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丁悚的《百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13:06 今晚报

  同丁聪先生交往二十载,很少听他谈起他的尊大人。偶有涉及,也只一些鳞爪:

  他的父亲叫丁悚,字慕琴,上海枫泾人,少时离家到上海,以绘画为业。

  丁老先生画仕女,画月份牌,画广告,也画漫画。中国第一个漫画会就经常在他家活动。张光宇、叶浅予等都是漫画会的成员。

  丁老先生自学成才,但似乎很不赞成儿子学画。所以丁聪先生并不认可他的“家学渊源”,反倒说经常在他家走动的张、叶等人对他学画影响更大。

  丁老先生画得怎样?没见丁聪评说,只听他说:“他的作品我什么都没有了。”(现在已经找到丁悚的漫画作品有千幅之多,才知道他不但画得好,而且画得多)我问他儿时是否常看父亲作画?丁聪回答:没有。因为老先生在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工作,画画多在办公地点,并不在家中。

  记不清是四年前还是五年前了,有一天,丁聪先生忽然拿出一本石印线装的图册来,说:“我总算把这本东西找出来了。”书的模样很旧,约摸是近百年的遗物。翻开一看,原来是慕琴先生所画《百美图》。书名《丁悚百美图外集》是王钝根题的。从钝根、丹翁的序看,出版时间当在1918年的春天。钝根名晦,青浦人,是著名的《礼拜六》周刊的主编,丁悚先生那时也为《礼拜六》一类刊物画封面,与鸳鸯蝴蝶派的人物过从甚密。所以除了题名、作序的王钝根、张丹斧,为画题诗的天虚我生(陈蝶仙)、陈小翠(蝶仙之女)、陈小蝶(蝶仙之子)、天台山农等,也都是鸳蝴派中人。对于鸳蝴派,过去一笔抹倒,似未公允,近年已有另一种评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或可渐渐客观公正地对待现代文学史上曾经广有读者的这一流派。

  丁悚老先生能画,但似乎不能文。从《百美图》的题跋来看,鸳蝴派人皆赋诗,而为数不多没有题诗的画,都是丁悚先生录一现成诗句或干脆写上一句白话代之,如“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或许正因为不能文,所以他同鸳蝴派中人虽私交甚厚,却并不一定是文艺见解的认同,因为读丁老先生的漫画,其间之辛辣、愤懑,对社会弊端的揭露,都不是吁嗟卿卿我我,呜呼燕燕莺莺一格。

  丁老先生的这些美人图,究竟是派什么用场的,我说不清。或许是刊登在某些杂志上的;或许是用在月份牌上的,我小时候见过这种画着美人的月份牌;或许是用在“香烟牌”上的。那时烟草商为了促销,常常在每一盒烟中放上一张小画片,比如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绣像,如果积满,便可中奖。小时候缠着父亲买烟,就是为了得到那张“香烟牌”,同学间游戏往往也以此作输赢。当然,也可能就是当时时兴的时装仕女图。

  这种时装仕女与传统仕女图的不同之处,一当然是时装,即民国初年上海一带的女性装束。不再是西施 、王嫱、肥环、瘦燕那样一种装束。百美图中人物,有少女,也有少妇;有大家闺秀,也有小家碧玉;有时髦女郎,也有窈窕村姑,大抵短衣中裤,或辫或髻,足见时尚。就是家中装饰、摆设,也都具体而微,代表着当时的风气。近来不少演民国初年故事的影视作品,在设计服装和布置居室时,如果参考一下丁老先生的画,是会更有真实感和时代氛围的。另一不同之处,就是生活环境同过去的也全然两样。欧风东渐,到了民国初年,在上海这样一个环境中,妇女的生活有些什么改变,从丁悚先生的图中可以得到比文字材料更加具体的认识。比如骑马、溜冰、踏青、写生、素描、拉梵和琳(提琴)、跳交际舞、开汽车兜风、打电话谈情,都被收入画图之中。所以我以为,这本《百美图》实在有社会史与风俗史的价值。至于丁老先生的画风,我只能说清而不俗,丽而不媚,并不是商业气息很重的那一路。线描虽近于传统,透视、结构、比例,却都是西画的风味了。

  这部《丁悚百美图外集》,是张光宇赠给丁聪的。张有题跋道:“旧藏慕琴先生百美图正外集,均于战乱中散失。近于东安市场得之,喜甚。”题跋的时间是一九五○年元月,当时在北京买得数十年前上海出版的这部画册已属不易,到了今天,要觅只怕更难。所幸此书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版,得以再现人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