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俄罗斯上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9:36 重庆晚报

  李乾晋

  到俄罗斯留学有一件事很不习惯,就是上网。上网极不方便,让中国去的年轻人说起就摇脑壳。

  才到莫斯科,我住在一栋14层的学生公寓里。我想,既然是学生公寓,就应该像国

内的学生宿舍一样,可以随便上网吧。第一次出国,我想通过网络给家里报个平安。但我问遍了楼里的中国人,大家都说这里上不了网。别说是宽带,就是要安一部电话,费用也350美金左右,相当于人民币3000元了,谁还敢安?没有办法,我只好到公共电话亭打了个电话回家。

  一连好几个月,我都没能上网。说实话,对几乎天天都要上网的中国大学生来说,这真叫人有点难受。在国内,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QQ和E-mail中有没有朋友或同学的留言,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原来的生活规律又被打乱,让我更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我和朋友都说,宁可天天都吃黑面包,也不能不上网。

  后来,一个中国学生出钱安装了宽带,通过卫星接收器上网。这样的上网方式,国内是没有的。不过,这样上网,费用相当高。但为了上网,又有什么办法呀?再贵也要上。于是,一方面节衣缩食,一方面严格控制上网流量,哪还敢像国内那样,哪个网页流量大就专开那个网页。

  再后来,我离开了莫斯科,到了离莫斯科600公里的一个小城市,就更不抱希望了。哪知,这里有网吧,但要走20分钟的路。网吧上网,1小时要30卢布,好贵!而且那操作系统全是俄文系统,输入的中文不能识别。于是,聊QQ我也只能用拼音。又没有声调,一句话往往说了几次,别人也不明白,还引起不少笑话。没办法,后来我只好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带上。俄罗斯冬天大雪纷飞,室外动辄就是零下20几度,背上一个笔记本电脑走上20分钟,也还真有点考验人的意志。每周顶风冒雪去一次网吧,成了我那个冬天抹不去的记忆。

  春天来了,学校告诉我们,中国留学生可以共同安一部电话。我们有13个中国留学生,安电话的方案很快就通过了。于是,那电话白天就用来打电话接电话,晚上就用来上网。我们买了3个小时的时间段上网,从凌晨3点至6点(相当于北京时间早上7点至10点)。后来,听说手机也可以上网了。暑假回国就弄了个GPRS卡,安在那笔记本电脑上。GPRS是按流量收费,不敢铺张,上一会儿就急忙下了。但毕竟自由多了,总算没让我荒废上网的“手艺”。

  中国人上网的越来越多,而俄罗斯人兴趣不大,有资料说88%的俄罗斯人几乎从不上网。

  (五)

  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