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江西团组织延伸手臂遍寻才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4:42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涂超华

  两年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博士后陈志龙受中组部和团中央选派,成为赴赣博士服务团的一员。此前,他一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研究所工作。服务期满后,陈志龙选择继续留在江西工作,尽管这边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不如上海。“江西这两年的开放型经济态势很好,我想我留下来一定会找到属于我的事业。”陈志龙说。

  像陈志龙这样选择扎根江西的青年还有很多。团江西省委开创的开放型青年工作格局,正吸引着许许多多的青年才俊了解江西、熟悉江西、扎根江西。

  江西是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思路,使得江西对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

  对此,团江西省委书记钟志生表示:“共青团有着自己独特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联系广泛的优势,团组织可以通过牵线搭桥、举荐服务,让青年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有效实现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的有机结合。”

  不久前,团江西省委收到一封来信,是几位在北京工作的江西籍青年写的,他们表达了希望为家乡发展出力却无从着手的困惑。团江西省委获悉后,展开“江西籍人才搜寻行动”,快速建立了青年人才库。

  人才库长期收集省外江西籍优秀人才情况,通过细化分类,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分类别、面向社会、动态管理的青年人才信息系统。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及时提供青年人才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省内外所有青年人才队伍,建立起服务青年人才的长效机制。

  为了延伸青年工作手臂,团江西省委首次在广东、上海、北京3地设立了青联联络处;增选了在当地颇有影响的江西籍青年为省青联副主席,并委任他们担任联络处负责人,由此聚集了一批江西籍在外的优秀青年,为江西对接“长珠闽”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江西团组织从每一批赴赣博士服务团中吸收成员加入青联,利用青年博士的专业特长、信息优势,为江西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服务。此外,江西青联在组织设置上还专设了港澳台侨界别,有21名港澳青年精英加入到江西省青联组织中,激发了他们在江西开创事业的热情。

  几年来,团江西省委与上海、浙江、江苏青年组织联手,分别在杭州、上海、南京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促成了一批省际青年经贸合作项目,构建了“3+1”、“3+2”省级青年工作合作机制;举办300名知名青年企业家参加的“中国青年企业家共青论坛”和“青年企业家经贸考察活动”,签约项目27个,合同金额达70.54亿元;启动实施“同饮东江水———赣粤港澳青年友谊之船计划”,举办“策应CEPA———赣粤港澳青年发展”合作论坛,吸引海内外优秀青年关注江西、宣传江西、投资江西。

  团江西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开放更反映在团干部的思想变化上,大家敢于对外展示自己的工作,并把这种全新工作理念融入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中。”

  江西是红色摇篮,有着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如何把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充分利用,与共青团工作结合起来成了江西团干们思考的问题。从2004年起,团江西省委推出“我们的文明———红色之旅·江西行”大型主题教育活动,使之成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据统计,截至2005年10月底,团江西省委与其他单位共同合作,组织了两次“红色之旅·江西行”专列和多次大型团队,参加者达4万余人次。

  本报南昌11月24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