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者人生路 生活主流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8:05 法制日报

  人物·榜样

  王长风

  学者越来越多了,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以学术为生,不管学问真假大小。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于是有了主流与非主流之分。一些人不认识张新宝,却知道他是一

位学者,一位以研究侵权法为主业的学者。一些人想了解他,却无缘见识他自认为主流或者说平凡而健康的生活。这位2002年“金榜题名”的“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曾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后又师从佟柔先生和王家福研究员获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留学欧美,长期担纲法学研究杂志。在经历了16年的编辑和学术管理工作后,张新宝“转业”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经过好友多次联络,碍于情面,他没有再次将我拒之门外,接受了这次“随便聊聊”的采访。

  多产与单产

  为学者,有多产者,也有少产者。张新宝说自己不是多产学者,也不是少产学者,大概算个“单产学者”。以前负责《法学研究》杂志的许多栏目,涉及的专业包括民事法律、商事和经济法律、诉讼法律、国际私法和贸易法等,这使得他在法学领域尤其是私法领域有了丰厚的积淀。再加上十多年的编辑生涯,这又使得他炼就了良好的文字功夫。在学校,张新宝教民法、合同法、人格权法和侵权法,但是他的作品基本上限于侵权法和人格权法领域,如《中国侵权行为法》、《名誉权的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等,其参与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活动也仅限于侵权法。

  当今学者,凡成家者,多“艺高人胆大”,多产而敢言。张新宝对此有自己的见解:那些学者如此多产、如此敢言,想必有特殊的理由,如社会使命的要求或自己的过人天赋及勤奋使然。本人能力有限,也不是玩命之徒的工作狂。“更重要的是,在于社会没有向我提出这样的需求,我何不专一于具体问题,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呢?”

  贡献与超脱

  法律是神的命令,抑或是绝对理性的世俗表现,还是科学体系的完美逻辑展开?是也,非也。在张新宝看来,法律既是人类崇高理念的体现,也是治世的工具。为此,他积极投身于侵权法的立法研究,关注相关司法解释的制定与适用,研究法院的判决。但是,他始终坚守学者的本分,摆正自己与同行、与国家机关的关系。“拿人民缴纳的税款生活,一方面要努力教书育人,另一方面应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为法律制度建设和司法进步做出贡献。不去努力工作,对不起自己的良知和纳税人。如果做出一点研究成果,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终极真理或者只有自己一个人有学问,那就错得太远了。学者确实处于一个进退自如的优越位置,既可以积极进取,努力研究做出成果;又可以超然处世,不去计较自己的观点是否被采纳。学者很多,意见往往也不统一,难道就自己正确、就自己一个人有学问?”

  张新宝很努力工作,也很洒脱。他主持了一份《民法典·侵权法学者建议稿》的起草工作,该稿发表后受到多方面的重视。他对涉及侵权的一系列司法解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中部分观点被采纳。但是,他的另一些主张并没有被立法和司法部门采纳。对此,张新宝诙谐地说:“十分耕耘,六分收获就不错了,哪能指望每天都中彩票。”在他看来,立法甚至司法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各种利益较量最终达到暂时平衡的结果。法律学者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人们将这样的利益诉求技术化地表达出来以及对已有的规范进行解释。有了这样的认识,他当然可以超脱。

  严厉与宽容

  初入校的学生,多道听途说老师们的情况。对这位张新宝教授,一般有些怕。他很严厉,他会出难题,他会严厉追问,他甚至会下禁止见面令。“是这样的吗?”看着这位长相和蔼的学者,我不免发出疑问。“也许对了一半吧。我会严格要求学生。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本来有许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由于年轻气盛加上没有人严格要求,自己多走许多弯路。现在有机会把自己成长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告诉学生并严格要求他们,有什么不好呢?”他笑了笑说:“禁止见面令,其实是一种提示方式。我提醒自己的学生,让他们重视司法考试,说如果考不过去就不要来见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否起了作用,这几年我的硕士生司法考试通过率倒是很高。个别没有考过的,我会主动打电话给他,鼓励他不要泄气,继续努力。”

  硕士生、博士生论文答辩,会让人联想起武侠小说中少林寺学成的弟子打出罗汉阵的场景。有的学生怕张新宝教授担任答辩委员尤其是主席。他的问题会很难,他会穷追不放,他甚至会去计较注释的格式、英文提要的翻译准确性等。对此,张新宝有自己的说辞:“学位论文答辩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如铁匠的淬火。认真一些、严格一些有好处。对于学得不是太好的学生,这算最后补补火候;对于学得好的学生,可以提醒他天外有天,虚心使人进步。”也许用“口恶心善”来形容张新宝不太恰当,但是在严厉的同时,他对投下的那一票却是谨慎的。用他的话说,投反对票应当有充分的理由,尤其不能因为学生的论文与自己的观点不同或者批评了自己的观点,就小家子气,给人难堪。

  不仅如此,张新宝会尽力给学生以帮助。在遇到学生求学、求职等情形时,他是那种有求必应的好人,热情推荐,甚至出面、出钱请招人单位的领导吃饭,介绍学生的情况。不仅是他门下的学生,就是其他老师门下的学生有正当请求,他也乐得为之。张新宝自嘲说,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落下“坏”名声,这也算将功补过吧。

  平凡与健康

  当教授出了名,社会活动会多一些,应酬也会多一些。这大概是成功知识分子的“主流”生活。“当了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您是不是更忙碌?另外,与您同时获得这一殊荣的人基本上都在领导岗位上,您却仍然是白丁一个,如何感想?”“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不过,小官过去我也当过的,比如法学研究杂志社社长、社科院法学所和政治学所联合图书馆馆长。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古人云:四十不惑。我这个年龄,应当知道自己不能或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了。至于那些担任领导职务的同行,显然他们比我为社会付出了更多的心力,应当受到尊重。我并不很忙,基本不在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上露面,也很少参加应酬活动。如果回头看看,过多的这类活动,是对生命的浪费。我更愿意安宁一些而不是轰轰烈烈的,健康一些而不是醉生梦死的。”

  抽烟与张新宝绝缘。由于开车上班,社交或礼仪性的干杯他也可以请求豁免。喝点绿茶限制在晚上八点以前,否则怕影响睡眠。早晨六点半起床,吃完早餐后没有课就写作,都是关于侵权法、人格权的。下午备课做教案,晚上陪陪家人或做一些体育运动,十一点就能上床休息。这就是张新宝的作息时间表。“难道我的生活不主流吗?”临别时,他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并不尖锐却也不易回答的问题。

  (责任编辑:奚天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