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西方媒体霸权遭遇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8:40 环球时报

  ●本报驻埃及、墨西哥、哈萨克斯坦特派记者黄培昭张蕾孙力●本报驻马来西亚特约记者刘宇●本报记者孟祥麟

  “西方的媒体部队在乌兹别克斯坦与军队赛跑”———今年5月12日夜,一群武装分子突袭了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城市安集延的警察岗哨和部队营房,抢走了数十件武器。他们还冲进监狱,放走2000多名在押犯。就在此前一天,西方各国在安集延的工作人员突然撤离,

而西方记者却蜂拥而至。这场“赛跑”的最终胜利者虽然是军队,但西方媒体“灵敏的嗅觉”和强大的影响力让很多国家“寝食难安”。随着西方媒体霸权的不断扩张,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反霸斗争。

  反霸媒体赢来一片喝彩

  11月21日至22日,8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马来西亚参加不结盟运动新闻部长会议。会议讨论的一个核心议题是筹建“不结盟运动新闻网”(缩写为“NNN”)。提出这一建议的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表示,目前信息的流通由几个发达国家主宰的媒体掌控,“来自发展中国家媒体的报道,很少被世界主流媒体采用”,有必要采取行动来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媒体鸿沟。在提出这项建议前,马来西亚方面曾担心引起非议。因为自冷战结束后,不结盟运动被边缘化,第三世界受到区域化浪潮的冲击,很难形成合力,马来西亚担心别国认为“不结盟运动新闻网”会成为其加强自身影响力的一个工具。可是绝大多数代表热烈支持马来西亚的建议。苏丹新闻和通讯部长气愤地表示,苏丹一直受西方媒体的困扰,那些媒体出于政治目的,只报道该国的负面新闻。结果,国际社会把苏丹放进了支持恐怖主义的黑名单。此外,巴基斯坦新闻部长、叙利亚新闻部长、马里通讯与科技部长等纷纷发言,一方面声讨西方媒体对本国的不实报道,一方面表示对NNN寄予厚望。巴达维称,为表示诚意,该国愿意以国家新闻社———马新社作为NNN的总协调单位,希望各成员国的新闻机构提供消息来源。对此,各国表示赞同,赞比亚等国的新闻部长干脆呼吁让马来西亚成为NNN总部的永久所在地。

  在远离亚洲的拉美,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由委内瑞拉、阿根廷、乌拉圭和古巴四个国家出资创办的南方电视台正式启动,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曾表示,建立南方电视台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强大的西方媒体的垄断,发出拉美自己的声音。10月31日,南方电视台开始通过卫星在拉美十几个国家24小时播放新闻、评论、纪录片和电影。据南方电视台台长透露,该台的视频信号将来还会覆盖欧洲、亚洲和非洲。在西方的媒体霸权面前,很多国家都联合自保,而俄罗斯却选择“单干”。9月15日,被誉为“俄版CNN”(CNN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俄首个24小时英语电视频道“今日俄罗斯”开始试播。该频道主要面向美国、欧洲、亚洲和非洲,它的任务就是从正面积极报道俄罗斯。为了保证播出质量,突出节目的客观公正,“今日俄罗斯”从CNN和BBC(英国广播公司)等西方大媒体中高薪

  聘请了72名外籍员工。与南方电视台和“今日俄罗斯”相比,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可谓反霸媒体中的“旗手”。11月22日,英国《每日镜报》披露了一份英国政府的绝密文件。这份文件是一个5页纸的谈话记录,其内容是美国总统布什曾计划命令美军轰炸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英国首相布莱尔在2004年4月16日访美期间,最终说服布什不要下手。目前,英国首相府发言人拒绝就此消息发表评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半岛”电视台环境险恶。但即便如此,“半岛”台仍于近日完成了其首个英文频道的试播,用该台经营主管奈杰尔·帕森斯的话说:“我们把自己视为改变信息流向的力量。”

  西方媒体霸气十足

  近年来,世界各地之所以不断出现反霸媒体,是因为各国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媒体霸权的可怕之处。这种霸权的形成有两大背景,一是冷战结束使得一些地区出现了信仰危机、政治真空,进而形成了舆论真空,西方媒体于是乘虚而入;二是传播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电视和网络成为媒体霸权出现的平台。此外,资金和技术也使西方媒体霸气十足。

