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闻信息源的开拓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16:15 人民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介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对新闻信息源的占有和争夺。2003年初,南京博物院向当地一些新闻媒介出售江苏泗阳发掘大型汉墓的报道权引发了一场纠纷和争议,再一次从一个侧面说明,新闻信息源问题正在受到新闻界乃至社会的关注,对新闻信息源的开拓,不仅在新闻实践中亟待探索,还应该从学术理论上进行研究。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是从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中产生的,是报道者的主观意识对客

观存在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反映本身又是靠传播来实现的,而且是包括了几乎所有类型的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对这些传播形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寻找开拓新闻信息源的对策。

  人内传播,在新闻线索发现者、新闻选题决策者身上都有具体表现。传播学理论认为,“人内传播也称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如果我们把个人看作是社会传播系统中的个体系统,那么人内传播便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社会是由作为意识和行为主体的个人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内在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1)在新闻选题发现与决策的过程中,首先是新闻线索发现者经历了人内传播,即对外部客观存在的事实产生了意识、思维或心理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是发现新闻线索。新闻线索的发现者可能是记者、编辑等媒介内部人员,也可能是读者、听众、观众等媒介之外的人士,即可能是任何一位社会公众。其次,报道策划者在获得了新闻线索以后,也要通过人内传播进行决策,在这一过程中更加明显地具有内在传播的积极能动性特点,即不是简单地“复制”已有的知识、观念、思想,而是通过积极的精神劳动,在已知基础上不断发现未知,创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思想。因此,新闻报道选题才不等于新闻线索,它是经过新闻专业人员对新闻线索的认识深化与思维创造的结果。

  人际传播,在发现新闻线索和传递新闻信息过程中很普遍地存在着。所谓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它与人内传播紧密相连,但又与人内传播不同,因为它不是在一个行为主体内部的信息活动,而是在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传播学在研究人际传播中,注意到这种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如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通过互联网传送电子邮件等,而且这种传播具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的特点,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这些特点在新闻线索的发现与传递过程中确有充分表现。我们知道,报道策划者获得线索的方式是极其多样的,如记者在社会上听说了某一新闻事实,本身就是人际传播;记者再将这一线索告诉编辑,又是一次人际传播。任何一位社会公众将自己发现的线索向编辑当面诉说,或者打来电话、发来信件,都是人际传播。还有,在报道选题决策过程中,编辑与总编辑之间、编辑与记者之间、编辑与社外专家之间就选题的价值交换意见、商讨方案也是人际传播。没有这类人际传播,就不可能发生新闻媒介向社会公众的大众传播。

  组织传播,在新闻选题决策过程中的存在,是由于选题决策本身是媒介组织内部的一项工作。组织传播被认为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中观系统范畴,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组织内传播具有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和形成共识的功能。正式渠道的组织内传播主要有三种:一是下行传播,即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二是上行传播,即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三是横向传播,即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非正式渠道的组织内传播则有组织的人际传播、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等。所有这些组织传播的类型都在新闻选题决策的过程中存在着,编辑部对新闻的选择、分析和报道决策,有时是依据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而定,有时是依据编辑记者从基层获知的情况而定,有时则是在记者编辑或者几个采编部门之间相互的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流中形成的。而组织外传播是组织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两方面。如文章开头说到的南京博物院向新闻媒介出售采访权就是组织外传播,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争议,有法学界专家认为,“要评论这一做法的正确与否,首先要区分各类组织、机构的性质。在我国,一类是由纳税人的钱支撑的非营利机构,法律上称为社团法人,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另一类是企业等营利机构。前者无权以拍卖方式获利,后者的挣钱行为则天经地义。南京博物院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显然无权通过拍卖采访权获利。”(2)在编辑部的新闻选题决策过程中,编辑对外部环境信息的获取是必不可少的,如新闻线索的获得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输入。不过,信息输出在选题决策工作中表现得不太明显,除非一些新闻媒介就自己的选题方案向上级组织汇报和听取意见。

