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学生争先恐后写小说 要想成名比考重点还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06:27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现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热心于小说创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股“热潮”,作为老师的你是如何看的呢,对学生的特长是支持还是反对?作为家长的你,对孩子的特殊爱好你会任其自然,还是高唱“反调”?而作为一个爱写小说的学生的你,又是怎样看的呢,是否觉得“不务正业”的评价太过草率,让你感到很委屈?

  在此,本报开通对中学生“写小说热”探讨热线86757777,欢迎所有关注这一现象

的人发表各自的看法。

  □对话省作协副主席

  写爱情小说是早熟的表象

  中学生写小说为什么会掀起一股股热潮,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应当鼓励,还是紧急叫停,或顺其自然?家长与老师应该如何面对中学生“写小说热”?

  昨日下午,记者就这一系列问题采访了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何开四,他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记:中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一股“写小说热”?

  何:这个原因很多。一方面,中学生想像力丰富,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开始成人,但尚未完全成人,处在转型的青春年华期,特别的敏感,对社会、生活、情感充满了幻想。二,现在应试教育压力大,情感上比较压抑。这种苦闷的感觉,就只好通过写小说、创作诗歌等升华了的形式来排遣,求得一种心灵的平衡。三,现代社会和以前不一样,学生容易性早熟,加上广告、电视、报纸等有关性文化的报道,使得少男少女对生活充满了各种欲望与幻想。写爱情小说,就是他们早熟的一种表象。

  出名比例低比考大学还难

  记:郭敬明、韩寒,他们这些年轻人的成功,是否意味着中学生写小说不是坏事,还能一举成名?

  何:据我了解,全国中学生有好几千万。但写小说成功的少男少女又有几个。诚然,郭敬明、韩寒是出名了,他们的成名在先,虽不是有意、但在客观上对中学生写小说热起了推动与煸动作用。但这种出名的比例低的吓人,甚至比高考考重点大学、选美夺冠的几率还小。所以,中学生想依靠写小说一举成名太难。

  别盲目跟风也别盲目评价

  记:你怎样看待中学生的“写小说热”,社会各方又应该如何看?

  何:作为我个人而讲,我觉得大多数的中学生的写作侧重点还是应放在写散文、记叙文、杂文等打基础的写作方式上,小说可以尝试,但不宜专写。不要动不动、不管有才无才,抬笔就“跟风”写长篇小说,这种“羊群”效益要不得。当然,这也要因人而异,对于个别写作很有天赋的人则例外。即使那些对写作有一定天赋的人,不能说写什么都好。他也需要充电,也需要文化、社会生活、写作经验的积累,而参加作协的文学新苗培训将对他们有益。作为其它方面,如家长、或老师,发现了学生有写小说的爱好,不要片面认为是“不务正业”予以否定,或者以“写作天才”冠之予以盲目支持。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引导,让他找到最适合自己成才的方式。

  她文笔不错但还需要提升

  记:中学生小说思想、文学性总体说来价值不是很高,为什么一些中学生写的书能畅销,引起强烈反响呢?

  何:他们写的小说大多以情感表达为主,这些小说虽从文学上讲价值不是很高,但它们毕竟是写出了少男少女年龄段的心声。说是一种情感倾述也好,说是一种幻想中的美好爱情也好,在同龄人当中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引起共鸣。

  记:想对杨敏说点什么吗,必竟她能坚持文学创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何:她的11部小说我没看完,只选择性地看了一些。她的文笔不错,思维发散也很可以,但在构思上、语言打磨、写作技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希望她在坚持文学梦的同时,也能圆大学梦,这两个梦是相得益彰的。

  □对话“过来人”

  中学生写小说注定局限太多

  在中学时代写小说,现在成都一家报社当记者的李亚玲就是一个“过来人”。她14岁(读初三)开始文学创造,16岁完成70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潇潇雨飞花溅泪》、11万字校园青春小说《流星缘》。后因不肯出让署名,小说未能出版。受此打击,她一怒之下封笔10年。2004年4月,偶然原因重操旧业。2005年月1月,出版了19万字的都市悬疑爱情小说《最后一页》。2005年9月,又出版了其中学时代作品70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潇潇雨飞花溅泪》,现新作《如是我闻之—挣扎》将在明年3月左右出版。

  “中学生写小说因其特有的年龄段,注定了有太多的局限……”作为一个从中学生就写小说、现为网络小说作家的“过来人”,李亚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中学生出现的写作热有自己特有的看法。

  记:你是怎么看待现在的中学生“写作热”?

  李: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足为怪。因为现在中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有的偏好理科,有的偏好文学,写小说也是一种取向。

  记:认为中学生写小说好吗,对其自身发展有利吗?

