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苏州特供房为何遭遇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02:45 人民网-江南时报

  等待了3个月,11月9日,苏州针对中低收入家庭推出的1000套特供住房终于通过摇号确定了相应的申购家庭,可是摇到房子的家庭中有不少人却难圆住房梦,一些勉强维持生计的家庭怀着“拿”房之心盲目申购,根本就没想到十几、二十几万的房款从何而来。

  为了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今年8月,苏州市特意出台相关意见,落实了1000套住房供应给平江、沧浪、金阊三个中心城区的低收入家庭。据了解,这1000套

住房位于高新区的长江花园,环境相当不错。周边的房价为每平方米3500元左右,而给中低收入家庭的房子的基准价格为2000元,超出供应标准面积的为2880元。由于价格远远低于当地房屋的市场价,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大量市民的关注,提出申请购买的人员达到万余户。经过预审,最终1725户家庭有资格来到现场参加摇号。不过,这些房屋明确不能上市交易,只能由政府回购。

  摇到房子却没钱买11月9日,1000套住宅通过摇号确定了相应的申购家庭。在摇号现场,号码被选中的申购家庭当场欢呼雀跃,甚至喜极而泣。可是这几天,不少幸运家庭却变得欢颜不再。近日,华女士一家三口又来到了苏州市房产管理局直属房管所。“房子拿到手算算得27万,由于不好贷款,这些天我们一直在为购房款奔波。”华女士说,他们一家四口摇到的是长江花园37幢202室,面积103平方米,算是大户型了。当初他们就想着摇到房子后靠贷款解决房款问题,但是这些天他们跑了很多银行,却都被拒之门外。27万对于他们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为此华女士也考虑过放弃购房。但是反过来想想,对于他们这样中低收入的家庭来说,放弃这次机会,也许这辈子就没有买房的可能了,所以他们还得硬着头皮想法子筹钱。刚刚工作了两年的儿子是家里惟一有公积金的,为了能通过公积金贷款,他们昨天特意跑到苏州市房产管理局直属房管所将申购房改到了儿子名下。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贷到11万元,但好歹也解决了近一半的房款,其他的钱只好向亲戚朋友借了。

  改好名字的华女士一家长长地舒了口气就急急忙忙筹钱去了,可是一旁的夏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夏女士说,他们一家住在皋桥附近39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孩子才读初中,一家三口这次摇到的77平方米的房子正好是顶楼还带个50平方米的阁楼,整套房子不含税收什么的也得23.8万元。他们住的房子是向房管局租的,由于家里没有资产抵押,商业贷款是贷不到了。她本人没有公积金,丈夫的公积金由于10月份单位晚交了一个月,被算作没有连续交满6个月也不能按公积金贷款。他们一家年收入才2万左右,还得供孩子念书,20多万的房款不知从何而来。由于摇到住房自动放弃的申购家庭两年内不能再申购和参加摇号,他们家还在四处想办法,希望通过借款买房。

  幸运家庭贷款无门

  苏州市房产管理局直属房管所所长邢乐华是此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申购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表示,当初考虑到申购家庭摇到超出经济承受能力的大面积住房,他们就允许摇到住房的家庭可以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与同等家庭人口段的申购家庭互换住房,前天换房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了,50多家、100多套房子重新确定了申购家庭。这些申购家庭中有不少成员是失业、下岗,或者是离退休人员,经济收入只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但是这些人员也确实存在比较大的住房困难。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人员根本不具备购房能力,虽然政府制定了指导性房价,但是数十万的房款还是得由各个家庭自己承担的,这些家庭,特别是个别列入特困户、低保户的家庭,急于申购住房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对于各大商业银行拒绝为中低收入家庭发放贷款一事,有关人员也表示,申购人员没有想到商业贷款这条路会走不通,他们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家庭被房款问题所困。没有贷款就意味着这些中低收入家庭必须一次性拿出十几、二十几万元来买房,能够拿出这笔钱的家庭早就有能力付首期买下商品房了,来申购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家庭是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的。为了帮助这些家庭解决贷款问题,房管部门有关领导近期一直在与各银行协调,寻求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贷款之路,但是至今仍没有结果。据透露,目前有关部门还在与各家银行商量,希望能够用摇到的住房作抵押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商业贷款。但是各大银行还没有一家松口放贷。

  此外,也有市民提出,政府能否先将住房租住给摇到的家庭,待这些家庭积蓄几年后再将房屋买下。对此,有关人员明确表示没有可能。政府推出这类住房已经作好了全盘的打算:推出这1000套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投入有数亿元,今后政府还将逐年分批继续推出以解决更多家庭的住房困难,而再投入的资金中就包括了卖出房屋取得的收入。

