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蓄势后发从头越(2005年度特稿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06:13 人民网-人民日报

  

蓄势后发从头越(2005年度特稿⑥)
贵州国家级风景区红枫湖一瞥。

  本报记者胡跃平摄

  本报赴贵州采访组

  贵州,对中国革命是有大贡献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激昂的词句,抒发了70年前革命前辈跨越娄山关时的豪迈气概,也成为贵州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努力实现后来居上的精神动力。

  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黔中大地,殷切期望:“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如今,这只藏在深山中的“金凤凰”正展翅高飞!

  “贵州,不是东部的广州,也不是中部的荆州,它有自己的个性。”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对省情见解深刻,“要发展,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清省情,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如今,在贵州这片神奇的高原上,经济发展速度已连续8年超过全国平均速度,展现给世人的是一派生机与活力!

  “退”———退后一步天地宽生态立省谋长远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是说过去的贵州。

  贫瘠的环境、贫穷的生活,让贵州人民对发展的渴望积累了数十载。盼机遇,他们望穿秋水。

  世纪之交,机遇来了!贵州人却困惑了:一方面,千载难逢的西部大开发吹响进军号角。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时不我待;一方面,受自然条件所限,贵州长期经济总量小、基础差,观念落后,生态脆弱。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难度很大。

  怎么办?

  立足省情,贵州决策层用一个底气十足的“退”字,赋予发展观崭新的内涵。

  1999年7月,当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时,并没有太多的人意识到它的标志性意义。

  乌江,全长1037公里,集中落差2124米,水量与黄河相当。早在1992年,贵州省与原国家电力公司共同成立了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双方对控股权纠缠不清,公司成立多年却未开发一个项目。

  1999年,贵州决策层转变思路,决定再让出1%的股本,以49%对51%,放弃控股权。乌江水电公司改制后,全面启动了对乌江的滚动开发。短短几年,乌江干流上的7个梯级电站已建成4个,全部电站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可达850多万千瓦。全流域的灌溉、航运、旅游等条件也随之改善,惠及沿江30多个县上千万人口。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关键是看结果。”对这个1%的一退,贵州决策层这样解读:“退,是为了借力,借资金、借技术、借管理、借外脑,从而实现双赢。退了,才能更好地进、更快地进。”

  开发水电,让出1%,活了一条乌江;开发煤炭,贵州同样以退为进。

  贵州多煤。煤炭保有储量达523亿吨,远景储量2400亿吨,超过江南9省储量之和,市场前景诱人。但省内的大煤矿数量仅占1%,小煤矿却多达1800多个,生产能力差、事故频发,远不能实现“大煤保大电”的要求。

  有人提出开放煤炭市场,引进外省资金和先进技术;也有人顾虑重重:肥水不流外人田!

  深思熟虑后,贵州决策层毅然拍板:放开煤炭市场,公平竞争,谁有实力谁控股。

  消除壁垒,打开大门,山东兖矿进来了,内蒙古神华集团进来了,香港中华电力也进来了!这批大型企业进入贵州,煤煤联合、煤电联合,共同投资,不但形成贵州“大煤保大电”的格局,而且撑起南方工业煤炭供应的半边天。

  后退一步天地宽!贵州人的眼界更开阔,思路更开放。

  以零价格,贵州省向首都机场转让了所属6个机场,打破了各机场下放地方政府后必然亏损的“定律”;贵州省将持有贵州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80%,无偿划转给首钢总公司,换回了先进管理和发展后劲;长期由国资一统天下的火电开发,引入民间资本,解了“西电东送”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

  省委负责同志说:“我们的开放,没有门户之见、不受狭隘利益左右,对内对外彻底开放。”

  扬长避短,以退为进;主动出击,开放搞活。贵州人敞开怀抱,冲破大山阻隔,融入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

  与深圳、宁波、青岛、大连等东部沿海城市优势互补,交流培训干部、输出劳动力、引进优质企业,仅青岛市就在贵州建成了海尔西部最大的电冰箱生产基地、海信电视机生产基地。

  与西南各省区和泛珠三角区域携手并进,共同开发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5年间,贵州变化很大:全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993亿元增至2004年的1591.9亿元,年均增长9.8%。

