发掘水平、文字和摄像记录水平,确保所留下的发掘资料能够让遗址或墓葬恢复原貌。

  作为文物大省,张忠培先生对河南十分看重。此前,他还专程赴上蔡郭庄楚墓实地考察了发掘情况。他称赞河南的文物保护工作成绩显著,并对今后我省文物保护充满信心。

  相关链接:

  张忠培,著名考古专家,现任故宫博物院教授,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先后在陕西、吉林、黑龙江、河南、山西、湖北及内蒙古等地主持大规模的考古研究工作,开创了史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在考古学文化谱系,私有制产生于母权制社会,母权制社会及其向父权制社会的过渡、演变与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认识。②10

  □本报记者陈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