  银行为何拒绝放贷

  买房贷款早已成为消费贷款的重头,为何这次苏州各大银行一致将中低收入家庭拒之门外呢?业界人士表示,银行是盈利机构,规避风险是人之常情。银行发放个人消费类贷款,对贷款人主要有三方面的考量:首先是贷款人身份资料,根据户籍、居住地情况资料查看贷款人在本地是否有固定的工作,或者说有没有正当的职业。其次银行会对贷款人的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进行详细的评估,贷款人收入情况一般由其所在单位出具薪资证明,而贷款额度主要也有贷款人收入水平决定。一般银行都规定贷款人负债偿还金额不超过收入的50%,而另外50%的收入必须能够满足贷款人的基本生活。简而言之,就是不管贷款额度的多少,贷款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从现实情况来看,中低收入家庭恰恰达不到商业贷款的这些基本要求,银行拒绝放贷也是有理有据的。

  此外,对于以申购到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为抵押进行贷款,银行方面也表示难以接受。有关人员坦言,银行将这类住房归为定销房,而购买定销房是银行明确规定的不放贷项目。消费类贷款对于贷款人消费的对象划定了一个基本范围,也就是在合法条件下可以上市交易的商品。根据这一原则,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在某种程度上根本不属于消费类贷款的范畴。与此同时,这批住房不能上市,银行权力执行没有保障,变现权力难以实现。虽然这批住房政府可以回购,但是法律明文规定,政府不能承担担保责任,如果银行放贷,一旦出现贷款损失有关单位还得承担相应责任。此外,这类放贷还有可能对银行造成反面的社会影响。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情况可想而知,一旦无力还贷,银行逼着贫困家庭还款非常有损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新闻链接>>>

  相关部门:买房应量力而行

  到底有多少家庭由于经济问题而放弃购房,目前有关部门还没有最终的统计结果,但是有关人员表示,从这次申购的情况来看,“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推出还没有彻底或有效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大部分低收入又有住房困难的家庭还在等待、观望着。对于这些家庭来说,此次推出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推出廉租房这类面积适宜、以租为主的住房还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居住问题的主要途径。

  其实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首批推出就遇到这么棘手的问题,各相关部门都感到很无奈。有关人员直言,不管是2000元/平方米的基准价还是2880元/平方米的超出面积售价,与同等商品房相比房价近乎减半。苏州市政府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是下定了决心,1000套住房的推出是这一决心的第一步落实。但是推出低价房来解决住房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得市民掏钱买房,这次前来申购的市民中有不少人却是奔着“拿”房而来。

  邢乐华所长在介绍申购报名情况时就提到,在初审时,一线工作人员就发现申购者中有不少低保户、特困家庭人员,还有70、80岁高龄的特困孤老。这些人员组成的申购家庭完全符合申购的基本标准,虽然他们能够获得摇号的机会,但是他们如何解决买房的资金问题呢?还在为买房犯愁的夏女士就一脸疑惑地说,她来报名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钱的问题。政府没有推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时候,买商品房对她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虽然贷款买房常常挂在嘴边,但是她对贷款条件什么的根本就不了解。现在有了这1000套住房,她算是盼来了难得的买房机会,看着别人都贷款买房,她就以为自己也可以贷款买房。摇到房子之后,她兴冲冲地跑到银行一问,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能进行商业贷款,这才傻了眼。

  房管部门有关人员表示,像夏女士这样盲目前来申购住房的家庭还有不少,这些家庭目前反映资金困难问题最为集中。这些人员对于买房的消费判断很不明确,买房本来就不是人人都有条件承担的。买房者得自己进行一个基本的价值平衡判断,有没有经济实力买房,买多大的房子,这些都要量力而行。华女士摇到的是面积最大的户型,虽然面临资金困难,但是她却坚持不将房型换小,她说:儿子大了要住,婆婆也要住,要买房就得买宽敞一点的。对此,有关人员也表示,市民要求改善住房条件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对于没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家庭来说,即使贷到数十万元买到房子改善了住宅条件,但是未来每月还贷却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

  根据今年首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运作的情况,有关人员表示,今年103平方米之类大套型的住房占到了20%,从申购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来看,明年将对套型比例作出比较大的调整,大套型将明显减少,70到80平方米的3人户居住户型将增加。同时综合考虑购买力和住房条件,明年对申购条件的设置也可能进一步调整。

  《江南时报》(2005年11月21日第二十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