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潋江两岸山歌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3:23 大江网-江西日报

  夜幕降临,兴国县埠头乡龙砂村古竹小区休闲广场,歌声阵阵,一片欢腾。这是忙完农活、吃完晚饭后,村里的男女老少走出家门,三五成群扯开嗓门在“打擂比武”清唱山歌。走马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县,到处是山歌的海洋,“哎呀嘞”的歌声,响彻潋江两岸。

  兴国山歌以其独特风格,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旋律,历千百年而不衰,是客家民俗

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国民间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传兴国山歌是秦末兴国上洛山为造阿房宫的伐木工所唱的歌,后来,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后,将民谣与之融合,并不断改造、演化,在劳动人民中代代传唱。兴国山歌具有歌头、歌腹和歌尾等完整的结构形式。开头一声“哎呀嘞”结尾呼应语“同志哥”,构成兴国山歌艺术结构上独特的风格。兴国山歌形式多样,演唱形式有对花、猜花等,演唱内容分为情歌、生活歌谣、民俗歌谣等。

  “一首山歌三个师”。当年,兴国山歌在苏区文学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今天,和着改革开放的激越鼓点,兴国山歌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兴国县把“振兴兴国山歌,建设山歌之乡”当作文化建设龙头来抓,山歌创作空前繁荣。该县20余支业余山歌演唱队,常年活跃在各个乡村。兴国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业山歌剧团,其创作的大型山歌剧《山歌情》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华大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充满泥土芳香的兴国山歌,登上了艺术最高殿堂。世无尽期,歌无了期,兴国山歌与时代合腔合调,同步同歌。(凌传昌谢媛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