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兰州中小学生高消费现象调查(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12:55 兰州晨报

  省城中小学生高消费现象调查“公主少爷”出手阔绰

  他们还是一些未成年的孩子,每一分钱的开销都来自家长,但他们讲究吃穿、追求刺激,手机、名牌衣服上身,在餐馆大吃大喝。常说没时间做作业,而蹦迪、泡吧等“节目”却不能少。记者经过连续一周的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花起钱来一点也不“抠门”,“慷慨”、“玩阔”的现象之普遍让人吃惊,不少孩子却称其为“社会实践”……学校里的手

机族

  “请同学们将手机设置到振动状态。”这是大学课堂里老师使用最多的一句开场白,但在中小学,学生使用手机者也不乏其人。

  11月14日中午12时,记者在兰州八中门口观察到,涌出校门的几百名学生中有11人用手机接打电话。一名16岁的高一男生告诉记者:“我爸妈都是生意人,平时根本没时间管我,我特喜欢玩游戏,有时一天一夜不回家,没办法,爸爸给我买了部手机专门‘监控’我!”当日下午4时50分,记者在酒泉路小学门口“挡”住了一名边走边接电话的小女孩。记者问她为何要带手机时,小女孩很不情愿地说:“这是我妈给我买的小灵通,联系方便呗,也可以用手机和同学们交流,增进友谊!”刘老师是城关区某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他告诉记者:几天前,他正在上课,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课堂的寂静,同学们齐刷刷地向坐在后排的一名女生看过去,只见该女生麻利地将手机关掉后塞进书包,满脸通红地低下了头。刘老师说,他当时并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没收“肇事”女生的手机。但自那以后,课堂上便很少能听到手机铃声了。

  某中学的石老师告诉记者,尽管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但一些带手机的学生很“自觉”地将手机调到了振动状态,上课时,手机铃声的确没了,但手机一族过几分钟就得查看手机,看是否有电话打进或短信息传来,近2000人的学校,真要是“抓”的话,一天就能“抓”出十多部手机来。餐馆里的“老顾客”

  11月18日是星期五。

  当晚8时许,记者在永昌路一餐馆看到3名十五六岁的中学生。

  一个年龄稍大的男孩从桌上的烟盒中抽出3支香烟,分发给两个同伴,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猜拳行令。

  20分钟后,酒瓶、烟盒和几个碟子全空了,一名小个子男孩走到吧台前,又要了一包香烟。

  十多分钟后,小个子男孩喊道:“小姐,埋单!”一个稍胖的男孩说:“今天我做东,哥几个如果没有玩高兴,我们去K歌!”胖男孩随后拿出两张百元大钞扔在吧台上,撂下一句“不用找了”,相互搀扶着摇摇晃晃地走出了餐馆。

  老板告诉记者:“这几个‘少爷’是附近中学的学生,几乎每个星期都来,可以说是我店的常客。他们每次都点那几样菜,外加一瓶白酒,消费160多元。”餐馆里的“老顾客”

  11月18日是星期五。

  当晚8时许,记者在永昌路一餐馆看到3名十五六岁的中学生。

  一个年龄稍大的男孩从桌上的烟盒中抽出3支香烟,分发给两个同伴,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猜拳行令。

  20分钟后,酒瓶、烟盒和几个碟子全空了,一名小个子男孩走到吧台前,又要了一包香烟。

  十多分钟后,小个子男孩喊道:“小姐,埋单!”一个稍胖的男孩说:“今天我做东,哥几个如果没有玩高兴,我们去K歌!”胖男孩随后拿出两张百元大钞扔在吧台上,撂下一句“不用找了”,相互搀扶着摇摇晃晃地走出了餐馆。

