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10:09 南京报业网

  【江苏商报报道】 本报记者卢萍报道

  在全社会总劳动力中,如果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的比重由75%降到10%左右作为初步完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标志,那么完成这个过程英国大致用了300年,法国用了120年,加拿大、美国、日本用了100年左右。江苏省和全国的情况差不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地区差别较大,真正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江苏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已触及到社会、经济生活多个方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何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和顺利转移,成为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江苏省统计局有关官员对此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加快城市化进程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意味着就业空间扩大,农民外出务工机会较多。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根本上说,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劳动密集型工厂搬至或设分厂于生产成本低、交通日益通达的不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产业和资本出现了加快转移的趋势,这种梯度转移对加快欠发达、不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此,要不失时机顺应这种趋势大力促进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

  转移方式要多样化

  针对目前各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普遍偏重于劳务输出的倾向,在劳动力转移方式上要因地制宜,坚持多样性,要坚持内部与外部、异地与就地、境内与境外相结合,职业转移与身份转移结合,就业与创业并重。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的逐步加大,怎样让那些不具备输出条件的劳动力在就近、就地转移中充分就业,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江苏不少地区正为此而努力。苏北宿迁市的宿豫区为促进农民增收,针对当地未转移的农民,一方面组织人员出去跑市场,大力发展适合这些人群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订做、农副产品加工“三来一加”项目。另一方面,免费对辖区内的大龄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目前全区已有近6万经过培训的农民在本地从事刺绣、地毯、玩具、草编、彩灯装配、工艺品加工、电子原件装配等加工项目,月收入都在七百元以上。这些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支持农民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浙江致富农民的最大经验就是“百万农民创业,带动千万农民就业”,使得农民普遍得实惠,长期得利益。这也可以成为江苏及其他地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选择。目前最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和“个私”经济,而农民创业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他们的创业带动了更多农民的就业,他们的致富,带动了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对此,要在大力发展民营、“个私”经济中给农民以热情关心和支持。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加快的势头,江苏和全国各地有一大批农村人才脱颖而出,他们带着多年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和信息回到了家乡,创办企业,实现了由打工仔、打工妹到创业者、企业家的跳跃,也带动了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对此,应当不失时机地建立全面引导农民工外出与回乡创业的机制,以创造比较适合农民回乡创业的投资环境。

  发展教育、培训事业

  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是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治本之策。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技术不断进步、产业进一步升级一、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综合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从近期看,只有针对劳动力不同的文化水平,分层次、分对象、分渠道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才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从长远看,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把青少年作为最主要的教育目标。为此在广大农村要尽快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范围应包括在城镇就读的民工子女),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逐步整体提高打好坚实基础。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城市社区建设应该把安排民工生活纳入考虑之列,为他们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可以采用联谊会、俱乐部等形式,提供转移劳动力的业余娱乐和学习场所,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中。

  制定合理的最底工资标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将进城的农民工及异地转移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保障制度,加强工伤、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市包括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4版《特别报道》)

  (编辑涵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