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过客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04:48 中国青年报 |
樱木 在一个一无所获的赛季之后,山东鲁能俱乐部有了一个大动作,那就是更换了俱乐部的总经理。 就媒体11月23日连篇累牍的报道来看,与其说这是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掌门人更 替,不如说这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内的人事变动。俱乐部既然是集团内的一个部门,它的领导者自然也可以是集团内的任何一个员工。至于这个部门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似乎完全是不用考虑的。足球俱乐部总经理与一个集团的副总经济师,听上去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中国足坛,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无论是怎样的门外汉,只要有人“说你行”你就行,都是可以到足球这个广阔天地来施展一番手脚的。 这期间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鲁能俱乐部的第一任总经理邵克难,原本是个书生,但却硬是给山东人制造了一个“双冠王”的惊喜;比如上海申花俱乐部的总经理郁知非,硬是教会了同行经营足球的道理。可是这等人物早就功成身退了,邵克难据说现在做着不小的生意,郁知非去发展F1这个新兴运动去了。他们对这个江湖并没有多少留恋,至于他们对于运营一家足球俱乐部的经验,似乎也并没有有心人去打探一下。 何必费心去打听呢?从中国足球12年职业联赛的经历来看,一家足球俱乐部的总经理,无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或者跳板,更因为有国有企业的参与,使得这个职位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考察人才或者谋取政绩的一种手段,就像董罡的职位变动一样,他实际上也是从“正局级”变成了“副厅级”。而其他的人,同样不是从政就是经商,没有人愿意坚守这块阵地。 大家都是匆匆过客,然后潇洒走人,走的时候,腰包自然是鼓的,相对于一般的岗位,俱乐部总经理的薪水还是丰厚的;名声自然是响的,夺了冠军的可以舒眉展目大谈获胜心得,一塌糊涂的也可以痛心疾首怒斥环境恶劣。至于足球本身呢,中国职业俱乐部的管理水准和人才培养,因为这些人才的加入而改变了么? 没有人能够得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比如董罡,他总结陈词的时候,可以说自己把鲁能俱乐部的固定资产增加了多少,但是他同样无法回避在亚洲战场上2∶6和2∶7的惨败。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个又一个总经理陆续上台又陆续走人之后,我们发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 12年的职业联赛,培育出了谢晖这样的专业球员,培育出了许宏涛这样的专业经纪人,培养出了高洪波这样的职业教练,但是,却从来没有培育出一个真正的、职业的总经理。在人员的频繁更替中,一家俱乐部又何以坚持一种长久的理念,所谓“百年大业”,更是从何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