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头牵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 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希望的田野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03:04 杭州日报

  萧山

  三分之一农产品经过他们的手

  萧山报道组张德良记者毛长久

  如今,在萧山,放下锄头的农民多了,他们不是变懒,而是更勤快了,更有生意头脑了。记者昨日从萧山区农办了解到,该区有2000多名苗木营销户和1000多户蔬菜、茶叶营销大户,他们活跃在各大中城市,在农户与市场之间牵线搭桥,风头正劲。其中还出现一批销售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营销大户。这批农业经纪人大军的出现,已经成为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前些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萧山逐步走上了农业结构调整之路。但由于大多数农民没有闯市场的经验,对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心里没数,不会搞营销,甚至比较好的农产品也没有卖上好价钱,农产品销售难一下子成为农民最敏感也最头痛的问题。这个时候,一部分头脑灵活的农民就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当起农副产品经纪人,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与市场衔接和农副产品“卖难”问题。

  这些“农业经纪人”市场意识特别强。他们通常涉市早、关系多、信息灵,为农民牵线搭桥,预先找到订单,把农产品及时销售出去。花卉苗木业是萧山农业支柱产业,年产绿化苗木4.5亿株,而其中大多数苗木是依靠苗木营销户推销出去的。承接各种绿化工程,是这些花卉苗木营销户推销“绿色”的主要方式,像上海最大的绿带公园大宁灵石公园、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冠军林”等许多知名绿带(公园),都是经这些营销户的手打扮的。

  他们不仅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稳定的订单,还可以根据订单要求有目的地指导农民进行优质农产品生产,保证农民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据粗略统计,萧山农产品有近三分之一直接送到市场,三分之一用来农产品加工,还有三分之一就是这些营销户推销出去的。

  淳安

  闲在家里的妇女从此有活干

  淳安记者站叶良喜记者王成

  日前,淳安县在姜家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比武,来自该县乡村的120位妇女代表现场献演了挂锁装配、节日彩灯组装等来料加工技艺。可谁能想到,让这些多年闲散在家的妇女从此有活干,并能干出名堂鼓起“腰包”,这得益于走家串户的农村经纪人。如今,一支活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已成为淳安城乡富余劳力脱贫致富的“牵头人”,不仅火了该县大半乡村的来料加工业,而且经纪人年收入最高达到了20万元以上。

  淳安农村经纪人起步于2003年,但发展势头迅猛。据该县妇联主席徐丽萍介绍,目前全县在册农村经纪人已有336人,今年一年增加了198人,仅10月份就新增了20名经纪人,而且经纪人中妇女占了近六成,文化程度全部在初中以上,大专学历者有5个。

  淳安县多劳力、多妇女,却苦于无挣钱渠道;而县外不少企业却囿于人力、成本和场地等制约因素,难以发展。一些人开始自发地试着为农民和企业间牵线搭桥,联系加工业务,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了懂行且有规模、有氛围、有影响力,专门承接来料、来样、来单加工的经纪人队伍。而且,经纪人足迹遍布了深圳、江苏、广州、上海和省内许多地区,并使该县形成了雨具、家纺、针织、挂锁、珠饰品、方格蔟(桑蚕用具)等六大块状经济,业务量已辐射该县899个村。

  在经纪人的作用下,当地出现了只要一个单子到手,全村、全乡争做来料加工的局面,原先单一的作坊也变成了一个个有专业设备、有流水线的固定阵地和生产企业。第一个当经纪人的徐丽仙告诉记者,她手下现有固定从业人员220多个,外地的二级经纪人也常来这里领货了。据说,村民一天能拿到15至20元的收入,而经纪人年收入最少在万元以上,5万至10万元者占较大比例。

  另外,淳安经纪人红火,除该县提供项目信息,有一整套培训教育考核制度外,还得益于扶持政策,例如:加工场所可按临时用地审批手续办理;创办来料加工扩散型生产企业,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投资额在200万元或20美元以上的,在用地最低价基础上优惠20%……据悉,淳安打算在经纪人中培养企业家,预计今年全县来料加工费将突破5000万元。

