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情留感”: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9:33 红网-三湘都市报

  抢注“超级女声”、“8844”商标的热潮刚刚过去,成都有人又打起“禽流感”的主意。据悉,“情留感”已被一成都市民分别申请在第33类白酒、葡萄酒等商品类和第43类酒吧、咖啡馆、提供饮食服务等项目类(《新京报》11月23日)

  “情留感”,看上去充满了“咖啡馆式”的柔情蜜意,散发着“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馨香,但让人分明感到了其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所隐藏的血腥。无论当事人如何为自己辩

解,抢注“情留感”商标都难逃借“禽流感”之名大发灾难财的不仁不义。而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则更令人感时伤怀:为什么我们在面对诸如“禽流感”这种重大人道主义灾难的时候没有起码的敬畏和悲悯之心?

  无庸讳言,“禽流感”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灾难性的传染性疾病。当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很多人都在忍受着这种传染病带来的恐惧和痛苦。灾难是可怕的,也是偶然的。或许我们有人还没有受到“禽流感”的伤害,但说不定哪一天它就会从天而降,毫无任何征兆地侵害我们健康的肉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灾难从来就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国家的灾难,它从来就是属于全人类的。而作为潜在伤害对象的我们,在面对“别人的灾难”时,应具有普世的人道主义情怀,不遗余力去感受他们、呵护他们、帮助他们,而决不是相反——或避之唯恐不及,或视而不见,甚至还想以灾难之名来敲骨吸髓——凡此种种,都已然丧失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良知和操守。

  诚然,“情留感”作为一个词来说毫无道德意义,但因其显而易见的借了“禽流感”之名,从而就不是不可指责的。在这种畸形的商业伦理的支配下,见利忘义的商人们只看到了由此而引起的轰动效应和滚滚财源,而罔顾受“禽流感”肆虐之苦的人们的身心痛苦和创伤——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可耻行径。

  张若渔(长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