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通”引领千万农民致富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5:44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记者胡谋赵俊宏 11月10日,深圳农产品公司与英国Ashmore投资管理公司签下战略联姻:Ashmore将投资3亿元于深圳农产品公司属下的深圳民润公司。这是国内社区超市首次引进海外资本,也意味着深圳农产品公司搭建的“农产品大流通平台”正在加速与海外市场对接。 据介绍,仅“大流通平台”的“华南中枢”———布吉农批市场,每天就有7000多种农产品汇集此地,再销往华南、华中,并通过香港转口东南亚和欧美非各国。 除布吉市场外,深圳农产品公司已在全国拥有10余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天卖出近4万吨的农产品,2004年各市场交易额达395亿元。这些批发市场为农户们的收成找到销路,带动了超过1000万的农户脱贫致富。 销路、信息、技术———“大流通”给农民送“宝” 许祥其,广东普宁一个做“梨生意”的农民。1989年深圳布吉农批市场建成时,他第一拨进驻。如今,许祥其已由当年的“水果贩”发展为今天的大“梨商”———每年批发水果上亿元,利润逾千万元。 在这里“发迹”的农民远不止老许一家,布吉市场已培育出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的果蔬大户(批发商)近200位。老许这样的农民走出地头后,他们一肩挑起两头:一头在市场———摊头;一头在全国的农村———地头。批发商通过签订收购合同,使约200万户农民生产的产品有了稳定销路,每个农户每年增收约2000元。除了收购、代销,批发商们还纷纷建起农场。布吉市场一张大的地图显示,布吉的批发商在新疆、山东、四川等地已有超过100万亩的生产基地。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从最初517万元发展为今天的近40亿元。公司董事长陈少群介绍了其独特的运营模式:通过企业办市场,培育大户,使批发市场发挥物资集散、价格生成、信息发布、商品促销等功能,探索“农产品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 曾到布吉农批市场考察的经济学家肖万钧认为,像深圳这样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众多的买卖双方比质比价,形成比较准确地反映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再通过流通渠道和信息网络迅速扩散,使农民了解什么品种、规格的价格高,从而不断地更新品种,提高质量,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关注“三农”问题———“大流通”搭建全国市场网络 这种产业模式在布吉市场获得成功后,深圳农产品公司将目光投向全国。陈少群和同事们有自己的抱负:作为国企,要努力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力量。而通过全国的农批市场网络,促进农产品大流通,引导农民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 目前,深圳农产品公司打造的“全国农产品大流通格局”已隐然成形。 2000年,收购南昌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使该市场的蔬菜、水果、粮油在南昌市场占有率达95%、70%和60%以上。2003年4月,控股广西柳州糖网食糖批发市场,使该市场食糖交易量居全国之首。2003年7月,投资控股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使该市场成为全国最大产地蔬菜批发市场。2004年,成都、合肥、惠州、长沙等城市也纷纷引进该公司参与农产品物流的建设…… 在地理空间扩张的同时,该公司又在探索新的流通模式。早在1997年6月,公司属下的深圳福田农批市场敲响了我国大宗鲜活农产品拍卖的第一槌。2003年10月,公司控股的山东寿光市场又敲响了国内农产品电子拍卖的第一槌。该公司利用海量的农产品交易信息建起了“中农网”,2003年就实现网上交易额6亿元。 至此,深圳农产品公司初步建成了全国性批发市场体系,逐渐形成覆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华北、西北、大西南地区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初步织就了大吞大吐的农产品流通新格局。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3日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