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韵味悠长显现云南文化——街头流动的“葫芦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07:27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姚莹 朱熙勇 实习生吴继英)脚板走到哪,韵味悠长的葫芦丝声就飘到哪,“月光下的凤尾竹”、“蝴蝶泉边”等一串串动听的旋律撒在喧闹的街头,让听者仿如置身于静美的云南竹楼边……

  

韵味悠长显现云南文化——街头流动的“葫芦丝”

  累了,坐在街边歇歇

  

韵味悠长显现云南文化——街头流动的“葫芦丝”

  熊氏兄弟亲手制作乐器

  来自湖南的阳志辉就是这样的一名吹卖葫芦丝者。昨日下午,记者在热闹非凡的中山公园门口碰到他。

  阳志辉说,街上的同行以湖南人为多。他干这行已有5年了,以前在家承包食堂,挣了些钱,便想出来见识一下。那时,看到二胡等乐器好卖,便加入了这个群体,开始了“游历”生活,5年来,已去过大连、北京、郑州等17个城市。2002年,云南线路的旅游火起来后,葫芦丝也热了起来。时不时有人上前摸一摸,或是呜呜乱吹一气。

  

韵味悠长显现云南文化——街头流动的“葫芦丝”

  常引来路人的好奇

  “不过,这股新鲜劲好像过去了。”今年,街头的同行由前年的数十人减到只有十多人。乐器是从云南进的“大路货”,一个只卖十几块钱,混个生活。

  说话间,两名同样身挎葫芦丝的年轻人过来与他打招呼。“只要吹起葫芦丝,大家都是朋友。”这是一对亲兄弟,熊坤和熊裕,黄陂人。他们的葫芦丝是亲手制作的。

  熊氏兄弟热情邀记者到站北新村的住所。简陋的出租屋里,满是成捆成捆的原料竹。熊坤笑着说,3年前他还是葫芦丝的门外汉,通过从书本上学习研究,如今不仅能奏会吹,还制作了上千件乐器。

  他还有“野心”呢,想把葫芦丝的传统工艺“改革改革”,搞得现代一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