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改创新催生心理测试(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10:10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政改创新催生心理测试(图)

  心理测试现场(资料照片)

  

政改创新催生心理测试(图)

  考场一角(资料照片)

  四川省公选办干部余力对于干部成长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做了一个反向结论:凡是那些出了问题的官员,都程度不同的患有心理疾病。

  在公选考场上,“记者看见的却是考生们相互插科打诨、交头接耳的一幕,这种浓厚的娱乐氛围在之前的几关考试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11月14日,成都骤然降温,空中飘着细雨。不过,当记者走进四川省委组织部公选办公室时,这里丝毫感受不到外面天气的这些变化;因在月初的公选副厅级干部中率先在国内引入“心理测试”,引来各方关注的热度持续升温。公选办干部余力忙碌中不掩兴奋,“这次公选副厅干部中的一些创新做法,经媒体报道后在国内产生很大的反响。最近接到不少兄弟省市单位组织部门的电话,询问有关情况;有的还迫不及待地提出来学习交流的要求。但毕竟这次公选还没结束;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说在这次公选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借用西方先进办法

  四川在中国干部组织人事改革方面素有“试验田”之誉,很多政改创新都是从这里发祥。这次公选副厅级干部虽说在四川省已是第三次,但因为是在中央去年批准下发《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后的第一次,省委领导非常重视。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这次公选酝酿策划的时间较长,原因是力求有大的突破,可以说是重构了公选的理念和思路,在批判地吸收传统公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了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在选拔国家高级公务员时通常运用的考评手段。这位负责人所说的“洋为中用”的考评手段,就包括后来被媒体所追逐,以至引起了中央组织部高度兴趣的对所有参加公选干部进行的“心理测试”。

  四川省公选领导小组决定在这次副厅级干部公选中引入心理测试后,便开始向中组部“求援”,请求推荐国内目前在领导干部心理测试方面做得最好的研究机构给予技术支持。四川省委组织部一处张勇副处长说起此事不无有趣:“当我们向中组部提出这个要求时,一位分管领导颇感纳闷地反问,‘全国干部考试与测评做得最好的研究机构不就是在你们四川吗?’这一说,才让四川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人恍然大悟,赶紧回来问这家‘最好的机构’———四川省领导人才考试与测评中心。”何晓云,四川省领导人才考试与测评中心总测评师,这次“心理测试”主要技术指挥者和操盘手,说起省公选领导小组请他主持组织心理测试时,何晓云说,当时的心情是,既感到有些意料之外,更多的是情理之中。说意料之外,因为他觉得公选领导小组的决定“大胆”,居然想到要把西方发达国家考评干部的做法拿来;情理之中的是,现在选拔干部手段和方法的确到了创新的时候了,尤其是进

  行心理素质测试越来越有必要了。

  考生们相互插科打诨

  当公选领导小组决定将“心理测试”纳入这次副厅公选之后,便以文件的方式通知到了所有的应考者,并很快在党政干部甚至群众中传开。一位省直机关干部告诉记者,公选干部要进行心理测试的事大家都提前从公开渠道知道了,当时感到很新鲜。与普通群众和一般干部对此事的新鲜感不同的是,那些置身其中参加公选的151位“考生”肯定会想得更多。四川省交通厅一位参加了这次公选考试的处级干部说起看到这个通知的心情:开始觉得很新奇,接下来便是跃跃欲试的期待。尤其还被告知心理测试中还有测谎题时,一时间周围不少考生多少还是有些紧张,更把大家的兴趣激发起来了。

  当时考试的情形究竟如何呢?由于所有参加副厅公选的151位考生都集体外出考察学习了,记者因此未能直接了解到当时考生的想法和心情。不过一直在考试现场参与组织工作的余力给记者描述了现场的一些情况;他说,那天上午8时45分,考生入场时都显得很轻松;不过在试卷发下后,大多数考生阅读完《心理素质测试说明及操作程序》,知道测试题中隐藏测谎测试时,表现出了意外甚至有一点点紧张。不过当大家开始做题后,很快进入了角色,因为考试试题大多是关于个人兴趣爱好,甚至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考生做题时非常轻松。正因为如此,以致当地的媒体在报道这场考试时用近乎娱乐报道的方式来表达记者们的现场见闻,一家成都的主流大报就这样写道“原以为蓄势待发的众考生会如往常一样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让自己提前进入角色。没想到,记者看见的却是考生们相互插科打诨、交头接耳的一幕,这种浓厚的娱乐氛围在之前的几关考试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5%的权重,轻了还是重了?

