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交车抢座与“道德焦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10:25 大洋网-广州日报

  道德观察(之二)刘雪松

  这学期,很多高校搬到了大学城。教师们的交通问题一下子凸显出来。由于乘一次车最顺利时也要1个小时,在往返大学城的车上发生抢占座位的事情就多起来了。当然,这在其他公交工具上时有发生。

  笔者年幼时,特别敬仰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认为他们有风度、有气质、有涵养。为了成为心目中所敬仰的人,笔者不但接受了高等教育,更选择了从事高等教育事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使命。但近来,看着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大学教师也争抢座位的现象,我对受过“高等教育=有涵养”这个公式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当然,很多大学教师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也都为之感到不能接受,感到对大学教师素养的失望。我们可以把这种心理称之为“道德焦虑”。“怎么会这样?!”———这就是当我们不习以为常的现象出现时,我们所表示出的一种惊诧。

  我并不认为在校车上抢占座位的教师也会在公交车上争抢座位。因为乘坐公交车的人,大家年龄可能相差五六十岁,各种教育程度的人都有,老、幼、弱、病、孕较多,你感到身边的任何人都可能是弱者,你站在他们中间,与他们争来抢去,真是不好意思;而且,也正是因为身处这样的环境,你更清楚地意识到你是一个大学教师,你要有你自己的尊严和风度。在公交车上,尽管没有人知道你很高尚、很有修养,但你自己需要给自己这样一个认可,这是你体味职业自尊的一种需要,只有这样你才能心安理得地站着乘车。

  我们在校车上之所以会抢占座位,是因为校车上没有明显的弱者。与你同乘一车的人,与你的身份基本相同,都是普通的大学老师,都受过高等教育并从事着高等教育;年龄相近,正值壮年,老幼相差基本上不会超过三十岁;体质相当,最起码都能正常上班。正因为没有特别的弱者可以让你同情,值得你去关爱,你没必要也没可能以谦谦君子之风度显示你比别的老师更高尚、更有修养。

  乘车时,大家的关系很微妙,关系既近又远。说近,是指大家同在一个锅里吃饭,都知道彼此的身份和地位,彼此没有神秘感、崇高感,所以也就好意思坐在自带的小凳子上或席地而坐;说远,是大家彼此并没有具体的恩怨或利害,甚至都不知道各自在哪一个学院或部门。如果真的很近,比如工作在一个学院、一个部门或住在小区的同一个栋楼,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就会相互谦让。甚至宁可大家挤在一起或干脆都站着(都不好意思坐)。正因为大家的关系不远不近,又有着相同的坐座位的理由,所以才既可以放心地抢占座位,又不会觉得有失身份,被外人笑话。

  从早晨7时坐上班车,到下午4时或5时坐上校车,八九个小时强体力的劳动,身体支出太大了。我觉得,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人前是龙,人后是熊”,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生龙活虎,亢奋异常;在课堂下面、在学生背后,可能就是极度的疲惫、倦怠。这就是我所想象出的,大学教师在校车上争抢座位的理由。有了这个理由,我们在校车上可以坦然地侧脸观赏美丽的珠江、正在成长的小树,而不在意身边是否有更“有需要的人”。

  我的结论是,道德是需要一定的对象的,只有在一定的人面前,你才需要有道德感;道德也是需要一定情境的,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你才需要做出利他或助人的行为,也就是做有道德的事。(作者是广州大学副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