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水的泰州(笔墨山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08:54 人民网

  陈社

  泰州这片土地,原本在海洋之中,能长成今天这个模样,先得感谢大海母亲的孕育。泰州人的祖先,是吃大海的饭长大的。泰州历史上的鼎盛,也是从大海、从盐业开始的。泰州的根在大海、魂系大海,泰州的血脉连着大海。唐代诗人王维对泰州如此写意:“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

  不知是幸抑或不幸,岁月沧桑,泰州逐渐远离了大海。大海的性格和胸怀是否也远离了泰州呢?

  长江却始终把泰州拥在怀中。这条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长河,滋润了泰州的水土,养育了泰州的人民,它是泰州的生命之河。当然,长江的给予不是简单的恩赐,而需要你的付出,需要勤劳、勇敢和智慧。千百年来,十年九涝的水患,泰州人经受了无数风风雨雨。在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中,练就了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和一副好身手。长江,又何尝不是泰州人的力量之源呢?

  泰州与水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泰州的城池,名曰水城;泰州的乡村,人称水乡;泰州的世界,一派水的世界。泰州的河流湖泊多得数也数不清,整个一张绿悠悠、湿漉漉的水网,说泰州人是在水中泡大的,一点也不过分。因此,泰州历代官员的政绩都与水有关,有筑海堰的、有修江堤的、有开运河的,宋代名相范仲淹为官泰州行色匆匆,仍留下了“范公堤”流芳百世。延及当代,泰州更有百里硬质江堤和引江河等现代化水利工程为世瞩目。水,是泰州的根!

  泰州人得益于水,也受制于水。泰州人爱水,却又懂得“水不能当饭吃”的道理,得靠自己去干、去创造。泰州人也不蛮干,而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实干加巧干。世世代代下来,硬是把脚下的这方水土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泰州人平民意识很浓。虽然出门就是水,交通不方便,但知足常乐。于是乎,早上“皮包水(茶馆)”、晚上“水包皮(澡堂)”,却也悠然自得。

  泰州人又望子成龙,总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重视教育,从《诗》、《书》、《礼》、《乐》,到琴、棋、书、画,样样让孩子去学。就这样,文风日盛,人才辈出。宋代建有安定书院、明代出了“泰州学派”,施耐庵、柳敬亭、郑板桥、梅兰芳……杰出人物能报出来一大串。

  泰州人的性格似乎与水也有很大关系。清淡平和、温文尔雅,不像北方人干柴烈火,一不小心就火冒万丈。泰州人一般不去惹是非,他们欣赏的是邑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即便有几个好斗的,也颇讲究章法,好听一点的叫“外柔内刚”,难听一点的叫“窝里斗”。因而被人讥讽,说泰州的干柴已经被水浸湿了。这话有点刻薄,听起来刺耳,却又有值得我们反思之处。尽管泰州也出过农民起义的首领张士诚,出过“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水浒传》,出过以一当十、打得敌人落花流水的黄桥决战,出过千舟竞发、把红旗插到蒋介石总统府的渡江大军,出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还出了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等一批敢为天下先的市场经济弄潮儿……这大约是水的性格的另一面,瑕瑜互见,符合辩证法。

  走过了几个千年,泰州及泰州人在扬弃之中不断变化、发展。坚韧、务实、创新、包容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优秀品质被泰州人张扬得有声有色、有波有澜。一个崭新的泰州已崛起在长江之滨,崛起在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群落之中!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2日第十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