  就在当初公选领导小组一公布“心理测试”被列入考查范围时,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心理测试究竟在此次公选设定的“8+3”组合考核方式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四川省公选办副主任戴允康对此作了明确的答复,心理测试在整个公选考核中所占的权重为5%。何晓云解释说,“这是一个很高的权重了,表示公选领导小组对干部心理素质问题非常重视。毕竟心理测试是第一次进入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公选中,是处于探索中的新事物,5%的比重本身就足以说明其重要性。虽然不排除在以后类似的公选中会增加权重,但这一信号传递出来的在干部提拔标准上的突破性变革意义深远。”

  记者得知这次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之后,问张勇副处长:“如果这次有人其他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就是在心理测试这一关上得分很低,这样的考生会得到提拔任命吗?”张如是回答,“提拔任命是一个综合权衡的结果,可以肯定的是,心理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最后谁能入选,就看他们的综合得分排名;如果真出现像你说的那种情况,综合排名靠前,只是心理测试偏后,按照规定该提拔的还是提拔。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其赴任之前,会多一项心理辅导的环节。”

  心理“套餐”呼之欲出

  此次变革的深远意义也许可以从这次公选的一个变化得到印证。何晓云向记者介绍:“这次公选在接受报名时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实行职位定向报名,而是先报名但不确定具体职位的方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所有考生进行考核之后,对那些最后入围者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命,这样就能更好地做到人职匹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心理素质。我们在选用干部时一定要注意人职匹配,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用其所长;更重要的是,在搭建领导班子时,我们要注意班子成员在个性性格、心理素质上的互补,使得大家能够团结共融。比如说一个班子中既要有风风火火、个性张扬的领导干部;也要有性格内敛、沉稳务实的领导干部;如果领导成员都一种性格类型,这样领导班子在工作中肯定比那些互补强的班子更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

  四川省委组织部张勇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如果领导干部自身的心理不和谐、领导班子成员间个性心理特征不和谐;要营造和谐社会就很难落到实处。”

  四川省委组织部将以这次副厅公选为契机,首先对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建立心理档案。张勇告诉记者,这项工作已经着手在做了,而且还准备给干部们推出“心理健康套餐”;“套餐”的内容不仅有建立心理档案,还要定期通过互联网对干部进行心理问卷测试,及时掌握心理素质变化;同时经常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和改善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

  据了解,四川省领导人才考试与测评中心正在制定和设置有关的培训课程,该中心总测评师何晓云自豪地对记者说,如果这些培训课程按时推出,四川将成为全国第一个专门为领导干部开设心理健康培训课程的省份。由于记者去采访时,正好碰上这次公选心理测试的总体报告出炉。何晓云告诉记者,如果这次被选拔任命的干部中有在心理测试上得分偏低的,省委组织部肯定会要求我们对相关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而且中心网罗了一批国内知名的心理专家对此提供课程和心理辅导服务。

  为什么偏偏是四川?

  四川省公选领导小组为何要率先在干部选拔上吃“心理测试”这只螃蟹?四川省委组织部一处副处长张勇作为知情者说出了真实的背景。公选领导小组认为,选拔干部时不仅要像传统那样考查工作能力和文化知识;同时要增加对心理素质方面的考查内容,这是党政干部尤其是中高级领导干部为了应国家社会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需要。

  四川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学院一位教授对此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对于副厅以上的中高级领导干部来说,他们的“官”是越来越难做了;现在做官在依法行政上越来越规范和严格,而不像过去那样主要是“人治”,今后随着中国行政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种压力会日益加大。另外,随着行政管理工作透明度的提高,以及对领导干部监督体系的完善与严密,一种必然的外部压力也是与日俱增。正是这内外双重压力使得“官”变得越来越难做。一个人如果没有比平常人更好的心理素质,就会难以负荷,导致心理疾病。更严重的是,领导干部心理上不健康影响的不只是自己和家庭,而且会对其领导下的地区或部门工作造成一定甚至极大的损害。

  四川省公选办干部余力对于干部成长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做了一个反向结论:凡是那些出了问题的官员,都程度不同的患有心理疾病。接着他就罗列了一些见诸于媒体的落马官员的劣迹:安徽某地方要员常常到其下级地方或部门“视察”工作时,提出搞“阅兵式”的要求;还有个别干部大搞权钱交易,疯狂敛财,之后或挥霍无度或视钱如命做“守财奴”……

  公选办副主任戴允康的一番话揭示了这次心理测试的另一重深远意义。他说,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关注,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过去对干部管理,更多的是关注其工作有没有完成好,当地GDP增长了多少。现在既要关注GDP增长,更要关注干部个体健康。

  此次四川公选副厅领导干部尚在进行之中,由于“心理测试”环节激起的反响已经远远超出考试本身:其对中国官场提升渠道带来的变化或许是革命性的,至少是创新性的。本版文章除署名外均据《时代信报》

  对话考官

  防止出现“乖孩子效应”

  对话人: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公选办副主任戴允康

  记者:用考题来测试不怕考生撒谎?