  江干

  这个村家家户户剥豆子

  江干报道组余丽丽毛晓黎阮骏记者王琦

  下班回到家,买菜、理菜、烧菜是大部分市民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又是一项特别占时间、花精力的事儿。近几年,全市各大菜场里“净菜”纷纷现身,剥好的毛豆、豌豆等都能在菜场买到现成的。净菜,不但大大方便了上班族,更在农村催生了一个新的行当———净菜经纪人。江干区九堡镇三卫村的两户农民则将这个行当更加“浓缩”,索性只干“剥豆经纪人”。

  走进三卫村,会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多数农户坐在家门口剥豆子,夏天剥毛豆,这个季节则把豌豆加工成豆板。

  原来,三卫村里的沈建清、陈水虎两户人家,以前从事蔬菜粗加工业务。现在,他们业务做大了,自家做不过来,就发动起整个村子的农户一起来做。现在,这两户人家负责将需要粗加工的蔬菜分发到农户家中,然后按每户农家的实际成品量支付加工费。蔬菜粗加工的成品除供应杭城各大菜市场外,他们还接到不少酒店的订单。现在三卫村夏季剥毛豆、冬季加工豆板,已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户人家从中获得了一笔可观的额外收入,而沈建清、陈水虎也被笑称为“剥豆经纪人”。

  余杭

  首批通过考试拿到证书

  余杭报道组张移峰孟毅鸣记者宓路平

  近日,余杭区委党校大课堂,91位农民进行了一场紧张的考试,这是该区首次开展农产品经纪人执业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首批86位“经纪人”拿到了由杭州市工商、农业部门联合颁发的“身份”证书。

  “余杭是个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的地区,目前全区从事农产品贩销的人员约有10万人,队伍庞大。”区农业局科培中心主任郑洪福介绍说。此次,科培中心在全区共召集了来自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的营销大户和规模种养大户共91人,接受了为期3天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经纪人概论、相关法律法规、农产品流通与市场营销、经纪人理财常识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在防治合同签订中的漏洞、树立品牌意识、农产品安全意识等方面,经纪人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径山镇的余兆根是前年开始早笋贩销的,他笑着告诉记者,自己的“经纪人”事业才刚刚起步。原来,余兆根自己经营着40多亩的早竹林,也算个小老板。但自己那点笋拉一车跑一趟不合算,所以每次销售他总要从其他农户手里收点货。“虽然是附带的,但贩一季早笋赚个5000元钱还是没问题的。”余兆根说,自己以前摸不准市场的“脉搏”,吃了不少苦头,通过这次培训,自己算“开窍”了,许多以前感觉困惑的问题茅塞顿开。“就说这市场营销课程吧,对我明年的销售启发很大。”余兆根表示,现在自己学会了未雨绸缪,通过提前联系、签订协议等方式,“我们目前已和几家早笋深加工企业签下协议,收购有了最低保险价。”老余说,通过这种方式,自己不仅掌握了销售主动权,而且风险也小,获利更大。

  不过余兆根也有一个遗憾,没在培训班上获得解决“早笋生产安全问题”的答案。去年他参加竹笋协会召开的一个会议,听南京来的专家讲,全国大中城市最迟到2008年都要筑成一道“绿色壁垒”,实行市场准入制,达不到“绿色标准”的农产品连市场的门槛都难进了。“弄不好要被拒之门外,(早笋安全生产工作)今年、明年一定要做好的。”余兆根似乎已经真正进入了“经纪人”角色。

  编后

  就农村而言,农村经纪人的出现并不是新生事物。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刚刚冒头的“贩运户”就是农村经纪人的先行者。经过多年市场风浪的洗礼,今天的农村经纪人与过去的“贩运户”已不可同日而语。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农村经纪执业人员61万余人。这一支庞大而年轻的队伍引领着源自农村千家万户的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尽管农村经纪人具有较强的活力,但他们在自身发展中还有不少问题,如一些人素质不高,组织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宏观上难以把握产品供求关系及发展趋势等等。因此,农村经纪人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其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让农村经纪人走得更好、更顺畅。(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