  大众传播,在新闻线索的发现与新闻选题决策过程中存在,是因为新闻线索的获得可能是以大众传媒为渠道的。所谓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我们知道,新闻选题决策是展开新闻报道也就是进行大众传播的前期性工作,而这项工作又可能以大众传播为前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大众传播活动是具有循环性的特点的。比如一家媒介的编辑在其他媒介上获得了某个新闻信息,这是大众传播的结果,在这一轮的大众传播中,这位编辑是一位受众。然而,这位编辑同时也是一个专业新闻工作者,他对这些信息的使用与普通的社会公众会有不同之处,即他可能从中发现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的新闻线索,于是由此策划了新的报道,组织新一轮的大众传播。这一轮新闻传播为受众提供了与第一轮传播不同的内容。

  对新闻选题决策过程中的传播活动的考察使我们注意到,报道策划人在这一过程中担负着信息接受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处理人等多重角色,而且选题决策工作的成败,就在于他能否同时做好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工作,并在多重角色之间适时地转换。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报道选题决策既然以新闻线索的发现的为起点,那么,对新闻信息源的开拓便不容忽视。

  如何才能有效地开拓新闻信息源?对于新闻报道策划者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人”的因素出发,重视提高决策者自身的素质,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既然新闻线索的获得与新闻选题决策都以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为基础,那么,提高这种传播的水平与实效就需要从“人”这一最根本的因素出发。首先是要提高决策者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包括政治素养、文化素养、新闻职业道德素养、认识世界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和交往的社会活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等。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媒介内部的人际关系,以及编辑记者与媒介外部的人际关系。对选题决策者来说,记者、编辑和媒介的其他工作人员都可能是新闻线索的提供者,也即媒介内部的新闻信息源,而且他们中有些人还会参与新闻选题,向决策者提供意见与建议,因此媒介内部的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新闻线索的共享与新闻选题决策的成效。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事矛盾尖锐、缺乏合作氛围的编辑部,能够有效地共享新闻线索和信息资源,也很难想象那些与选题决策者关系很差的编辑记者会积极地提供消息或建议。只有内部人员间相互了解和信赖,并能保持充分的交流,才可能使新闻线索得到快速传递,使新闻选题决策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

  新闻编辑、记者与外部的人际关系是媒介获得新闻线索的重要基础,在各个媒介中都不乏通过私交获得有价值的独家信息的案例,如体育记者李响能被《体坛周报》高薪聘用,为她所在的媒介提供大量独家的足坛报道,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个人与中国足球队前教练米卢的友谊。更不用说许多直接进行选题策划的专版专刊的编辑,往往要依赖于他们所交往的其他领域中的专家获得相关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稿件。值得注意的是,编辑记者与外部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往往又与媒介组织所建立的公共关系相联系。媒介组织的外部公众大体上包括媒介的受众、广告客户、与媒介组织有直接或间接业务来往的社会组织或企业及个人、媒介组织的主管部门和经常接触的上级部门及有关人员、其他媒介组织等,媒介组织与这些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意见沟通和相互协作,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媒介形象和社会关系,而这种基于媒介组织与社会的公共关系,与基于采编人员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能够共生与互动。比如记者编辑与某些领导、专家们的深交,可能促成媒介某一社会公益活动获得支持、顺利实施,而这种公益活动反过来又会促进记者编辑认识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源。

  2、从“物”的因素出发,重视对新闻信息传输的技术设备保障

  新闻线索与新闻稿件的传递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因素,比如早期主要是通过面谈、信函、电话、传真等途径,后来随着通信业的发展,又出现了无线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卫星传稿设备等更先进、更多样化的信息传输渠道。越是在科技发达的社会,这些中介因素越是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并由此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因此,为新闻采编人员配备笔记本电脑、寻呼机、手机、摩托车甚至小汽车,在新闻媒介已不罕见。如宁波日报一位记者曾撰文谈到自己经历的稿件传输变革时写到,1987年到哈尔滨采访时打一个长途电话得到邮电局等上二三个小时,记者到外地采访跟单位联系一般就靠写信,往编辑部发稿件得用新闻电报。当时电报纸每张1分钱,只能写50个字。电报费按字数算,凭记者证对折优惠,每个字2分钱,300多字的稿件花费6元多,相当于记者当时月工资的十分之一。1988年到北京采访首届食品博览会,写一篇600来字的稿件用了不到1小时,但传稿却用了差不多2小时,因为当时旅馆里只有一台程控电话,要排队。1996年到上海采访时,开始用手提电脑,但旅馆的电话没法上网,只好用WINDOWS中的传真功能,虽然绕了不少弯路,但传回的稿件是打印格式的,特别清楚。到1997以后,手提电脑、数码相机成了记者部的基本配置了,记者传稿开始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21世纪后,投资3亿多的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大楼落成,采用计算机智能化管理,建立了报社自用的邮件服务与WEB服务体系,让记者通过访问内部网站来查阅资料,收发电子邮件,既使用灵活方便,又可避免来自公用互联网的冲击,具有安全性,实际上是将报社编辑部系统的用户扩展到了远端。该记者认为,“从电报到无线上网与编辑部保持随时随地的联络,记者所经历的科技变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报业的发展轨迹。”(3)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缩短新闻线索与新闻稿件的传递时间,从而使信息资源的开发能够更加及时,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如何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不断改进技术和设备,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3、从“再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对新闻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

