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专访我驻瑞士大使:日内瓦湖畔的中国热(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20:15 新华网 | ||
发达的瑞士,地处欧陆中南,山多湖多,“湖光山色”描绘的是瑞士的景,对事情“精益求精”形容的是瑞士的人。这个人口不足800万的国度,首都虽在伯尔尼,但其北边的国际金融城市苏黎士和其南边的国际会议中心城市日内瓦,各种活动繁多,知名度也更高。 来此出任使节,似乎意味着要多跑路,朱邦造大使也不例外:在一个工作日里,他上午还在位于瑞、德、奥边境名城的圣加仑大学,为瑞士等国大学生做演讲,介绍中国的发展;下午又出现在首都,应邀向伯尔尼法语协会会员介绍中国人传承千年的“仁爱”、“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文明美德,进而讲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讲者旁征博引,声情并茂;听者聚精会神,点头称是。 官邸接待老朋友 室内一座“积家”(JJ)牌座钟,简洁大方,制作精美,采访话题从瑞士钟表开始了。朱大使向客人介绍了包括“百达菲丽”、“江施丹顿”在内的瑞士几大顶级名表,瑞士的制表工业和历史,引申出瑞士的形成、历史演变以及瑞士人精益求精的性格等特点,并简要回顾了中瑞关系发展史。 “中瑞两国关系发展主要还是在中国改革之后”,朱邦造1977年至1979年曾在日内瓦大学留学,如今身为中国驻瑞士大使,亲身经历了这种变化,对比强烈,“两国合作交往的领域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了很大发展”。 以留学生为例,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来瑞士的中国留学人员不过两三批,每批也就两三个人。如今,仅在中国使馆教育处注册的中国留学生就有1000多人,加上目前在瑞士私立学校就读的中国学生,有3000多人。中瑞两国仅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发展变化,由此可见一斑。 中瑞经贸潜力巨大 经贸往来是衡量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容。2004年,中瑞两国贸易额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与2003年相比,增幅为45%,另外,双方今年上半年的贸易额又增加了18%,“贸易额增长幅度快,是中瑞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一大特点”。 目前已批准的瑞士在华投资项目达到785个,总投资额为20多亿美元,去年一年的投资额就有2亿美元。瑞士驻华大使告诉朱邦造,目前,300多家瑞士企业在中国各地的代表机构多达700多个,“瑞士企业非常看好中国市场”。 瑞士在机械制造、精密仪器、精细化工、制药、保险、银行等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些领域的大企业目前已经在中国落户。 “不仅如此,瑞士的一些中小企业也把目光投向中国,有的瑞士中小企业由于与中国展开合作,呈现出又一次生机”。朱大使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家处在困境的瑞士企业,由于与中国合作,在本土又雇佣了120名员工,企业部分外迁,不仅生存了,而且发展了。 瑞士友人极为赞同朱邦造的看法,中国的发展,对大家都是机遇,瑞士的优势是资金、技术加管理,而中国的优势也明显,那就是劳动力、市场加经济活力。双方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并可达到共赢的结果。 13亿中国人过上好日子是最大的人权 瑞士人看重人权,也关注中国的人权问题。在与瑞士政界、工商界、文化界、新闻界人士的交往交流过程中,朱邦造发现,大多数瑞士人关注、关心中国人权问题并非出于恶意,“有的观点不符合实际,是因为有的人根本就没有去过中国,并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 瑞士人听到朱邦造通过下列数字对比得出的论点,无不赞同:中国国土面积是瑞士的240倍,人口是瑞士的180多倍,而国民生产总值不过是瑞士的3至4倍,瑞士人均收入44000美元,而中国人均收入1000多美元。“我们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考虑的重点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现代化道路,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这是多么大的变化”,“为什么不到中国去看一看,中国政府做了什么,世界上有哪国政府能在20多年的时间里,使2.5亿人口摆脱贫困,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朱邦造说。 总要在中国人权问题上挑毛病的人是极少数,他们出于意识形态的目的,以传教士自居,用说教的口吻,对中国人权问题说三道四,其用心“就是以人权之由打压中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发展,剥夺他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以保持他们一贯养尊处优的生活”。 新闻发言人出身的朱邦造强调说,中国不强加、不推销自己的社会制度,也不要求别人照搬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愿意接受外界善意的批评和建议,但绝不允许外人插手中国内部事务。 日内瓦湖畔的中国热 这次来瑞士任职,朱邦造大使还发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瑞两国关系的不断升温,现在关心中国的瑞士人多了,希望了解中国的瑞士人多了,对中国友好的瑞士人更多了。身为大使,朱邦造不断受到邀请,到全瑞各地演讲、介绍情况。 今年8月4日至13日,每年一度的瑞士日内瓦节以中国作为主宾国,今年的规模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据统计,共有300万人次参加了今年的文化节。 为此,中方派出了少林武僧团、云南歌舞团、西安仿唐乐舞团、四川女子乐坊等演出团到瑞士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也提升了文化节的档次。瑞士民众将演员们称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主办方还为主宾国举行了招待会,来自瑞士各方嘉宾500多人出席,盛况令人难忘。 朱大使无不兴奋地回忆说,8月13日文化节闭幕那天晚上,60万人聚集在日内瓦湖(也称莱蒙湖)畔,人们在中国民乐《茉莉花》乐曲声中,尽情欣赏色彩斑斓的焰火晚会,共祝中瑞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旅瑞华人贡献良多 访谈中,朱大使还特别了介绍旅居在瑞士的1万多华侨华人,“他们人数不多,散居在瑞士各地,但身为华人,他们始终眷恋着祖(籍)国”。随着中国日益开放,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旅瑞华侨华人更加关心中国的发展变化。 目前,旅瑞华人的来源有东南亚潮汕籍华人,华人社团有10来个,主要有瑞士华人联合会、瑞士潮州同乡会、瑞士华侨华人总会、中瑞文化交流会等。每逢有大型活动,这些华人社团都能自发地组织起来。 朱邦造大使表示,中国大使馆将继续本着开放和服务精神,更好地为侨胞服务,加强与各地华侨华人的联系,爱侨护侨,更好地为侨胞服务,增强侨胞对祖(籍)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