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给进城农民更多尊重(人民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06: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赖龙威

  前不久,重庆市长王鸿举呼吁全市人民不要再把进城做散工的农民叫做“棒棒”,认为这样的称呼带有歧视意味。接着,重庆南岸区劳动局将区内的4座“棒棒公寓”更名为“阳光公寓”。

  重庆主城区依山而建,穿街走巷还需爬坡上坎,带着行李或货品出门多有不便。但只要喊一声“棒棒”,青壮年农民就带着一根棒棒、一条麻绳应声而来,肩挑背扛,为千家万户提供便利。有的重庆人认为“棒棒”这个称谓并无不妥,因为在四川话中“棒棒”给人以强壮、憨厚的感觉。但更多的人认为,重庆人将打工农民称为“棒棒”确有轻慢之意。

  类似“棒棒”的称谓,其他地方也有,比如贵阳人叫外来苦劳力为“背兜”。一家门户网站就此调查还有哪些歧视性语汇,网民列举最多的竟然又是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词———“农民工”。现在,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约1.4亿人,还有1个多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专家测算,一名进城务工的农民每年给城市创造的价值在2.5万元左右。进城务工农民的贡献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已是举足轻重。遗憾的是,有些市民看不起这些来自乡下的“苦力”,对他们说话多带不恭,甚至常有戏谑。

  “农民工”当初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并无褒贬,但到了某些人嘴边却往往带有一种轻蔑的口吻。看来,不仅重庆人需要改口,其他城市的居民也需反思一下。说实话,“农民工”远不如土地革命时期流行过的“农友”一词亲切、温暖。

  北京新近出台《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解读》,告诫首善之区的孩子们:不要带着“有色眼光”看待外地人,不要歧视和侮辱他们,不要嘲笑他们的发音和打扮,不要开一些恶作剧式的玩笑。如果把“农友”、“工友”的称谓,也写进《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该多好,所谓“民胞物与”、“国民待遇”的意识,就得“从娃娃抓起”,润物细无声。

  和谐社会的建设,当然离不开强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撑。党和政府为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采取了不少有力措施,比如取消针对农民的就业歧视性规定和乱收费,大规模地集中清理拖欠工资行为,在职业风险较高的建筑、矿山行业推进工伤保险,帮助务工农民子弟在城里入学,等等。但除此之外,给进城农民以语言上的温暖,真心实意关心他们,发自内心尊重他们,这同样也是重要的。

  老作家萧乾当年在一篇文章中不小心沿用了一个老词“残废”。经读者指出后,他在人民日报头版郑重撰文道歉:“这个词用错了”。有这样反躬自问、将心比心的人文情怀,才能让全社会各阶层、各角落,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的阳光普照。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1日第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