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把挑战当兴奋剂的女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15:57 青年时讯

  人物档案

  学财会专业的孙淑芳,现任亚洲最大的体育电视机构ESPN STARSPORTS(ESS)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全面负责ESS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广告、发行、市场、赛事管理及业务拓展等各方面的事务。

  2003年,孙淑芳加入ESS,时任台湾董事总经理,2004年被晋升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自担任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以来,她策略性地规划未来新发展,积极开发频道以外更多的地区赛事与国际合作机会,带领ESS大中华区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加入ESS之前,孙淑芳曾任台湾锐步 Reebok Taiwan财务行政副总裁并曾兼中国大陆代理总经理,维亚康母集团百视达首席财务官以及SONY国际影视台湾超级电视台总裁等职。她还是美国注册会计师,早年曾在美国银行界供职。

  A习惯做“救火队员”

  崇尚简单生活的孙淑芳从小爱看推理小说,最兴奋的事情就是去解决难题。

  就好像做医生的人喜欢看疑难杂症,挑战对孙淑芳来说就像是兴奋剂,她喜欢迎难而上,越有难度她越开心,因为这意味着机会来了,她可以大展拳脚。兴许是多年来的职业经历告诉她:不断解决工作难题才是她的使命,也因此生活才有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正如同她所说的:“如果一切都一帆风顺,那过的每一天和过的20年又有什么区别,我希望我的人生更丰富多彩。”

  她似乎已经习惯每到一个公司,就承担起别人不愿触及的“救火队员”角色。

  在旁人看来,孙淑芳是个工作狂人,属于女强人型。实际上,熟悉她的人知道,回到家后,孙淑芳就成了称职的家庭主妇,对家人非常体贴、温柔。“我最欣慰的是自己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孙淑芳说,在她心中,从工作和家庭中取得平衡是最大的成功。

  孙淑芳尽管已是年届50岁的女人,但她还有一颗年轻的心,据说,她曾因为喜欢看《哈利波特》,挤在年轻人中排队抢购。

  B照片贴在校园入口的橱窗里

  中学时代开始,孙淑芳已经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领袖”素质,除了功课好外,她还是学校各种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办过慈善游园会,组织过各种社团活动。

  就连学校当时女生齐耳短发的标准发型,也是以孙淑芳正、反、侧面不同角度的照片作为样本,贴在校园入口的橱窗里。

  在一次学校学生干部竞选活动中,当时孙淑芳因为嗓子说不出话来,只能靠同学代替发言,她则站在一旁微笑,尽管如此,她最终仍然以最高票数当选。

  除此之外,孙还是学校出了名的模范学生和校队“射击手”。因此在同学当中相当有威信。

  回忆那段日子,孙淑芳到现在都不能理解,为什么那时会有那么强烈的是非观,几乎到了“非黑即白”的程度,走路目不斜视,当男生向她表达爱慕之情时,她会教育甚至斥责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念书。

  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从小把握领导权的她,有一次自习课上楼走进教室,原本闹哄哄乱成一锅粥的课堂,忽然因为一句“孙淑芳来了”,顿时变得安静有序。现在回想起来,她都觉得有些可笑,那个时候,她才十四五岁。但她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一言一行都仿佛是模板,因此生活过得并不轻松。

  作为学校活跃的社团一分子,孙淑芳也曾和同学们一起在深夜的校园里“飙歌”,看究竟谁能唱得最响。从小爱读书的习惯也帮助她在创办校刊期间写了不少文字。

  年轻时的生活就如同“白天是太阳,晚上是月亮。”到了夜里她会文思泉涌、奋笔疾书,完全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根本舍不得睡觉,直到母亲一遍遍催促着让她早点睡觉。

  C难道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摆在了孙淑芳面前,是继续留在一切可预计并且具有优越生活条件的台湾,还是带着孩子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一切从头开始。

  孙淑芳进行了一番理性分析。她画出一个表格,上面列出了“留下来”还是“离开”的种种理由,无论从名从利,还是和父母距离上的远近,她都没有更多的理由选择“离开”。

  但最终,她还是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来到了先生身边,和先生、公婆一起生活,并重新进入校园学习财会专业。

  因为她想:“这对于我是一个机会,最吸引我的还是未知,而不是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而这从头开始的一切是我自己可以创造挥洒的。”

  可孙淑芳不曾想到的是在美国一待就是12年,当学习、生活、工作完全融入其中的时候,他们又要选择离开。

  先生的父母是官宦之家,因此来到美国,他们完全不懂料理家务。那个时候,下课回家的孙淑芳每天的任务除了带好儿子外,就是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照顾先生和公公婆婆。

  先生不是罗曼蒂克的人,他光忙着自己的专业。这样日复一日,孙淑芳脑子里想的都是去超市买什么、怎样才能做出合口味的饭菜。

  有一天,忙到黄昏的孙淑芳独自在厨房刷完盘子后,心里有口闷气不能呼吸。在公婆看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候,孙一个人出门散步,突然泛起一种“天地悠悠惟我独行”的感觉。