  新闻信息源的开发,不仅应重视原创性的新闻信息,还应重视利用新闻信息的再生性特点,加强对新闻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新闻信息资源之所以在各类新闻资源中最具有再生性,一方面是因为人对客观存在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新闻报道相对于复杂的、变化中的新闻事实而言,必然也是一种局部的、有限的反映,因此新闻报道既是前一轮资源开发的成果,又是进行再度开发的资源。另一方面,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的差异决定了媒介对于新闻事实的报道总是有选择有侧重的,而新闻事实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客观存在,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媒介完全能够从与其他媒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上进一步开掘和表现。

  要做好对新闻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就要重视对大众传播的研究,即对各类媒介的新闻传播内容与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从中发现值得深挖细掘的选题。如文汇报开设的“每周一辩”专栏就是针对社会上引起争议的新闻热点,组织辩论,进行观点交锋,实现报道的深化。在这一栏目中出现的选题大多是该报或其他报纸已经刊登过的,如“如何看待中国的‘硅谷’热”、“‘保送生制度’如何改革”、“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如何协调发展”等,但报社通过邀请读者和专家共同参与,提供了较早先报道更深层次的信息和不同角度的思考,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像这样通过二次开发获得成功的新闻报道在各类新闻媒介上都屡见不鲜,其中的规律和技巧值得研究。

  4、从“管理”的角度出发,重视媒介内外信息渠道的开拓和维持

  新闻信息源的开发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与管理来实现。从内部信息渠道的开拓来看,建立有效的策划机制,加强采编流程的管理非常重要。如新华日报从1995年9月起,每天上午召开特派记者碰头会,由值班编委召集,会上由记者谈情况,报线索,编委帮助分析情况,确定采访方案、人员。1999年该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版,进一步将记者碰头会演变扩大为“新闻策划会”。报纸三个版组都派记者编辑轮流参加,参会人员每天收集、汇总、交流各方新闻信息,一经“智囊团”谋划敲定,雷厉风行,立马出击,当晚发稿,由值班总编签发到版面。总编辑从过去“终端看稿”延伸到指挥“源头抓稿”,新闻报道质量明显提高。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在推进与改进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许多电视台的节目策划不仅周期性运行,还重视邀请台外专家参与,集思广益。上海《新闻晨报》推行每日两次编前会制度,实际上扩展了编前会的功能,每天上午的编前会主要担负新闻报道策划任务。

  在开拓外部新闻信息源方面,建立“新闻热线”与相应的24小时记者值班制度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措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羊城晚报》就率先启动热线电话广泛征集新闻线索,同时为广大读者提供各种服务,该报推出的专栏“今日读者来电”以大量新鲜的独家新闻信息赢得社会的关注和一致好评,成为颇具声望的名牌专栏。2002年底报纸再度改版时,该专栏进一步扩充为“今日连线”专版,以更充足的版面空间开发读者热线中提供的新闻资源。目前,几乎所有新闻媒介都开设了热线电话及相应的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在传统媒介纷纷上网以后,网络传播进一步拓宽了新闻线索和信息的获取渠道,编辑可以从网站上开设的电子论坛、网络新闻报道的评论区等获得更多的线索和信息,进行二次开发。可以说,信息产业包括媒介自身的发展,无数倍地扩充了媒介的新闻信息源,而如何更好地管理、利用这些新闻信息,特别是在媒介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整合开发,从而提升新闻信息资源的价值,还需要新闻媒介的体制与管理做进一步的改革。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7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被拍卖的采访权》,载《中国青年报》2003年1月10日。

  3、许财宝《自己把握截稿时间——一位记者经历的稿件传输变革》,刊于《中国记者》2002年第10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