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航油教训未能触动公司治理神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9:29 南方日报

  尽管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已经与英国石油公司(BP)达成了收购中航油股权的协议,但中航油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蒙受大约5.5亿美元损失的事件,仍然是过去12个月中,亚洲公司治理领域遭受的重大打击之一。这一事件导致中航油几近崩溃,同时也是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以来新加坡爆出的最大交易丑闻。

  中航油占据着中国航空燃油进口市场的垄断地位,去年11月披露因石油衍生产品交

易蒙受了大约5.5亿美元损失,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债权人保护,令金融市场大惊失色。新加坡有关监管机构为此向五名中航油管理人员提出各项指控,其中就包括公司首席执行长陈久霖。

  此案虽然振聋发聩,但仍未能大大提高亚洲的公司治理标准。亚洲商界仍然以家族企业为主,各种因传言而做成的投机交易每每掩盖了透明化操作的优势。

  虽然,公司治理一直是亚洲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大多数亚洲公司和投资者还只是动动嘴,讨论一下概念而已——这个趋势很可能还会持续5年,或者更长时间。

  改善公司治理动力不足

  大多数公司——尤其是非蓝筹股公司——都没能看到良好的公司治理带来的种种显而易见的好处。而大多数投资者脑海里虽有这个概念,但总会被其他因素分了神,例如流动性、价值,股市上涨期间尤其如此。

  “公司治理在亚洲无疑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不够显著,”亚洲公司治理协会秘书长杰米·艾伦表示。“治理出色的公司以及全情投入这些公司的投资者从绝对数量上说的确是增加了,但从比例上看,即使再过5年,他们也仍然是少数。”

  艾伦说,公司治理要取得大的进展,需要公司和投资者的共同努力。监管制度的改善令人鼓舞,但如果没有公司和投资者的参与,就没有多大意义。

  5年来,亚洲一些蓝筹股公司不断努力,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并以此扬名,例如汇丰控股和软件服务公司INFY等。但大多数亚洲公司最多只不过是满足了最低限度的监管要求。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带来种种好处,包括更有效的资本支出或融资效率,组建一个独立且经验丰富的董事会并参与经营决策能极大推动公司的成长,内部的监查和平衡机制能将业务经营的风险降至最低。

  “治理水平高的公司能获得股东和债权人的更大信任,”亚洲公司治理协会的艾伦说。

  但在亚洲,即使意识到良好治理种种优势的公司也相信这一点并非必须。

  “如果一家公司现金充盈,与银行家关系融洽,经营有方足以生存,那么根本就没动力去采取种种良好治理手段,”艾伦说。

  良好治理收益甚少

  眼下,治理出色的企业并不一定能博得投资者欢心,而治理水平低下的公司也并不一定遭受惩处,这对推动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毫无助益。

  证券公司里昂信贷的香港研究部门主管乔毅文说,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并不一定能在市场上表现出色,大量资金涌入证券市场的时候尤其如此。证券市场的上涨往往会提高人们的风险承受意愿,投资者更看好增长潜力较大的公司,而这些公司的治理往绩往往并不怎么好。

  “股市上涨期间,质量较差的公司往往会被重新评估。如果只关注那些治理出色的公司,选中的股票反而有可能表现落后,”乔毅文说。

  里昂信贷从2000年以来每年都发布一份详尽的公司治理报告,2001年之后每份针对一家公司的书面分析报告都会单独列出公司治理得分这一项。乔毅文说,虽然此举常受赞誉,但就公司治理评分对客户投资决策的影响作出的反馈一直都很少。

  “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的确会对治理出色的公司高看一眼,但程度并不显著,”一位基金经理说,“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和其他基金经理都会对治理水平历来都很差的公司退避三舍。”

  这几年,公司治理的积极派屡屡提及此事,尽力让它成为主流。

  前投资银行家韦布直言不讳,“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他说,必须对治理出色的行为给予奖励,而不是批评低下的治理行为。

  机构投资者更加积极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积极敦促公司重视治理水平,这是一个崭新而且充满希望的新趋势。

  SAM参与了一场备受瞩目、历时两年的行动,推动韩国最大的炼油企业鲜京公司提高公司治理水平。SAM总部设在迪拜,于2003年收购了鲜京公司15%的股权,但最终SAM在7月份抛售了高达9326亿韩元的鲜京股票,黯然离场。

  SAM无奈抛售鲜京股票之举凸现了投资者在投资韩国大型家族企业集团时面临的种种困难。某些家族公司不愿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担心因此失去控制权。

  其他人积极提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原因是退休基金的客户对收益的要求越来越高了。2002年2月份,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修改了投资新兴市场的标准,此后只有能够满足这些严格要求的国家他们才会投资。

  “投资者不能忽视公司治理,这一点很重要,”亚洲公司治理协会的艾伦说,“如果觉得亚洲的公司治理丑闻并不多,就觉得自己远离了危险,那可真是幼稚了。”

  宗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