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大家族抛弃扎卡维(详细报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8:40 环球时报 | |||
本报特约记者倪木 关于“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机构头目阿布·穆萨卜·扎卡维的消息,这两天成为 一封公开信,断绝关系 扎卡维原名艾哈迈德·法德勒·纳扎勒·赫拉利,他的大家族拥有35万人。该家族曾是约旦开国时期和统治者哈希姆家族结盟的四大家族之一,此后备受历任国王重视,被称为约旦社会稳定的基石之一。 对家族、宗谱意识强烈的阿拉伯人来说,被家族开除意味着奇耻大辱。当20日约旦报纸纷纷刊登赫拉利家族的公开信后,立即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信中,赫拉利家族的长老、知名人士及其亲属联合署名,宣布“从血缘、宗谱上永远开除扎卡维”,信中还称“他的所作所为是家族成员共同反对和谴责的,是邪恶的,赫拉利家族将与他完全断绝关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这样的举动,杀害无辜平民,他就不是一个约旦人,不能在这里的树荫下乘凉,不能喝这里的水,死了也和故乡无关。” 赫拉利家族的声明在约旦引来不少支持者。一位爆炸受伤者的家人认为,这是约旦人最起码的要求,因为扎卡维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宗教、道德和人性,没有丝毫正义可言。约旦著名宗教人士阿依姆认为,公开信是及时和必要的。他解释说,根据阿拉伯部落传统,如果宣布被开除出家族,家族将不会对这个人的言行及生死负任何责任,他遭受任何惩罚都与该家族无关,家族没必要为其报仇或提供庇护。这无疑对扎卡维是沉重的打击。 家在贫民区,一贫如洗 扎卡维的家在约旦首都安曼东北的扎尔卡市卡萨拉特区。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贫民区。在约旦工作时,记者曾亲自走访过该地区。一排排类似简易房的建筑物杂乱地立在路边,看起来像是用砖头垒起来的,仅能挡风避雨。家家门前堆满了杂物和垃圾。 据说扎卡维家中共有5口人,他的结发妻子和4个孩子,他最小的儿子名叫马萨布。扎卡维的化名译成中文意为“来自扎尔卡的马萨布的父亲”,可见他十分疼爱小儿子。自从扎卡维1999年离开家,就再也没和家里联系过,更别说寄钱了。他们家都靠扎卡维的妻子打短工挣钱,还有亲友们的资助勉强度日。扎卡维家穷得家徒四壁,只有两个床垫算得上是家当。 虽然约旦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但扎卡维的孩子都不上学,而是到清真寺或伊玛目家里接受宗教教育,因为扎卡维认为世俗教育“腐朽、有害”。他的孩子也不能看电视、听广播,因为“父亲说这些都是腐蚀下一代的工具”。 虽然家里一贫如洗,扎卡维还娶了二房,是一名巴勒斯坦姑娘。他带她去了阿富汗战场,如今是否还在身边就不得而知了。尽管丈夫多年没有消息,还把孩子扔在家里,但扎卡维的元配妻子还是十分维护丈夫,称“他不是坏人”。 自作聪明,导致众叛亲离 约旦遭受恐怖袭击前,赫拉利家族对扎卡维在伊拉克的活动一直有分歧,不少人认为他是在抵抗外来侵略和傀儡政权,认为他是家族的荣誉和英雄,甚至有人介绍自己时公开表明和扎卡维是一个家族,以示支持。正是由于该家族内部的支持力量推动,约旦社会上也有不少同情和支持扎卡维的人。特别是约旦宗教界,不少反美反西方的宗教人士成为拉登、扎卡维的拥护者,因此在约旦的清真寺周五聚礼时,不少长老发表谴责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圣战”的呼吁。但这种情况在11月9日约旦爆炸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约旦政府痛下决心,一定要严惩扎卡维,清除社会上的极端思想。 连续数天,首都安曼、扎卡维的家乡扎尔卡都有人集会游行,抗议扎卡维的言行,支持国王和政府,甚至不少人公开喊出“扎卡维是魔鬼”、“去死吧,扎卡维”的口号。这次恐怖袭击也把他的家族推上了风口浪尖,很多媒体都十分关注家族亲属的表态,在证据确凿的恐怖袭击面前,家族内部的意见高度统一———与扎卡维断绝关系,回归约旦主流社会。 和扎卡维策划实施的多起恐怖袭击相比,约旦的袭击虽不是最大的,却可能成为影响最深远的。约旦社会各界乃至整个阿拉伯社会几乎都站出来谴责扎卡维,这恐怕是扎卡维始料不及的。明显受到各方压力的扎卡维事后解释说:“行动目标不是平民,3家饭店都是以色列、美国和约旦情报机关的基地”,可见试图以此展开“外伊拉克攻势”的他如今感受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 扎卡维原本预计由于约旦政府亲美亲以,老百姓颇为不满,阿拉伯社会也有意见,他的这一“顺应民心”的举动必定会鼓舞士气、深受支持,甚至能颠覆约旦政权。可事实大大出乎扎卡维预料,虽然当地不少人反美反以情绪高涨,不满约旦政府对外政策,甚至支持扎卡维对敌对目标采取恐怖袭击,但他们无法接受袭击发生在自己头上,发生在扎卡维的“祖国亲人”们中间,而且袭击伤亡者都是平民,绝大部分是当地穆斯林,还包括妇女和儿童,这严重地违背了伊斯兰教教义和作为公民的良知和人性,因此遭到伊斯兰世界的唾弃。 现在,约旦宗教界也开始重新反思和引导信徒,如何正确认识“圣战”、“异教徒”,一场反恐战争变成了一场宗教论战。阿联酋王储还呼吁宗教界人士,将扎卡维开除出教,以维护伊斯兰教的本性和声誉。▲ 《环球时报》(2005年11月23日第四版) 相关专题:扎卡维被炸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