  在阿拉伯世界,西方媒体的霸权地位非常稳固。打开电视,美国的自由电视台一天24小时用阿语播放节目;打开收音机,美国的空中电台乐声悠扬;选本杂志,摊主肯定会告诉你《Hi》卖得最好。今年上半年,记者去阿尔及利亚采访阿盟首脑会议,同机的几乎全是蓝眼睛、黄头发的同行,整个飞机都坐满了。到了现场,记者发现新闻现场已被西方各大通讯社和新闻机构租用一空,一台台电脑,一张张桌子,一条条线路,上面都用英语醒目地写着新闻机构的名字。他们除了自己派出庞大的采访队伍,还雇佣当地人作为“线人”跑新闻。连这些“线人”都用上了高级摄像机、户外照明系统、发电系统、海事卫星电话和全球定位仪。相比之下,不少阿拉伯记者像是跑单帮的,行头少得可怜,有的要到当地网吧发稿。更惨的是一些非洲记者,他们直接用笔将稿子写在纸上,然后通过传真传回报社,这种差距真是让人过目难忘。

  与阿拉伯国家相比,拉美拥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只有古巴的拉美社,但它仍完全无法与强大的西方媒体抗衡。在墨西哥政府每年更新的媒体通讯录中,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CNN、BBC等西方媒体都排在名单的最前面。因为西方媒体在墨西哥大量招收本地雇员,墨西哥新闻人才严重流失。墨最大的通讯社———墨通社报道的国内新闻无论在时效方面还是在深度方面都不如西方大媒体。因此,墨西哥很多报纸和杂志宁可使用路透社、法新社的报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自己看的是欧洲报纸或杂志呢。

  很多国家被西方媒体“掏空了”

  对于西方媒体,很多发展中国家并不是怕其强大,而是怕其形成的霸权对本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危害,中亚的“颜色革命”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

  西方国家在中亚实施“民主改造”的过程中,媒体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西方国家在中亚要么派驻本国媒体,要么扶持当地的独立媒体。哈萨克斯坦《实业周报》不久前发表的一篇题为《美国援助威胁中亚》的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制定了在原苏联地区加强民主建设的50多项援助计划,计划的重中之重是在中亚发展和建立自由媒体。按照美国国务院的标准,在土库曼斯坦还没有类似的新闻媒体,在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已经存在,但并不符合华盛顿的“自由标准”。美国政府计划从俄罗斯、欧洲国家,以及当地经过“考察”的记者中选人,组建一个数十人的独立记者队伍,专门从事中亚国家报道。这些人随时对中亚五国进行短暂的“新闻之旅”,为世界各媒体采写这些国家关于人权和民主现状的“真实报道”。文章称,美国的这项对新闻媒体的援助计划,直接指向即将进行总统选举的中亚国家。中亚国家的稳定受到来自美国“援助的现实威胁”。对此,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遏制了部分西方媒体的“破坏作用”,但中亚国家仍被西方媒体压得透不过气来。

  和中亚一样,中东也是西方媒体的“主战场”。由于阿拉伯国家相对封闭,许多阿拉伯人是通过西方媒体了解本国和天下大事的。而像《Hi》这样的杂志,并不直接灌输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是“寓教于乐”,所以,很容易被当地人接受。现在,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还能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西方媒体,因为他们是受反美教育长大的。但很多年轻人认为反正比不过西方,与其耗资搞媒体还不如做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实事。

  媒体版图能否被重新划分

  对于西方的媒体霸权,发展中国家也曾做了很多努力。不结盟运动曾在1976年成立了“不结盟国家新闻社联盟”,但因为它依靠昂贵且没有效率的电报来传递新闻,大部分成员国无力承担昂贵的电讯费成本,一些成员国又没有充足的通讯设备,所以没维持多长时间就不行了。发展中国家也建立过泛非通讯社和加勒比通讯社等媒体,但效果都不理想。那么其根源是什么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范士明副教授指出,国际传播领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而是整个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一部分。当前的国际关系体系中,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中国家在不改变自身地位的情况下,想要实现国际传播领域的动态平衡和正常流动只能说是一个理想。另外,从技术角度来讲,新闻传播是应用信息技术最多的产业之一。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主要发生在西方,西方媒体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撑。在考虑到西方传媒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和信息主导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该看到自身原因,如各国的政策、制度等原因。在国际传播领域,如果没有想到自己的国内问题,要求解决国际传播领域的不平衡是很难做到的。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俞晓秋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等“软问题”增多,“软权力”的作用日渐重要,而媒体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不逐步改变现状,发展中国家将会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进程中进一步被“边缘化”。▲

  《环球时报》(2005年11月23日第十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