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要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07:26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记者 陈青

  “海城喇叭戏是一种民间艺术,但已濒临消亡,我们要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市戏曲剧院院长陈晨以非常严肃的口吻说,他带着鞍山市戏曲剧院2004年排成的《跷中情》前来宁波参加九戏节,责任重大。

  据陈晨介绍,海城喇叭戏是二人转和评剧的前身,在辽宁海城牛庄一带盛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主要伴奏乐器为唢呐(即喇叭),所以称之为喇叭戏。2005年8月,海城喇叭戏被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为辽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创作人员对海城喇叭戏进行了潜心研究,挖掘整理,创作出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喇叭戏作品,如《送礼》、《东西两院》等,深受观众喜爱。

  “宁波的观众放心,《跷中情》绝对好看好听。在舞台上,观众可以看到难度一流的高跷表演,而且演员穿的是喇叭戏特有的服装,演奏的乐器是熟悉的唢呐,是好听好看又好玩。”陈晨还介绍了《跷中情》的创作过程,“喇叭戏向来都是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小戏,而且是单人、两人,最多三人合演。但一出大戏要有个完整的故事,时间也需在两个小时左右,并且要用整套演员阵容来完成整出戏,这就给编导和唱腔设计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每一段唱腔、每一个曲牌、每一句唱词,两位编剧和唱腔设计陈世堂都精心琢磨。剧本完成后,两位编剧还请来专家对剧本进行多方论证,剧本交到戏曲剧院演出人员手中时,已经改过六七稿了。”

  在《跷中情》的78场演出中,农民观众占到60%,陈晨说:“我们就是到农村去演,一个村庄演完了再去另一个村庄,演了50多场。我们要让农民欣赏反映现代农村生活的好戏,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