  戴允康:我们在考题中专门设置了测谎题,防止出现“乖孩子效应”,也就是说,不是乖孩子也假装乖孩子,猜测考官的意图,刻意回避反映出自己的真实心理。如果考生在一道题上撒谎,在其他相关联的题目上就会栽入“陷阱”。整个测评系统是一个科学的系统,设计题目的人都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

  记者:为什么在考试前先告诉考生有测谎题?

  戴允康:告诉他要测谎,考生的回答更可靠。在这样一种“心理干扰”下,测出的结果更真实。

  记者:心理测试在整个选拔中占多大比重?

  戴允康:由于技术上的难题,心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还不够高,所以在这次副厅级干部的选拔成绩中只占5%的权重,作为挑选干部的参考。

  记者:下一步还会对干部做心理测评吗?

  戴允康:对这次选出的40名干部,我们将给他们做一个心理素质定性分析报告,相当于“心理档案”,分析每个人的心理哪些方面是健康的,还有哪些弱点,作为确定人选的重要参考。

  记者:如何证实心理测评的效果?

  戴允康:这次测试是一个摸索,还需要通过干部的实际工作状态来检验。如果这次选出的干部上岗后表现都非常优秀,说明们的选拔方式是有效的。据《成都商报》

  新闻背景

  此次测试主要是考查应试者的管理能力倾向、管理人格倾向和心理健康三方面素质。管理能力倾向主要包括分析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协调能力等内容;管理人格倾向主要包括进取心、责任心、创新意识等内容;心理健康方面则主要考查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性等内容。在试题构成方面,管理能力倾向分测试主要由行为情景判断题组成,管理人格倾向分测试和心理健康分测试则是由成熟的心理学量表组成。

  “分析决策能力”指标70分以上2%60~70分23%50~60分55%40~50分44%30~40分23%30分以下4%应试者心理健康水平90分以上5%80~90分14%70~80分35%60~70分28%50~60分12%40~50分5%40分以下1%

  心理能力素质测试样题

  1.你的一个下级工作表现开始下降,与以往差距很大:

  A)你暂时记下他的过失,在下次总结时提出来

  B)你马上和他交换意见,共同制订改进方案

  C)你暂时不管他,希望他能自我改进D)你换一个人来接替他的工作

  点评:此题考查被测者的组织管理能力。应当及时了解原因,共同制订改进方案。

  2.在会议中请大家提问时,一位提问者的问题显然表明他漏掉了你讲话中最重要的部分,你会:

  A)为自己未将这个问题讲清楚而表示歉意

  B)等他把话讲完,再把那部分内容重复一遍

  C)打断他的话,指出这个问题你已经解释过了,不过你乐意重复一遍

  点评:此题考查被测者的社交能力。三个选项中,最能体现社交风度的做法是B

  3.我认为论资排辈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A)是的B)介于A与C之间C)不是的

  点评:此题考查被测者的进取心、事业心。进取心强的人希望通过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而得到社会认可,并且通常都会对论资排辈的做法表示反对。

  4.许多人的困难在于他们对事物不够认真:A)是的B)介于A与C之间C)不是的

  点评:此题考查被测者的责任心。责任心强的人必定是一个对事物非常认真的人。

  5.我不擅长讲笑话,讲有趣的事?A是;B介于A、C之间;C不是

  专家点评:此题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有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是否有幽默感。领导干部应该有举重若轻的心态。选C的说明在幽默感上得分高,如果在其他相关题目的作答上发现该人没有幽默感,则可能被判定撒谎,要扣分。

  6.生动的梦境常常干扰我的睡眠?A经常;B偶尔;C从不

  专家点评:这个题看起来有点“无厘头”,是和其他题目联合来考查的。一般来说,偶尔做梦是健康的;一点梦都没有说明很多事没有“上心”,对环境的反应意识不强;梦太多说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7.我认为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离婚,不应受传统礼教的束缚?

  A是;B介于A、C之间;C不是

  专家点评:测试创新意识,当法律和政策都许可的情况下,是否会做出正确的决策。很多干部迈不开步子,会左看看,右看看,受传统观念和周围环境的约束比较大。

  8.即使是铁笼中的猛兽,也会使我惴惴不安?

  A是;B介于A、C之间;C不是

  专家点评:测试考生对风险的态度。风险已被控制时还惴惴不安,说明承受能力太弱;如果猛兽没有被控制却答不害怕,说明对风险的发现能力比较差。这个方面还有相关的题目测评对风险的发现能力、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