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挑战杯:不以成败论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4:5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崔玉娟

  题记:16年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9所高校联合发起了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今天,第九届“挑战杯”也落下帷幕。“挑战杯”给中国的大学校园带来了什么?对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氛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项综合赛事如何实现进一步的跨越?成为很多人在奖项之外更为关注的话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刁为民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挑战杯”比赛,在第七届“挑战杯”上,他的作品“数字立体电视及其计算机成像”获得特等奖。

  刁为民希望今年再次得奖,但他说,即使失败也没什么。“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的积累。”

  11月20日以来,评审组的专家针对参赛作品对创作者本人进行了公开质询,几天来,参赛选手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展现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得奖是‘挑战杯’的吸引力之一。”刁为民坦言,他参加过的很多单项、单学科竞赛,更注重在某一个领域内的学科水平,“而‘挑战杯’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察,包括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好的表达能力等。这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如果在这种比赛上得奖,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16年来,相对于上百万参与此活动的大学生来说,每一届“挑战杯”只有一个。正如刁为民所言:“就像竞技体育一样,谁都想得冠军,但冠军只有一个。”

  那么,对于绝大部分参赛队和参赛队的选手来说,“挑战杯”又意味着什么呢?

  赵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挑战杯”的发起人之一。他说,当年“挑战杯”是针对“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而组织设立的,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把一些大学生重新吸引到校园中来。活动不看重名次,只是想告诉学生,学校、社会支持的是什么,发挥一种导向作用,客观上也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

  赵平说,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学生在比赛中做出的成绩、积累的经验会给下一届学生以启示,进一步提高水平。毕竟大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还是有局限的,需要不断提高。

  赵平认为,随着“挑战杯”覆盖面和影响力的扩大,其推动创新氛围形成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从根本上说,挑战杯倡导了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卢大儒,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参加第四届“挑战杯”得奖后,留校任教,他指导的学生又在以后的3次“挑战杯”中得奖,今年,复旦参赛的6个项目中又有2个是他指导的。

  有人说,他的传奇经历是经验使然。但从另一角度看,这样的经验也让卢大儒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他强调过程跟踪,不以成败论英雄;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给他们提供接触科研的机会,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不给学生提供选题,鼓励学生有原创的想法,给他们提供研究思路;他鼓励学生学科交叉、组合创新……

  但是,卢大儒也有行不通的时候。现在许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设计有比较成熟的想法,尤其是受到社会浮躁氛围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大一进校适应环境,大二开始考托福、GRE,大三进实验室学点技术,请老师帮忙写推荐信,大四出国、考研、就业,各谋出路。

  当然,这不是“挑战杯”能解决的问题,但这种浮躁的心理会对“挑战杯”产生不良影响。对此,赵平也不无担忧:有些高校为鼓励学生参加,制定了一些措施,比如增加学分、发奖学金、跟保送研究生挂钩等。这样,学生创新的动机难免会被一些功利的东西影响。

  赵平认为,如果是奔着奖项来的,几个老师加几个学生突击搞一段时间,也能拿出成果,这就会造成参赛的选手自娱自乐,没参赛的选手觉得与己无关的局面。而广泛动员、具有一定的群众性才是“挑战杯”的意义所在。

  相关人士指出,社会上这种浮躁的心态对“挑战杯”是否会有影响?“挑战杯”的权威性、公平性是否会受到挑战?要不要给“挑战杯”设置一道防火墙?这些都为“挑战杯”提出了新课题。

  本报上海11月22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