  5年间,贵州还“退”出了一片青山绿水:

  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318万亩,封山育林78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9%,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贵州流入兄弟省份的江河水,均为国家Ⅰ—Ⅲ类。为了“污水不流外人田”,仅2004年省政府就限期治理相关项目55个。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基本框架已具雏形。

  这一“退”,“退”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贵州人将眼光放得更远:“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

  乌江中流,年底即将建成的索风营水电站更像一个公园。听得到虫鸟鸣叫,听不到机器轰鸣。

  原来,为保护地面植被,发电设备全部装到大山肚子里。山外,只能看到与绿水相拥的大坝、几个小小的山洞和那承载着强大功率的输电线。电站经理吴元东十分自豪:“从设计、施工到运营,我们都最大限度地考虑环保。绿色、环保、旅游,这座电站三位一体。”

  不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致力于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生态立省”成为贵州科学发展的战略。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已渗透到发展的方方面面。

  通———一条电龙出深山千山万壑变坦途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不知西东。”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曾如此感叹贵州的闭塞。

  数百年来,千山万壑无情地阻挡着贵州前进的脚步。

  数百年后,冲破天堑,“飞鸟不通”变成了“处处通”———路通、电通、信息通。

  贵州前进的脚步势不可挡。

  “贵州修路难啊!”站在即将合龙的两岔河大桥桥面工地上,崇遵高速公路总监肖泽章连连感叹:“地形地质极为复杂,部分路段桥连隧、隧连桥、桥桥相连,高边坡、高挡墙、高路堤比比皆是。光是这座两岔河大桥,300多米长,就已加班加点干了3年!”

  这条被亚行专家组评为“世界级难度的公路”,将于年底全线贯通。它北起重庆崇溪河,南到贵州遵义,是打通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路段。公路总长117.88公里,桥隧里程占到38%。其中光桥梁就有121座,平均1公里1座桥;隧道18处,总长1.9万延米。

  为突破交通“瓶颈”,贵州舍得花钱。

  省交通厅副厅长吴强给出一组数据:2000年至2005年,全省公路、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可完成投资525亿元,年均增长19.7%,是前50年总投资的3.6倍。

  如今的贵州,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齐通,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82%的村通机动车,省内通行时间大大缩短;大西南南下出海通道已打通,贵阳连接川渝滇桂湘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即将形成。

  贵州不临海。前几年,新鲜的海货只能“飞”过来,量小价高。除了高档酒楼请客吃饭,百姓的饭桌上见不到海鲜。2001年,贵新公路全程通车,打通贵州的出海通道。从北海到贵阳,不到10小时便可轻松抵达。仿佛是一夜之间,贵阳普通老百姓的饭锅里,飘出了海鲜味……

  道路四通八达,天堑变通途;能源突破“瓶颈”,形成支柱产业。

  初夏6月,广东省政府来贵州签约。一纸合同,意味着今后5年内,贵州销往广州的电量要成倍增加,负荷从2005年的400万千瓦提高到2009年的800万千瓦,约为三峡工程发电能力的一半。

  这样大的压力,贵州能承受吗?

  贵州是个资源“大宝库”,发展能源工业,优势得天独厚。水电清洁高效,枯水季节又有火电调节,水火互济,能保持稳定的电力供应。但在西部大开发前,贵州是“抱着金娃娃受穷”。由于受发电设施所限,水火互济的优势未能发挥,连保障本省自用电都成问题。

  西部大开发为贵州带来历史性机遇。2000年11月,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在乌江洪家渡拉开序幕。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举全省之力实施“西电东送”———水火并举,积极发展水电,大力发展火电。短短5年,新增装机容量800万千瓦,超过前50年的总和。2004年,全省电力、煤炭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了百亿元,能源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一条电龙出深山,为东南沿海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把东部与西部紧紧相连,也让贵州“能源大省”的美梦成真。

