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服务与文化:让品牌升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06: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冉永平

  记者:服务与文化虽然都不是物质范畴,但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比较而言,服务可以亲身感受到,但文化就更加抽象。您在谈品牌的四大支点中,为什么把二者归为企业塑造品牌的最后一个支点?

  艾丰:我认为,品牌的实质是“关系”。核心技术也好、产品特色也好都是品牌的要素,但不是品牌本身,品牌不是具体的某个产品,品牌的核心定义应该是产品以及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而服务是建立关系的最直接手段,文化则可以升华这一关系,使之变得更加牢固。所以他们都是为“关系”服务的。

  记者: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前面我们谈到的技术、特色、利用优势,某种意义上都在制造产品这个层面,而产品最终要进入市场,变为商品才能与消费者发生关系。也就是说品牌的真正作用只有在市场上才能发挥。只有在消费者买了产品后,产品与消费者才真正有了关系。

  艾丰:是的。我们先谈服务。上面说过,服务是建立关系的最直接手段。买东西是人与物建立关系,而服务可以把它拉近到人与人的交往。这就更容易拉近关系。

  记者:人与物的关系当然很重要,这个层面涉及的应该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好,人与物的关系就融洽,反之就紧张,甚至对立。而人与人的关系弹性就更大。

  艾丰:现代人购买产品除了满足物质的需求外,满足精神需求的成分越来越大。如果你从购买到安装到使用到后来的维修,能够体验到方便和尊严,你才能有花钱的愉悦,甚至有做“上帝”的感觉,而这些境界,只有服务才能达到。比如青岛海尔,我认为之所以发展的比其他家电品牌快一些,很重要的就是靠服务。我家里用的是海尔洗衣机,4月30号晚上坏了。第二天是“五一”,他不是号称24小时服务吗?我故意拖到晚上12点打电话,结果真有人接。“五一”上午来人为我修好了洗衣机,走了又来一个电话询问。这就是服务价值中的升值,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修好了洗衣机,而是一种精神享受。说的直白一点,咱们普通老百姓目前做事挺难,到很多地方免不了碰钉子、看冷面孔,但是在海尔面前,你可以有尊严,你觉得这种享受超出了一种具体产品使用的享受,而这种享受在目前是稀缺的。所以服务是可以让产品增值的,现在很多人买东西就专挑售后服务好、维修方便的牌子。

  记者:服务可以让人享受到产品以外的超值服务,甚至是一种超值享受,因此把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拉近了。而对于没有有形产品的服务业,服务就成为消费者与商家建立关系的唯一介质,因此就更加重要。

  艾丰:这就好比儿女孝顺父母,只给父母钱连家都不回的子女,父母肯定不会很满意。因为你与父母只建立了物质层面的关系。相反常回家看看,帮父母捶捶背、揉揉腰,体贴、关心父母,这样的亲情关系才是真正的孝道。

  记者: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也一样,父母总会老,而再结实的产品也有坏的时候,这时候就体现出服务的差距了。

  艾丰:我们再说文化。文化可以让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升华是因为,靠文化建立起来的关系是最稳定的。靠利益建立起来的关系会变化,利益变了,关系也会随之改变。而文化的沟通是内心的沟通,因此也就相对稳定。

  记者: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品牌的三度关系:技术等层面的要素奠定品牌与消费者的物质关系;服务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并让消费者开始有了精神上的愉悦;而文化则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关系。

  艾丰:是的。但是我们国内的品牌,文化特色很不鲜明,鲜有靠文化来争取消费者的。比如红塔山,当初卖的好靠的是烟叶质量好,而不像万宝路,是靠“男人文化”锁定消费者。因此,一旦其他品牌香烟的烟叶质量和你一样好的时候,你的市场就会被瓜分。

  记者:我们在前面的谈话中曾经谈到过,一旦消费者认同一个品牌的文化,就会变成铁杆消费者,就不会简单地因为别的品牌的质量提高而去尝试别的品牌,也就是说,品牌的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品牌的不可替代性。

  艾丰:其实,我们中国的文化资源很丰富,因为我们是一个历史文化很悠久的国家,可开发的文化资源非常多。可惜我们的企业用的不够好。我在美国看了一个台湾人开的企业,叫仙妮蕾德。仙妮蕾德在美国卖保健品,卖的硬资源是什么?枸杞子。如果在美国直接卖枸杞子,可能卖不出价钱甚至没人买。于是仙妮蕾德给产品注入了文化,告诉美国人,健康就是金、木、水、火、土与阴阳的和谐。古老的东方哲学使得仙妮蕾德的枸杞子穿上了文化外衣,结果很快发展起来。这就是典型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消费价值。在利用文化上,这个企业比我们许多公司用的好。

  记者:看来,文化不仅能加固已有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开拓新关系。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1日第十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