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届挑战杯倡导创新人才全新培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4:5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周凯

  11月21日,一场特殊的推介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这是第九届“挑战杯”终审决赛期间的一个全新环节———“挑战学子”推介会。

  推介会上,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代表团各自推选了1名“挑战学子”和数十家

知名企业及科研机构的代表面对面,最后共有12名“挑战学子”与企业、机构当场签订了意向书。各机构将主要通过学术指导、技术支持、项目沟通、提供实践机会或奖学金等方式为选手提供更好的科研创新条件,实现校园人才与社会机构的互动。

  据介绍,与以往的科技成果拍卖会不同,主办方进一步将目光聚集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上,设立人才推介会这一方式就是为参赛学子搭建一个展示个人全面素质,尤其是科研潜质的崭新平台。

  推介场内30块展板上分别展示了各代表团推选的“挑战学子”,上面有“挑战学子”的照片、简介和研究成果等。有意思的是,有些代表团为了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除了一名参加推介会的“挑战学子”外,还增加了几名“省市推介学子”。其中12位“挑战学子”上台通过自我介绍和顾问团提问环节进行了自我展示,而主办方还为现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准备了一本专门的册子介绍30名“挑战学子”,所有的“挑战学子”也都有机会在推介会上与各企业和科研机构自由交流。

  台上的自我介绍刚刚结束,台下就热闹起来。上海杨浦科技创业园总经理谢吉华一把拉住了内蒙古大学的赖大可同学,虽然赖大可并没有上台介绍自己,但是谢吉华在仔细阅读了“挑战学子”的介绍手册后看中了这位朴实的大学生。“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随时安排你来我们这里实习,而且可以提供费用,这里有你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作为一个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的基地负责人,谢吉华对赖大可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被赖大可的创新精神感动。赖大可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我很荣幸能到创业园来实习。”两个人马上开始聊起一些实习的细节问题。“我是带着希望而来,带着成果回去。”谢吉华告诉记者,他看中的并不仅仅是赖大可的科研成果,也不会仅仅购买赖大可的成果,而是希望和这些优秀人才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甚至把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北京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欣茹并没有参加“挑战学子”推介会,但她却成为了推介会上的“抢手货”。上海知识产权园、上海理海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究院和上海中小企业研发外包服务中心3家单位通过主办方找到了她,并当场和她签订了意向书。

  清华大学的王晓峰成为今天最大的“赢家”,刚刚就自己团队的项目和企业签订了协议金额高达400万元的意向书,又在推介会上被飞利浦公司看中,飞利浦除了为他提供奖学金外,还邀请他进入其设在上海的东亚实验室进行实习。王晓峰说:“‘挑战杯’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和企业接触的机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良好的起点,我们的团队需要发展,实际上我们也有很多事情不懂,在和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让我们更快地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晓鑫则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大学里我们就像走在一条路上,两边是树林,我们就在这条路上好好学习、考试,而‘挑战杯’就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条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登上另一座山峰,看到另一片风景。”

  据组委会有关人士介绍,“挑战学子”推介会倡导的是一种创新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大学生面向企业、研究院所推介自身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潜力,后者则通过这一平台发现人才,为之提供实践机会、奖学金、研究项目及配套经费等等,从单一买断专利或项目成果的“吃蛋糕”式的简单交易,转化为投资到创新学子的智慧,将人才的创新思维与企业研发项目和技术规划对接,“吸引并投资创新头脑”,“把蛋糕做大”,实现了整个社会在自主创新源头———“人”的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团中央学校部有关人士表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启迪他们的创新智慧、提升青年人的创新意识、鼓励其创新研究和制作,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是举办“挑战杯”系列赛事的深层次动因。本次“挑战学子”推介会便是秉承“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科学战略,力争发掘、展示优秀大学生真正宝贵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呼吁各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本报上海11月22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