  李:总体上来说是弊大于利。写小说对文学知识、写作技巧、社会阅历等多方面要求比较高,不等同于写作文。而写一篇好的小说,难度更大。如《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名著,它不仅单单描写了许多缠绵的爱情,还涉及了古时的饮食文化、占卜术,其诗词歌赋更见文学功底。作为一个中学生,其年龄、生活圈子就注定了他难以写出思想性、文学性较高的小说。

  记:中学生写的小说为什么基本都是爱情小说,都是走琼瑶的路子?

  李:他们这个年龄段,想写其它方面的小说,写作经验与社会阅历都不够,就只有走言情路子。当年琼瑶比较红,是因为当时写言情小说的少,她的机遇好。现在许多人文笔比她好、构思也比她好,但并不能像她一样红,这是因为读者对小说的品位要求越来越高了,言情小说已经泛滥了。这条路许多成家写手都走不通,何况于中学生。

  记:你说的是总体上的,那些从小就具有一定写作天赋的人呢,是否应该区别对待?

  李:再有天赋的人,如果一味地沉缅于闭门写作,而不在学习时打好功底,其天赋就会一天天减弱,乃至耗尽。古时的《伤仲永》就是一例。我个人认为,在中学时,主要精力还是应放在学习上,当年我就是因为写小说没能考上大学,最终只好去自修了一个专科。现在想来还有些后悔。不是后悔写小说,而是后悔没能将学习与写作的主次关系处理好。

  我觉得,一个真正想走作家路的人,在中学时代,主要精力应放在学习上、对生活的积累上。而写小说,应是“副业”,次要的。

  早报记者李晓波

  □名家点评

  有培养前途社会经验待积累

  《爱在瞬间》是杨敏11部情感小说中最为感人的一部,全文长达5万字左右。构思、写作虽只有两周,却能显示杨敏构思故事情景、驾驭文字的能力。

  它,感人的场景一幕连一幕,催人泪下;它,悬念一个接一个,能勾起人极强的阅读欲望;它,在描写现代少男少女纯洁爱情时,还加入了一个充满玄幻与神话色彩的“上天魔咒”,让小说更具看点。

  点评:何开四(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全国茅盾文学奖评委)

  优点:这篇小说构思不错,写得蛮感人的。为了爱,磊把双眼让给了熙,让她拥有了光明而自己却生活在黑暗之中;为了爱,熙也把“光明”让给了失明的小女孩;被爱感动,冰和杰也想捐出眼睛,成全熙和磊。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让人见到了一种很阳光、不渗杂势利、自私的爱情,小说在塑造一种追求唯美、纯真的爱情,尽管这种爱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此外,杨敏作为一个17岁的高中女学生,能写出这样文笔不错、情节感人的小说,还是有一些文学天赋,有培养前途。

  不足:一,“雷锋精神”爱情太过理想化。杨敏借小说在表达一种少男少女眼中的“爱情”———那就是人世间的爱情不要世俗化、功利化,而要唯美化、纯净化,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雷锋精神”的爱情,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中难以寻觅,也把爱情简单化了,认为爱情就是奉献。二,小说故事、场景都是虚构的,少了一些现实基础,让它的可读性受了影响。三,或许是因为年龄原因,杨在小说中对社会、对生活描述有些离谱。如眼角膜不是想捐就捐,也不是能随意一捐就成功的。

  早报记者李晓波摄影向宇

  □各方评说

  班主任老师:

  她不是“不务正业”

  陈功发(班主任、数学老师):杨敏是高中到我们学校来读书的,一年多来,我们老师对她的印象较好,这不仅是因为她能写小说,还因为她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认定了目标,知道朝哪个方向去努力。

  我不认为一个高中女生写小说有什么不对,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只要对学习有益,我是提倡想学就学,想写就写,不能说是“不务正业”。杨敏在班上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上,除了数学弱一点外,其余的课成绩都还不错。还有一年多时间,她就要参加高考了,我们还是希望她能合理安排时间,在学习上加把劲,考上大学后,在写作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老师:

  性格内向多愁善感

  王贤康:杨敏虽然爱说爱笑,但总体上性格有些内向,还有些多愁善感。她的特长就是写作,在半年多时间里写了这么多小说,我是有些吃惊的。她写的作品,我都看过,总体上不错,但在一些构思上、语句上、场景设计上还是有不少缺点。为此,我和她作过一些探讨。

  她写这么多小说,肯定花了不少精力。其它方面是否受影响,我不太清楚,但至少对语文这门课是有益的。

  同班学生:

  她有些神秘的味道

  饶磊(高一五班学生):我看过她3本小说,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本叫做《幸福终点》的小说稿。我觉得她的小说还是不错的,与少年作家郭敬明的小说类型差不多,都是写少男少女情感方面的。写小说好不好?其实,也没啥,有文才的人是可以写,一是练笔,还相当于找人倾述。

  杨洁(高二学生):我有不少同学看过她的小说,但我没仔细看过。我只听说她爱看小说,下课后,不爱出去耍,就一个人趴在桌上写呀写,有点神秘兮兮的味道。不过,我觉得写作作为一种爱好,没有什么。只不过,在高考前,还是该收收心应付考大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