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甘惜分:一生探路不知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06: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甘惜分:一生探路不知倦
甘惜分近影。

  本报记者杨雪梅摄

  本报记者杨雪梅杨暄

  11月21日,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部分,“甘惜分教授从事新闻教育五十周年暨九十寿辰纪念研讨会”将在北京举行。自1998年甘老正式离休后,人们又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位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开拓者。

  “新闻学还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

  11月20日,甘老在他的书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虽已年届九旬,老人依然身板硬朗,谈吐清晰。这次新闻学院50周年纪念册上的“新闻魂”三个字苍劲有力,正是甘老亲自题写。甘老笑言他的字自成一派,算得上是在新闻学之外的“大成就”。

  在甘老的一生中,有几件大事值得我们记住:写出了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教科书,倡导并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舆论研究所,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大辞典……

  从1978年4月开始,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甘老完成了20万字的著作《新闻理论基础》,在新闻界引起热烈反响,几年之内发行20万册。这一著作既确立了他在中国新闻理论界的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人认为“新闻无学”的偏见。而这一切既融合了他自己10多年在新华社的工作经验,更包含着他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甘老对大家津津乐道的这些成就并不满意,他感慨地说:“中国的新闻事业正在快速发展中,以此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还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我只是一个‘探路人’,手持大刀,在前面披荆斩棘,有的时候探对了,但也有探错的时候。要真正建立一个新闻学的体系,还需要继续向前走,继续深入思考。”

  “记者应是社会活动家和政治观察家”

  甘老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新闻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当年的嫩枝新绿到现在的遍地开花。现在虽然已经离开教育岗位数年,但是他对我国的新闻教育仍然十分关注,并有着自己的考虑。

  “我离休时,当时的新闻系所屈指可数,而现在已经有很多了,我国的新闻教育发展很快。但是问题也出现了。快,容易滥,容易降低质量。”

  50年的新闻教育生涯,甘老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说:“我招过10个博士生。他们一入学,我就送给他们两句话:学生不敢和老师辩论,就不是好学生;学生不超过老师,也不是好学生。我希望他们能博览群书,也能够独立思考,在新闻学方面做出一些成就。”

  新闻学院的学生至今记得甘老讲课时常说的一句话:新闻工作者,不是简单的文字匠,而应该是社会活动家和政治观察家。在他的一生中,最敬重的新闻工作者是邹韬奋先生。他认为,“作为新闻人,就应该向韬奋先生学习,必须目光远大,既能登高望远,又能俯身体察民情。就像老鹰一样,站在高山大树上,用锐利的目光冷静观察猎物,一旦确定,就俯冲下去,一击必中。”

  甘老回忆自己在新华社当记者时,总爱和一帮年轻记者将耳朵贴在铁轨上捕捉渐行渐近的火车声。他说,作为新闻人,只有真正俯到大地上,钻到群众中去,才会听到、看到、观察到新闻。“问君哪得思如涌,俯身听潮自有声”,这是甘老赠予青年记者的诗,寄托着他对年轻人的希望。

  “中国应该成为一个新闻大国”

  回顾一生,甘老说:“我一直想做个在书斋里静观江水东流、俯察万物升沉的书生,但因为选择了新闻事业为研究对象,这就决定了自己的一生不能不关注历史风云变幻和国家社会的发展。”

  “随着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逐渐成长为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世界大国,但与国际地位不相称的是我国新闻事业在国际上的影响。中国应该成为一个新闻大国。所谓新闻大国,不仅指它是一个每天出重大新闻之所在,而且也指它的新闻事业高度发达。我们应该有世界一流的记者、编辑、政论家,有世界一流的传媒,我们的文章世界各国争相转载,我们的节目世界各国都有转播。”

  “知识老化,思维僵化,文风套化是新闻界的大敌。”他说:“新闻事业是非常伟大的事业,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会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媒体有着充分联系人民的优良传统。联系人民,也要提高人民的水平;要适应人民的口味,但也要提高人民的趣味。”

  离休后,甘老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对自己的观点不断进行反思。这些年他写了许多论著,但并不急于发表,而是不断地加以修改,因为在科学研究的路上永远没有顶峰。甘老喜欢引用马克思的话:“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虽然声称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但在探求真理的路上,他愿意永远做一个孜孜不倦的学生。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1日第十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