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储再次抛铜终将铜价砸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09:34 南方日报

  23日,国储物资调节中心受国家物资储备局委托,以公开竞价方式销售2万吨国家储备铜,这已是今年国储继本月16日抛售2万吨储备铜后第二次在国内现货市场抛售。受此影响,41个多月来在国际基金主导下持续攀高的的铜价终于被砸下。

  周二隔夜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大跌110美元,周三LME铜期货合约继续大幅下跌。截至笔者发稿时,LME三个月铜期货每吨报4025.0美元,跌76.0美元。与此同时,昨日上海

期货交易所多个铜品种合约大幅下跌,盘中最低探至跌停价(4%),主力601合约每吨下跌1420元,报于35610元(见右图),跌幅达3.88%。

  国际期铜连续41个月走“牛”

  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和国际市场期铜价格一直存在内低外高的怪异现象,这和我国是铜的纯进口国的情况严重不符。直至今年11月,国际期铜已经连续41个月走“牛”,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每吨价格从今年初的3200美元上涨到本周一的最高4245美元。而11月之后的快速上涨,已经背离了供需基本面。

  于是,11月16日国储局首次在国内拍卖2吨现货铜,被视为国储与国际基金对决,平抑国际铜价的重大举措,一下子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4145美元、4200美元、4215美元;38800元、39100元、38900元,这分别是从上周四国储首次抛铜以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3个月期铜的每日收盘价,显示国内外期铜价格出现明显的回落走势。说明国储竞拍抛铜对打压铜价还是有效果的。

  国储抛铜与国际基金争夺铜定价权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LME期铜正存在一个多空角力的暗战,多方是专在国际市场投资并伺机狙击“猎物”的国际商品基金,空方则是国储局。而双方角力的各自阵地就是伦敦和上海,目的是争夺国际铜定价权。

  中国期货协会副会长常清认为,LME的历史使命应该结束了。全球有色金融的定价中心应转移到上海。

  据悉,中国是目前世界铜第一消费大国,占世界总消费的20%以上,但又是世界第一进口国,长期的高价位使中国铜贸易逆差剧增。据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各类铜产品进口额高达127亿多美元,逆差105亿多美元;仅2005年1-9月进口额就已经达到120亿美元,逆差103亿美元,相当于2004年的逆差总额,中国已成为高铜价的最大受害者。

  常清的理由是,LME的诞生是在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欧洲是原材料集散地和贸易中心。而现在,中国成为原材料集散地和贸易中心,但中国并未成为定价中心,这是不合理的。

  据悉,23日国储局又公告了下次拍卖通知:拟于2005年11月30日以公开竞价方式销售2万吨国家储备铜,据传国储将在未来几周内分三批竞拍总计6万吨铜。

  李扬

  相关链接

  国储抛铜背后事关国家利益

  近期多家财经媒体纷纷报道,国储与国际基金之争,表面上是中国与国际争夺铜的定价权,实际上是中国与国际基金及其背后的其他相关利益集团围绕铜资源与利润的再分配,同时还伴随着我国对铜产业盲目投资的宏观调控。

  据国家发改委11月18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1-9月,我国铜产量184.4万吨,同比增长21.8%;累计进口铜102.5万吨,同比增长11.4%。预计今年我国铜产量将达到250万吨,同比增长15.7%;国内铜消费量将达到350万吨,同比增长6.1%。预计2006年我国铜产量将达到270万吨左右,增幅8%;我国铜需求预计380万吨,增长8%;国内铜供应缺口约有130万吨。我国铜消费的快速增长与巨大的供需缺口,成了国际基金炒作“中国因素”的绝佳借口,国际铜价也步步高升,目前LME铜价已经突破了4200美元/吨。

  据发改委报告预计,今年铜平均价在3500美元/吨,比上年增长30%,如果按照报告预计今年进口铜135万吨计算,我国大约将多支付11亿美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今年进口铜精矿390万吨需要多支付的费用。另外,受铜价大幅上涨的刺激和利益的驱动,我国铜产业盲目投资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尽快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势头,促进铜工业持续健康发展,11月14日,中国政府网站公布了本月3日签署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该《通知》的公布,表明了国家对铜产业宏观调控的决心和务实态度,国储在国内期货与现货市场高调抛铜也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综合报道

  23日国内期铜主力合约大跌3.88%

  图表略,详见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