  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曾遮住贵州人的耳目:“我们的信息总比省外慢半拍。”如今,外来宾客发现,走遍贵州的山山水水,即使是最偏僻的山村,你的手机都会畅通无阻。原来,1万多公里干线光缆,把贵州和世界瞬间相连。电话已普遍进入贵州家庭,乡镇通话率也达100%……

  由塞到通,时空距离缩短,传统观念改变,发展由此提速,贵州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变———万顷石漠生绿叶金山银水新田园

  哪个省份都有平原,唯独贵州没有。

  这里人均可耕地不足1亩。为了生存,在贫瘠的喀斯特地貌上,村民们与天争地,庄稼种到了山顶上,造成水土流失、岩石大面积裸露的石漠化;部分地区石漠化的加剧,又让更多的村民面临贫困、重返贫困。这成了贵州人的一块心病。

  贵州穷啊!1993年,这里农村贫困人口逾千万,一些村民穷得“叮当响”,有的甚至没见过百元币。

  带领数百万人越过贫困线,多么浩大的工程!

  并不富裕的贵州,如何对症下药?采访中,一张张笑脸给了我们答案。

  刚晒干的花椒,格外香。

  35岁的罗泽定那张黝黑的脸上笑容绽放。50余亩花椒地,让他家一年纯收入超过4万元;除草、施肥、修枝、收果,忙不过来还要请几十个小工。

  罗泽定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北盘江镇的一个普通农民,所在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银洞湾,却曾是全省石漠化最严重的村。出门只见白森森的石山,稀薄的土层被雨水冲走,遇有干旱粮食绝收。一些无奈的村民背井离乡。

  石地干旱贫瘠,不适合种粮食,却适合种花椒。当地政府为村民们提供育苗费,鼓励他们改种花椒:一斤花椒可卖好几斤玉米的价。

  如今的银洞湾村,110户村民家家种花椒。山风吹过,绿油油的花椒林向世人诉说着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石山区,是贵州贫困的“重灾区”。

  数据显示,贵州目前石漠化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治理石漠化,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一环。贵州各地因地制宜,有的种植经济林、生态林或薪炭林,也有的种上了乔、灌、草、药、藤。5年来,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7000多平方公里。

  贵阳市息烽县立碑村村民叶兴贵朝记者“嘿嘿”直乐。昔日他靠政府救济,如今经营铝合金门窗和养殖业年收入过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输血”莫如“造血”,贵州省开创了“三个基本”的扶贫新路: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基本增收门路;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

  5年来,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户从中受益:520万名贫困农民喝上干净自来水;4.83万户农户笑别茅草房;每年约有700万人次农民参加各种技术技能培训;镇宁“牛来香”、长顺长虹果业、水城姜茶公司、独山奶牛、罗甸反季节蔬菜等等,畜牧养殖业和特色农产品助农民稳定增收。

  12岁的黄维维笑颜灿烂:“我们的校园变美了!”她是遵义市娄山镇娄山关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和600多名同学一起告别了低矮昏暗的瓦房,高兴地搬进了亮堂堂的教学楼。

  在贵州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省委、省政府尽量压缩了办公条件等开支,把全省教育支出提高到财政支出的17.6%。今年底,全省可望基本实现“普九”。

  贵州的决策者说:“治穷的关键是治愚,发展的基础是教育。”

  美丽的黄果树风景区,去年才推出的“蜡染商品一条街”,游人越来越多。石头寨的布依族村民们笑得满足:“我们去年的旅游收入有50万元呢!”

  天生丽质、处处是景的贵州,旅游成了扶贫“新秀”。2000年以来,全省旅游总收入连续5年增幅超过30%,今年1—9月旅游总收入达134.91亿元,同比增长49%以上。在全省12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有1.2万名农民直接参与旅游服务,年总收入约1.4亿元。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今天的“金山银水”。

  经过多年努力,贵州省扶贫取得历史性突破,2004年贫困人口减至277万,比1994年少了723万人。我国扶贫成就举世公认,贵州功不可没。

  有志气、有信心的贵州人为自己定下发展的时间表:“五年打好基础、十年重点突破、十五年初见成效”,一步一个脚印,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2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