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京地理”丛书:北京城的人文讲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9:40 新京报

  

“北京地理”丛书:北京城的人文讲义

  

“北京地理”丛书:北京城的人文讲义

  新京报“北京地理”的报道在提示着急匆匆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北京地理”丛书:北京城的人文讲义

  

“北京地理”丛书:北京城的人文讲义

  

“北京地理”丛书:北京城的人文讲义

  “北京地理”丛书第一辑《名家宅院》《民间绝艺》《王谢门庭》新京报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11月定价:16:00元/册

  ■访谈

  重启我们的想像能力迟宇宙

  (新京报副总编)

  我们做“北京地理”,在很多人看来是对北京生活的记录。我个人倒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北京地理”存在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它为新京报增加了多少看点,为读者提供了多少谈资,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能———重启我们的想像能力的可能、对生活充满敏感度、觉察力的可能。“北京地理”所记录的对象,已经在那里存在了千百年,为什么我们今天依旧觉得它很新鲜呢?是因为我们没有用新鲜的心去感觉它,没有用新鲜的眼睛去注视它。你心中和眼中觉得它新鲜,它就新鲜了。它一直在那里,变化的是我们的心和眼。

  事实上,目前我们每周都有新的专题,譬如本周的“老北京街巷系列第三部·近代街巷”。新的系列或专题的出现,需要有新的眼光和新的视角。其实,我们身边的所有一切,都是“北京地理”。我们不要去限定它,而是去发现它,观察它。

  7年前我离开北京,5年前我回到北京,中间只间隔了两年,但这城市的变化已经让我感到陌生。这时候,你就要去发现它的变化。

  已经被时间定格的那些,时间上叫做历史,空间上的就叫做地理。地理是个无限广袤的概念,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了解了我们会有无穷无尽的系列和专题。

  我个人觉得目前“北京地理”最大的困难是对写作的要求很高,而我们的记者都很年轻,很多时候因为文字能力和阅历的欠缺而造成了选题的缺憾。不过又不能苛求我们的记者都是文字高手,那样的话更适合他们的职业就变成了作家,而不是记者。

  北京是一部浩瀚的史卷王军

  (新华社记者,《城记》作者)

  新京报“北京地理”版是我最喜爱的栏目,我发现很多人都喜爱。为什么?因为它使我们明明白白地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从而增进彼此的认同,产生强烈的文化归宿感。它唤醒了我们动人的乡愁。

  “北京地理”的第一辑包括《名家宅院》、《民间绝艺》、《王谢门庭》三本,从民间,到名人,到王侯,这三个系列各有千秋,正可形成对北京不同历史文化层次的表述,在当今北京城市巨变,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之时,作这样的探索是必要的。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不曾中断,是举世罕见的奇观,历史文化在今天仍在以表面的或潜在的方式对我们的生活发生影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求解未来,我们总是要回到过去,这是人类的本性。

  我感到“北京地理”的编辑、记者是在用自己的脚丈量着这个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倾注着对这个城市巨大的爱,并唤起了越来越多的爱,我有幸能够分享这样的情感。

  相信“北京地理”还会陆续结集出版的,因为北京是一部浩瀚的史卷,所有的“形而上”都能够从“形而下”的城市空间中得以表达,这正是“北京地理”面对的巨大矿藏。从胡同、四合院,到商肆、戏楼、会馆,再到皇家宫殿、园林、陵墓等方面,都有丰富的资源可发掘。另外,河湖水系山川也是值得探索的内容。也可尝试断代史的梳理,比如金中都系列、元大都系列、明清及民国北京城系列等。在北京高扬“人文奥运”

  大旗之时,我最想说的是,像“北京地理”这样的报道和著述,才最该成为面向2008年的人文讲义。

  不要忽视那个被撞倒的人

  王斌(鲁迅文学院研究员)

  “北京地理”的选题关注的是厚重的历史,但记者的文字多多少少有些小资的味道,这恰恰是有情怀的,有趣味的,比起专家或学者的文字,记者的视角更独特,更有启发性。

  “北京地理”让我们感动的不仅仅是文字,它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力。记得去年初冬,我在“北京地理”的“新北京观察”栏目上撰文,呼吁西城区有关部门不要拆迁砖塔胡同,因为砖塔胡同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最老的一条胡同,在这期的“北京地理”见报后,有关部门通过整版的详细报道发现了保护砖塔胡同比改造它更有价值,于是,“北京地理”活生生地挽救了这条老胡同。事实上,“北京地理”在以媒体的力量向政府谏言,像一把伞为这个浮躁的城市遮蔽了急风骤雨。

  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有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个个摆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要急匆匆地赶路,就忽视那个被撞倒的人。我想,“北京地理”的报道正是在提示着急匆匆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其实,对于这三本书的期待和每日阅读“北京地理”的期待是一致的。不过,我想,更多的读者期待看到以老胡同、老四合院、大宅门为线索的书籍,因为我们还生活在其间。