  “难道来美国就是要过这样的生活?”孙那时的情绪很低落,甚至有一种挫败感,她开始扪心自问:“过去的我去哪里了?这样无聊到极致的生活不是我要的,我要给自己投资,要赶紧学完课程毕业,找一个工作。”

  孙淑芳图表化地自我分析:孩子是个责任,但我也要懂得自我投资。于是她决定赶快拿到会计师的证书,同时还计划辅修美国历史课程等等。

  “做不完的家务活让我几乎找不到一点成就感。”拿到美国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孙淑芳很快就在银行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职位,并从家庭主妇式的生活中走了出来。

  D把工资当作奖学金

  孙淑芳好几次跨行业地被跨国企业请来当“空降兵”,到ESS已经是她职业生涯中的第N个选择。然而不管在哪个行业,她都可以做得很出色,而每次离开也是在寻求更多的挑战。

  刚出来做事的时候,孙淑芳有一个自己的想法,我是来学习的,来学着怎么挖宝矿,她把每一次的职业选择都当作一次挖矿行动。

  因此,到每一个公司她都非常积极,从来不会轻易让机会从身边溜走。她的座右铭是“认真生活、用心体会”,因为只有用心了才会成为你自己的。

  如今的她,追求的是一种“游戏神通,自在随缘”的境界,每到一地,她都会将自己过去的经验归零,从头开始,把以前的经历当作一种内功。

  “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在于人也应该有自愈能力。对工作和生活要认真,但也要懂得遇见问题要敢于面对,比如也许每个人都很怕独处,其实独处时是一个很好认识‘真我’的机会,而且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你不能依赖别人帮助你解决问题,你也不应该成为别人的负担,就好比在人生旅途中,没有人会愿意靠另一个人走一辈子,即便他暂时可能愿意。”

  孙淑芳说:“人和人需要的是互相扶持、互相支撑,你有你的事业,我有我的空间,互相都需要自我成长,双方最好能分享彼此的成长,才能把人生的道路变得更宽。”

  谈到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她认为:“强将手下无弱兵,管理者不应该担心属下比你强,而是要学会将强强联合,同时要懂得一个策略是不是最好的判断。”

  现在身处ESS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的位置,这让孙淑芳看得更远,2008年的北京奥运不是一场盛宴之后就结束了,它应该有更多的意义,比如可以把国内好的赛事带出去,把国外好的东西拿进来,推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借用孙淑芳的话:“我还在寻求很多成长的机会。”

  E养孩子就像养鹰

  “很多中国父母教育子女通常像‘放风筝’一样,线始终握在手里,不舍得放开。事实上,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儿女们抵抗风险能力变弱,比如一旦遭遇风暴,线被刮断了,那个时候断线的风筝就真不知道该往那个方向飞了。”

  孙淑芳对孩子实行“养鹰计划”,这意味着鹰总有一天要离巢而去,这个成长过程需要父母教给孩子自己做决定,从小培养他学习和判断分析的能力,要告诉他学会独立,等到18岁之后,就应该让孩子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

  “我在孩子18岁的时候就对他说,在你还小没有抵御风险能力的时候,你的人生就是我的人生,我可以指导你、帮你做对的决定,但你大学毕业后,你就必须从此对你的决定负责,因为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妈妈可以在你遇见问题时,和你讨论,帮你分析,给你意见,但这一切都仅供参考,终究还是要由你决定。”

  这样的教育远比那些为子女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到头来被子女说一句“这都是你为我安排的人生,我为什么要负责”强得多。但这需要从家庭琐碎的小事开始培养,比如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参与家庭的决定,告诉他要收拾自己的书包、房间,看什么电视节目要提前开家庭会议讨论,同时要懂得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负责。“事实上,我其实是一个很会分配工作的妈妈,”孙淑芳笑着说。

  F感谢你给我这么好的丈夫

  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女性的孙淑芳,现在已从当年的媳妇升级为婆婆了。

  远在美国的儿子和儿媳每年农历春节,都会和孙淑芳夫妇约定同一地点旅行团聚,婆媳关系亲如母女。去年他们相约一同去巴厘岛度假,从泳装、太阳镜到拖鞋全是儿媳从美国为她一手准备的,在海滩边晒太阳时还不忘给她全身搽抹防晒油。

  说起美籍华人的儿媳妇,孙淑芳一脸感动:“母亲节的那天,我收到一封儿媳写来的邮件,她感谢我这些年来培养了一位这么优秀的儿子,给了她这么好的丈夫,不光对事业用心还懂得体贴老婆,邮件落款时她写的是‘你的女儿’。说实话,那天我看到这封信时,心情非常激动,我当时就给儿媳回了一封信,感谢她并告诉她‘一直我都在用心培养孩子,但我却不知道自己做得怎样,如今有了你的证实,才让我真正相信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说起当母亲的历程,孙淑芳认为,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生命的传承,作为女人一定要经历和享受,“我就这样认为,生孩子就是为了要经历,我要感受那一刻,一个生命的诞生过程,而且我始终都相信女人的韧性比男人要强很多。”因此,她也力劝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一定坚持自然生产,那样对母子双方都好。

