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哈尔滨供水危机是如何变成地震谣言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6:47 中国新闻网

  因松花江水体污染而产生的哈尔滨供水危机在各方的努力下得到了缓解。回顾这几天来这场危机发生的过程,特别是它如何演变成一场地震谣言的,还是很有意义的。

  从11月20日中午开始,在社会上和网络中一直有哈尔滨市近期将发生地震的传言。此说法被广大市民竞相传播,且有越演越烈之势,连大庆、肇东、肇州、肇源、安达、绥化、青冈等地都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市民开始采购食物储藏、带帐篷户外过夜。直到

翌日中午,黑龙江省地震局才出来辟谣,呼吁广大市民不必恐慌。

  事后表明,这是一场供水危机。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波及到处于下游的哈尔滨用水安全。为什么这场供水危机会以地震谣传的形式开始呢?政府面对谣言,又如何应对?从哈尔滨地震谣言中,我们能得出何种教训?

  所谓谣言,按美国学者彼得森在《谣言和舆论》一书中的定义,是指一种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解释。私下流传主要指人际传播,它是谣言的主要传播方式。人际传播意味着传者范围广布,人人都有机会发布信息。特别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手机(短信)、电话和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人际传播载体,新的人际传播方式已突破了过去“口耳相传”的局限,而且不受任何人为的限制。

  哈尔滨的地震传言,据黑龙江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刘丹的分析,可能和“7·25林甸地震”后黑龙江省加大对地震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加快各市(地)地震台、网建设有关,可能是人们对省内加大防震减灾工作的一种误解。此外,也不排除和个别专家、学者发表的个人观点有关。

  由此来看,有关哈尔滨地震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7月25日,大庆市所属林甸县发生5.1级地震,使得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哈尔滨市民有震感,特别是住在高层的部分居民感觉明显。由于人类还做不到对地震的准确预报,专家们对某个地方是否发生地震看法也不一,因此,当有人发出地震传言时,极易使人相信。

  人们之所以信谣,主要是人际传播的信息内容真假难辨,且零散而非权威,即谣言大多是模糊的。另一方面,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人们也容易出现偏向不利的解读。因此,对于谣言,人们一般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在这种情况下,防范谣言的惟一方法,就是政府应该在“第一时间”辟谣,及时、客观地将事实真相公布于众,以科学的、权威的政府声音,让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谣言消弭。政府对谣言的快速反应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在哈尔滨地震传言中,我们看到,政府的反应还是慢了半拍。“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走到千里之外。”———地震传言过了整整24个小时,有关方面才想到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尽管其间不断有市民给地震局打电话咨询。另外,当政府明确了不是地震而是供水发生问题时,虽然其后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可这中间也出现了一些纰漏。比如,对停水原因的解释,两次公告是不一样的:21日发布的公告称是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22日则认为停水与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有关。前后两天的停水原因相差如此之大,是否会对人们产生地震误解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如果在信息的确认上不能做到及时、准确、透明,就会给各类传言留下生存空间。

  在公共安全危机中,谣言的杀伤力不仅表现在对个体的杀伤力上,甚至对整个社会也会造成伤害。因为谣言能够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极大的干扰,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从而制造混乱,影响社会稳定。如果谣言是经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其危害性就更不可估量了。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火星人攻打地球》,就曾引起严重的社会恐慌,据普林斯顿大学的调查,大约有170万美国人相信节目的真实性,并且四处逃难。此次哈尔滨地震传言,众多市民也处在无形的恐慌中,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虽然时间短暂,但依然造成了不良影响和损失。

  任何一个社会里,要做到完全避免突发灾难的发生是不可能的,而灾难的发生,特别是一些大的突发灾难,总会伴随着各种各样谣言的出现。要完全杜绝此类谣言不太可能,但必须把谣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社会关于“灾情”的谣言,本身也是险情。如果处理不好,灾情没有发生,谣言却酿成人祸。(中国青年报邓聿文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