  读者的两个建议

  常华(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

  我经常看“北京地理”,很好看。在“北京地理”第一辑出版的三本中,我个人最喜欢《名家宅院》。

  另外,我有两个建议,北京城内的很多景致都已经在400期中有所报道,北京郊区的深山里“卧虎藏龙”,像在门头沟区就有一个灵水村,最近被评选为第二批古村落,有很多明清建筑,村里出了很多举人,捷报隐隐约约挂在门上或房檐下,特别神奇。

  我还建议“北京地理”关注一个话题,北京各区县都在推出自己的文化品牌,来推动各区县的文化产业,如门头沟主打永定河文化,通州主打运河文化,东城区主打皇城文化,西城区主打什刹海文化等等,这个选题也应该很有意思。

  采写/本报记者曹雪萍

  ■主编阐述

  北京:时间之书的神秘作者

  城市生长———消亡———再生长的时间,既是线性的物理时间,又可能最终被纳入神秘的圆形时间。城市空间的历史逻辑,既是理性的,又常常是非理性的。北京是一座被权力和历史理性所严密控制的特殊城市,其空间体系体现了非凡的理性法则,形成了完备的符号象征系统;同时,其空间面貌和市民精神,又被各种意识形态不断改写,尤其是在20世纪,这座城市激烈的空间变法,充分体现出了历史的非理性一面。今天,在北京空间体系的改造过程中,主宰城市核心的皇权逻辑与旧帝国美学系统,与越过环线不断扩张的全球化资本逻辑,既激烈争斗,又私下妥协、互相渗透,从而不断修改着城市的地理景观,以及土地价值的核定标准。而对于被巨大的历史漩涡所裹挟的微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居住经验与记忆发生了断裂,他们在熟悉的家园不断晕眩,找不到回家的路。时间长了,失忆症就可能转为“神经麻痹症”,甚至可能导致神经中枢紊乱。

  与口语媒介和电子媒介相比,印刷媒介是城市记忆更为理性、可靠的管家。书店的显要位置,永远摆放着各种关于北京的风土历史掌故的图书,包括由历史、地理学家所撰写的专业书籍,以及民间散播的市井掌故。作为文化中心,北京最不缺乏由官方和权威部门提供的合法知识,同时,它又是民间话语繁殖得最旺盛的城市。

  在一些名声显赫的老胡同里,我们可以看见最生动的市井景象:穿着“胡同游”背心的三轮车夫,绘声绘色地向世界各地来朝圣的游客,讲述着某座破旧宅院、乃至门楣上某个图案的神秘故事,无私地向观光客提供各种勾人魂魄而又来历不明的市井传奇。

  面对这座勾人魂魄的都城,新京报“北京地理”的记者们怀着与“胡同游车夫”同样的言说热情。不过,作为现代新闻传播媒介,我们的言说方式,与历史知识和民间传闻都不相同。我们关注的不是封闭、静止的空间,不是坐在历史废墟中把玩死物,也不是向饥渴的游客兜售宫闱秘闻,而是致力于记录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居住经验的变化。文字和摄影镜头,一直在努力捕捉呈现在面前的城市现代空间形态,与历史时间之间的激烈争斗。我们不想在一种“如数家珍”的献宝思维中,做同义反复的工作。我们更有兴趣的,是那些祖传“家珍”在时间中的命运,关心它正在被什么所覆盖、扭曲,或者说,诡谲的现代生活在如何改写、重塑城市记忆。

  与传统的自然地理学不同,现代人文地理学试图让人的感受重返地理的中心。这正是新京报重点栏目“北京地理”的基本宗旨。自2003年11月创刊至今,“北京地理”致力于从城市人文地理的角度来解读北京,记录城市景观与人文活动的互动关系。

  城市的空间形式,就是市民的心灵形式。市民对城市的情感与记忆,与城市的空间形式密切相关,它附着在城墙、道路、王府、寺庙、胡同、四合院、集市以及各种消费和休闲场所上。记忆不仅仅是私人的、破碎的,它可能成为城市在全球化冒险活动中的一个强烈对照与反诘,幸运的话,它甚至可能修正这座城市的去向。

  为此,参与“北京地理”工作的年轻记者们,同时扮演了考古学家、地质队员、侦探、游手好闲者的角色。他们行走的路线和大街上的大多数年轻人相反。他们整天沿着城墙根、老胡同、四合院,在那些被遮蔽、被遗忘的角落暴走不休。在摩天大楼的高科技幕墙上,他们看到了千年的红砖碧瓦、雕梁画栋。在现代城市的轰鸣中,他们听到了元大都早朝时的圣谕和菜市口的吆喝。面对层叠的空间、交错的时间,他们必须修炼双重视力和听力;同时,他们又要避免出现“幻视”和“幻听”,因为真实客观永远是新闻叙事的紧箍咒。

  接下来,“北京地理”还将陆续分辑出版,力图献给读者一部更完整的北京人文地理的“时间之书”。

  在我们的梦想中,北京既是这本书的画中人,还是它的读者、鉴定者和收藏者。最重要的是,它才是那位伟大而神秘的作者。

  □吕约(作者系“北京地理”丛书执行主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