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可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10:1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1月20日讯今日中外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的下半场在人民大学举办。19日—20日,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迎来50周年华诞,昨天上午在人民大学世纪馆举行了盛大的院庆典礼。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中国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李仁臣等出席了庆典,昨天下午举行了中国国际新闻传播论坛之中外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的上半场。

  下面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可的发言:

  我谈一谈我国国家新闻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张昆教授也提到了,我们国家现在院系已经121个,然后专业已经达到600多个,这个当中很多学院跟英国美国欧洲其他一些国家都已经建立了一些交流,或者国际化的合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是觉得,我们国家整个新闻教育的国际化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今天也是就这个问题,自己做一些思考,然后给各位领导做一个汇报。

  我首先谈第一个问题,就是国际化的内涵。当初吴廷俊老师谈的是高层次和低层次的,没有什么细化,我这个有一个细化的标准,六个标准。

  一个是融合的程度,一个是留学生的数量,因为国际化这个概念很模糊,也没有量化的指标,我试图以这种板块来衡量,我们国家每一个院系,国际化的程度。最后两项是国际知名教授的数以及过于应用的水平,因为毕竟外语不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母语,比如香港,外语应用能力非常广泛,相对来说,国际化的程度相对于比较高,所以我把它也列进去了,我不需要再解释了,我觉得大家都能够理解。

  接下去,谈谈第二个问题,就是国际化的现状问题。这个现状,我觉得我们一些龙头院校,比如我们人大、复旦。我觉得前面四项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后面两项相对比较弱一点,比如说国际知名教授的人数,知名教授人数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你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或者著作相对的比较少,另外一个,相对而言,外语应用的水平相对比较低。人大我不是很清楚,复旦是我的母校,很多教授跟学生英语水平都很高的,但是怎么样应用是一个问题。复旦王老师也在这里,我是比较熟,现在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但是总体而言,比如跟香港、新加坡一些国家,我觉得还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我们总体还是比较低,其他学校相对更比较差一点,包括我们学校尽管语言还可以,但是实际上也做的比较差。这是一个总体的比较。

  我想分析一下原因,为什么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造成了这样一个现象?当然这里面我们可以谈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我们有政治的原因,也有经济或者文化差异的原因,我觉得这个我都不展开讨论了,毕竟不属于我们新闻教育这一块的问题,我想今天主要谈的,就是我这面列的第一点,就是我们现在新闻教育界可能对国际化这个问题本身,存在一些误解,或者片面的理解,或者说,由于造成一种片面或者为了追求国际化而去追求国际化而造成的问题。

  当中,我想谈两点。一个我觉得我们的国际化不是美国化,这点我觉得体会还是很深,因为我们老是觉得,不包括我们整个教学体系,基本上也是模仿美国的。我们现在整个学术研究水平,试图都是往美国整个时政研究靠拢,我这是8月份参加美国的新闻教育委员会,有两个国内出去的华人学者,问我,说郭老师,你看我们能做些什么,能够总体提高我们中国国内的研究水平?这个话听了以后,我就不知所措,不知道什么意思?显然,他对中国的现代发展的情况不了解,另外一点他想当然地认为,只有美国式的研究,才是真正的所谓高质量的研究。那就是说,理所当然,他认为我们国家国际化的过程,必须是美国化的过程。我认为这是一种很错误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说句实在话,现在已经开始影响我们国内,包括我们人大的一些做法,可能都受到影响。现在我们也在讨论这个话题,你发表论文,投杂志,你稍微多搞点图表表格等等,这个论文就好发表,这个论文有什么现实意义,不知道。实际上在教学研究当中已经受到这个影响。因为我们认为美国的东西都是好的,我们必须这么做,就是想当然的这样理解。

  国际化不等于是国际接轨。国际接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美国也好,西方有些东西整个研究的水平,相对而言是比我们高一个层次,毕竟他们有一个阶段性的发展,包括人大、复旦,可能也就这20年,这几年发展特别快,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因为这个体系各方面的原因,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

  我觉得,有的理念,实际上我们国内有的都是很新的。比如说,像我们国家20年以前,开始搞国际新闻这个教育,实际上就是双语教学,我们不需要跟国际接轨,我们本身就是这个理念,现在西方人学我们这个理念的时候了,从这个理念我们不需要向西方学习,我们必须是很新的理念。我觉得不是什么事情都跟西方接轨。什么接轨也就不称之为中国特色了。

  第三点,应用能力强也不等于国际化。会说几句英语,或者英语能力很强,您听什么东西都没什么,你就国际化了,也不是这个概念。因为我们学校主要是英语为主,但是我觉得我们这几年,我们学校83年开始搞国际新闻专业,应该说都是比较早的了,但是去年兰州大学的老师到我们这评估的时候,说你们该做的没有做好,很可惜,就是你英语运用的强,我们学校大部分老师英语能力很强但并不表明白我们国际化水平就很高。

  我想谈两点认识。目前状况下,我们国际化在国际层面是一种双方教学和科研交流活动。我的感觉就是任何单向的国际化都可能会导致一种国际化的失衡,从而失去了真正国际化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跟西方的交流,必须以我们自己的特色为中心,也就是说国际化首先要搞清楚,你要想得到什么?然后再去谈跟西方的合作,我们现在很多情况,为了开会而开会,为了搞一些国际学术活动而搞一些国际学术活动,至于合作也好,国际交流也好,到底能够得到怎么样的结果,可能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失衡的国际化的过程,而这是我们现在600多个新闻专业面临整合的过程。那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就我们新闻教育的国际化本身而言,我认为国际化只是一种手段,这绝对不是我们一个终极的目标,我们终极的目标肯定是通过国际化帮助我们中国整个兄弟院校符合中国国家的发展水平的提高。

  国际化的几个前提,我觉得首先是肯定以我们本土化特色为基础的。另外一个前提就是要以提高我们国家新闻教育的总体实力为目标。这个新闻教育的总体实力是包括教学水平和科研人员的。也可以回到我刚一开始提出来的六个指标,我们可不可以从这六个指标当中,讨论这个话题。谢谢各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