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惠农”变“坑农”:“软腐败”作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09:24 大洋网-广州日报

   郭之纯

   最近在河南虞城县发生了一件荒唐事。该县农业局三名副局长合股搞了一个“农业超市”,为了促销化肥,他们竟然设出这样一个骗局:在给农民发放国家规定的良种补贴时,同时发放自制的“肥料补贴卡”,并号称这也是国家的惠农政策。但持卡购肥的价格比市面上每袋还要贵1元左右。(《新华每日电讯》11月16日)

  见过形形色色的坑农伎俩,但坑农竟然还能以“惠农”的名义,真是令人“眼界大开”,叹为观止。这起荒唐“惠农”事件,从本质上看也应属于腐败的一种———若非是三位副局长,寻常商人谅他也没有胆量弄出这么一个“骗人卡”,有胆量也没有这个能量。此类以“惠农”名义行坑农之实的损招,确实只有以政府部门名义发布才能取得农民信任,达到骗钱目的。所以,这也应是以权谋私的一种,可谓是腐败手段的“创新”。

  腐败手段“创新”到如此程度,为反腐败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此类腐败行为,我想可称作“软腐败”———即从表面上看情节或许不算太严重,甚至还没有恰当的“罪名”来惩治的腐败行为。反此类腐败行为的难度很大,但其在影响上比“硬腐败”即直接的贪污受贿、浪费公款等,往往同样恶劣,甚至还有过之。

  “软腐败”现象是官场风气的毒化剂,是腐败意识的滋养液,是孕育“硬腐败”的母体。“软腐败”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根除,就会产生一种“破窗效应”,让政策权威和法律尊严受到挑战。以此次的“肥料补贴卡”事件为例,显然,这是对农民感情的欺骗玩弄,是对政府、政策公信力的“偷卖”。如果这样的行为不被及时严惩,可以想见,同类事件将会越来越多,使政府和百姓之间失去基本的信任,使官场风气受到腐蚀,让某些官员的行为日益失控,甚至陷于万劫不复的腐败深渊。

  从这个意义上,要深入反腐败,反“硬腐败”重要,而反“软腐败”同样重要。反“硬腐败”,法律已经相当成熟,但对“软腐败”,我们当前还没有特别成熟和成型的做法。我在想,就对腐败分子的惩处而言,我们国家的法律可谓极其严厉,但反腐败形势却持久得不到实质性的改善,这是否与我们一向比较重视反“硬腐败”、对“软腐败”反的力度不够有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反腐败的实践已经证明,一名官员腐败堕落,陷入犯罪泥潭,往往是从小到大,由贪占小便宜始、而以逐渐模糊了法律的界线终。“软腐败”行为不能被及时制止,与官员前“腐”后继现象的发生,应该说有着一定的联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