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后山先生文集》和《后山诗注》(善本掌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4:4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后山先生文集》和《后山诗注》(善本掌故)

  启功先生有一首绝句评价历代诗风说:“唐以前诗次第长,三唐之诗脱口嚷。宋人句句出深思,元明以下全凭仿。”其中“宋人句句出深思”,说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历”的风格特别恰当。北宋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黄庭坚和陈师道。我们这里就谈谈陈师道和他著作的两部宋刻善本。

  后山居士陈师道(公元1053-1102年)是位一生淡薄仕途,潜心创作的奇人。他16岁时跟随曾巩求学,后来见到黄庭坚的诗作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作品全部烧掉,专学“山谷体”。不久,师道感觉黄庭坚的作品炼字用韵过于出奇,不如杜甫“遇物而奇”,言之有物,气象雄沉,转而向古人学习,取得了很大成就,连黄庭坚也赞叹“其作文深知古人之关键,其作诗深得老杜之句法,今之诗人不能当也”。师道写诗,追求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习惯,平时出行,觉有诗思,便急归拥被,卧而思之,呻吟如病者,人称“闭门觅句陈无己”。宋人评价说:“秦少游诗,如刻就楮叶;陈无己诗,如养成内丹。”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更推崇“黄(庭坚)、陈(师道)诗为宋诗之冠”,尊师道为江西派的宗师。但明清人对他也多排诋,认为陈诗费解、生硬,蔑其为“钝根”。

  师道一生贫寒,最后冻饿而死,结局凄惨,但他作为诗人却享有盛名。北、南宋之交,民间不断有他的集子翻刻问世,但这些集子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原因是师道生前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高,他吟诗至苦,诗作经常改动,一不如意就把诗稿丢掉,流传到世上的诗很多可能是这些弃稿,不是师道自己属意之作,所以宋人徐度在《却扫篇》中说世上流传的本子“所传多伪”,就不足为奇了。但徐度也说,陈师道传世的集子“唯魏衍本为善”,这魏衍本指的就是目前收藏在国家图书馆的两部刻于四川眉山的宋刻本《后山先生文集》和《后山诗注》。

  魏衍是师道的同乡和弟子,他在《后山陈先生集记》中说:“衍从先生学者七年,所得为多,今又受其所遗甲、乙、丙稿,皆先生亲笔。合而校之,得古律诗四百六十五篇,文一百四十篇。”魏衍得到师道平生诗文后,将诗作条编为6卷,把文按类分为14卷,合为20卷目录一卷,细细校过后,又亲手抄录了一遍,这样魏衍编辑的《后山先生文集》就成为反映陈师道平生诗文的善本。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南宋初年眉山刻本《后山先生文集》20卷就是在魏衍本基础上增补而成的,诗文卷数与魏衍编次相同,但收录诗660首,文168篇,较衍所编总数多出223篇。这个本子是9行15字本,版心有眉州刻工刊字,字大如钱,气息朴厚,与宋蜀刻大字本《苏文忠集》、《苏文定集》、《淮海居士集》版式相同,为合刻无疑。四川眉山以刻唐人诗文集最为出名,刻印黄、陈集,说明苏东坡家乡对苏门弟子的青睐。

  《后山先生文集》是目前传世的陈集最早的刻本,它虽在魏衍本基础上增补而成,但毕竟不是魏衍本旧貌,让人无法确切得知当时陈师道手订文稿的情况。但当时眉山地区还刻印了一部《后山诗注》,是新津人任渊编注的,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本的遗憾。任渊生于北、南宋之间,是四川著名的文士,他熟谙元祐文坛往事、佚文遗迹,暇日注宋子京、黄庭坚、陈师道三家诗,颇称详瞻,当时就有很大的名声。任渊诗注的底本,来源于北宋政和年间魏衍亲授王云的后山文集本,任渊得到此本后,“今悉依据,略加绪正。诗止六卷,益以注,卷各厘为上、下。”说明任渊完全依据魏衍原本进行绪正注释,所以《后山诗注》较《后山居士文集》收诗少近三分之一,应当是魏衍原本的旧貌。喜用奇字僻典的后山诗,在熟谙元祐文坛往事的任渊注释下,其幽意也得以彰显。任渊说:“读后山诗,大似参曹洞禅,不犯正位,切忌死语。非冥搜旁引,莫窥其用意深处。”其注细密处,能据书详述典故,考前朝旧事,兼诠诗中俚语,用功尤深。所以后人说:“非渊一一详其本事,有茫不知为偕语者。”

  这两部可贵的宋刻本反映了陈师道文集最初的流传面貌,为历代藏书家所珍视,《后山先生文集》是潘祖荫傍喜斋的旧物,《后山诗注》也被袁寒云、周叔詜等递藏。宋刻本《后山诗注》在民国一面世,就引起极大震动,学者即奔走相告,争睹为快。傅增湘《宋刊残本后山诗注跋》说:“近日文德堂韩大头在西小市收得《后山诗注》七册。……(徐)森玉、(赵)斐云两公皆走以相告,遂假之以归,取覆聚珍本手自斠正,凡四日而毕,改定凡一千一百三十有余字。”可见一部善本的出现,将改正后世流传的错误,为恢复作品原貌带来很大的益处。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25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