  老板告诉记者:“这几个‘少爷’是附近中学的学生,几乎每个星期都来,可以说是我店的常客。他们每次都点那几样菜,外加一瓶白酒,消费160多元。”网吧里的游戏迷11月15日晚9时许,记者来到西站了会近一网吧,发现里面70多台电脑座无虚席,十多名学生正在玩游戏。10分钟后,一位中年妇女冲进网吧,在电脑桌前仔细地打量着,最后在网吧一角落处发现了“目标”,随后抓住“目标”的衣领。边打边拖了出去。令记者吃惊的是,其他玩兴正浓的“半大小子”也顾不上关电脑逃之夭夭了。记者拦住一人,经询问得知,现在流行联机游戏,和同学相约来网吧玩这种游戏很过瘾,被家长发现了当然很危险。迪厅里的疯狂11月16日晚9时许,记者在庆阳路一酒吧看到,这里灯光昏暗、烟雾缭绕,一对对情侣对坐在小桌前饮着啤酒,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十多名青年男女在舞池中扭着腰、摇着头,疯狂劲舞,旁若无人。记者从酒吧一名服务生那里得知,当晚有几名中学生订了一间包厢,给其中一位过生日。随后,记者根据服务生的指点来到他们预订的包厢门口,透过半掩的房门记者看到,包厢中间的一张茶几上放着一个大生日蛋糕、十多瓶啤酒、几碟小吃,一个十六七岁的男生手持麦克风吼着《两只蝴蝶》,另外3男3女则一对对相互依偎分坐在3个沙发上……

  一名服务生给包厢送完水果后顺手将包厢房门关上,记者来到大厅一角落,以等朋友为名要了瓶啤酒自饮。

  20分钟后,在征得服务生同意后,记者再次来到那间包厢门口,一阵震耳欲聋的迪斯科音乐从半掩的房门里传出,只见7名学生伴着高亢的音乐疯狂起舞,其中一名女生边舞边用手中的纸巾擦一个男孩子额头的汗。当晚11时许,记者离开酒吧时,服务生说,因为7名学生的消费还未结束,暂时还不知道具体费用有多少,但他估计在五六百元。变味的“请客”

  中小学学生高消费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游戏、蹦迪等方面。一位学生家长说,她的女儿才9岁,每周要去吃一次肯德基,每次花三四十元。在电信部门工作的曹女士说,她女儿上初三,衣服档次低点都不行,张口就要“真维斯”、“李宁”,理由是“许多孩子都穿名牌,我要是没有,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另外,接受记者调查的10名中小学生中,称过生日时收到同学送来玩具、文具、相册等礼物的有6名。有的学生过生日还请同学去“撮一顿”。当然,请客的理由不仅仅是过生日,就连考试得第一,“当选”课代表、班干部,或某项比赛获奖,都要“请客”。

  采访中,多数家长表示,给孩子零花钱、买零食都是家常便饭,年龄大些的女孩子,家里还要为其买化妆品。有的孩子拍过价格千元的儿童写真集,也有家长常给考试取得好成绩或参加比赛获奖的孩子以物质奖励,有的还会呼朋唤友到酒店庆贺一番。半个月的账单

  47岁的苏先生说起儿子的花费直摇头。苏先生在一家企业上班,妻子3年前下岗后靠给别人织毛衣过活。

  今年7月中考结束后,儿子以“毕业了,几个要好的同学要聚会”为由向他要了100元。

  没过几天,儿子又说几个同学要去旅游,他和儿子“谈判”时,电话里传来儿子同学的催促声,看着儿子“受伤”的表情,他只好又给了200元。

  5天后,儿子说打算买几本高中课程的参考书,“这是好事呀!”他凑了150元交给儿子。一天晚上,苏先生发现儿子的钱包里只剩几个1元的硬币了,经询问才知“和同学上网玩游戏、请同学吃饭了”,他有苦难言。

  苏先生说:“短短半个月,450元就没了,这是我一个月工资的1/3,是他母亲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呀!”两种观点碰撞如今孩子的消费不低,这是许多家长的共识,但这一共识的背后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家长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受过不少罪,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孩子们吃苦受罪了。只要孩子学习好,给孩子一定的物质奖励是应该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孩子高消费是由家庭、社会共同“促成”的,盲目的高消费导致孩子从小丧失勤俭节约的美德,会害苦这一代孩子。

  就中小学生高消费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位从教25年的中学老师将“教鞭”直指家长。他说,现在的家庭多为一个孩子,家长老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比别的孩子差,怕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于是就有了“宁可家长省吃俭用,也不能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尽可能让孩子吃好、穿好”的想法,殊不知,这是在纵容孩子相互攀比,助长孩子爱慕虚荣的不良风气,更是帮助孩子养成了“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另外,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也是导致孩子高消费的一个原因,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种过分的娇纵和过度的“慷慨”,使得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变了味道,长期单向的爱使孩子养成一种“惟我独尊”的性格和“钱能通神”的观念,造成孩子一旦想要什么,根本不顾及辛勤操劳的家长的感受。

  本报记者武永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