  G 24岁就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

  “说起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和先生只谈了两个月的恋爱之后,他就去了美国。但从此后的每个周末,公公婆婆会定时打电话和我约会,吃烛光晚餐,看电影,甚至共度平安夜,还包括雨中散步,他们非常喜欢和我待在一起,以至于后来母亲都有些生气,因为最多的时候一个星期有四天,我都在未来的公婆家陪伴他们。”孙淑芳这样讲述着她和公公婆婆特殊的约会经历。

  那个时候,她大学还未毕业,但男方却希望能尽早完婚,因此,大学刚毕业才23岁的孙淑芳就和在国外念书的先生成婚了,24岁就成为了一个孩子的母亲。但夫妻二人却是天各一方,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台湾。

  刚到美国的头几年,孙淑芳更多承担的是母亲、妻子和媳妇的角色,悉心照顾孩子和家人。有一阵子似乎成为她生活的全部,而且她告诉自己,必须要快乐积极地面对这一切,坚决不当悲情的小媳妇。

  闲暇的时候,她会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社区活动,办历代服装SHOW,办社区中文学校,请老公当体育老师,把原本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她说:“通常人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但因此她们也常常忽略发展个人的价值,直到年老色衰,她们开始变得喜欢抱怨生活,生育并养育孩子是女性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但这并不意味需要以完全放弃自己为前提。”

  在孙淑芳眼中,先生是一个性格沉稳的人,学工科的出身让他一贯都很严谨,作为家庭的中流砥柱,先生一辈子几乎都待在一个行业里,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人。因此,先生是孙淑芳最忠实的听众,因为她有太多的故事和见闻,生活中孙时常对先生说的一句话是:“你只要听我讲就好了,我不需要你的意见。”

  H目前流行的“分偶”家庭

  两人是目前流行的“分偶家庭”,一个在台北,一个在北京,为各自的事业只能相聚短暂,到了每年的9月份和春节是两人相聚的时间,他们会一起去度假,而这个时候,先生就成了爱好摄影的孙淑芳的模特。

  分隔两地并没有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毕竟双方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20多年。孙淑芳自己总结了一条相处理论:“能做朋友的双方才能结婚成为夫妻,理由在于这样的双方更懂得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双方可以一起飞也可以分开飞,但前提是要保证各有各的空间,这样才能呼吸、才能成长。有些每天紧紧抱在一起恨不能合二为一的夫妻,路反而可能会越走越窄。”

  结婚的头些年,孙淑芳一直都“夫唱妇随”。结婚生子跟他去美国,孩子长到13岁,先生有一个不可多得的工作机会回台北,她又义无反顾地带着孩子跟着先生回到台北。当时孙淑芳已在美国一家银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跟周围环境和邻居们也相处愉悦,但全盘考虑之后,她还是放弃了这些,和孩子陪在先生身边。

  至今回忆这些日子,孙淑芳颇有感慨:我们三个人总是一起在成长。

  而如今,先生事业有成,她也先后遇见无数有挑战和吸引力的机会,理所当然要大展拳脚,寻求更多成长的机会。

  “他对此非常理解和支持,即便我们可能因此要时常分隔两地,但并没有因此影响到我们,每一个月我都可以回台北,每年我们还可以相约去旅游胜地,有时候在并不太熟的朋友面前,他甚至会开玩笑说:她是我北京的‘二奶’,我从台北来,她来自北京。”

  听了这样的玩笑,孙淑芳也不生气,“因为一般的‘二奶’不是看上去都比较年轻吗,谁又会知道我都是快要当奶奶的人了呢。”

  采访手记

   幸好把你生成女孩模样

  小时候,孙淑芳就像个男孩子似的从不跟父母撒娇,被最疼爱她的父亲称作“孙二少”。出生于台湾的她,成长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她都表现得独立而且爱打抱不平,最看不惯同学欺负弱小,一旦遇见这样的情形,她一定会站出来“拔刀相助”,况且她也总能作为胜利的一方保护别人。

  因此,周围的人要么称她为“女中豪杰”,要么会把她比喻成“侠女”。

  “幸好把你生得是一副女孩模样”,母亲过去常常这样对孙淑芳开玩笑。从小的时候开始,孙淑芳就一直迷恋“侠女”这样的感觉。就连母亲把一个西瓜切一半给哥哥,让她和弟弟去分吃另一半时,她都感觉对弟弟有失公平。

  上小学的时候,孙淑芳已经把家里能看懂的所有侠义的书都看了一遍,最喜欢的还是《水浒传》中的“忠孝结义”那一场。遇到看不懂的,孙就坐在床上听爸爸讲。

  “我是一个没有梳妆台的女人,什么东西都希望简单,能给我一瓶护肤品千万不要给我两瓶。”崇尚简单生活的孙淑芳说起童年,显得异常兴奋,如数家珍般地讲述往事,她时不时还会沉浸在回忆中久久不能平静。中学时代的好友、年少时的梦想、热血沸腾的年华,回想起来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