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读者反响--11.25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09:42 新京报

  编者按:本报书评周刊上周推出“100期纪念特刊”后,相继接到了一些热心读者的来信,特从中选刊两文。也希望读者今后能一如既往地关注书评周刊,为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书评副刊的价值在于“大众化”

  报纸作为大众传媒,需要一种平民的姿态,书评作为报纸的一个部分也是如此,它不只是在给一些精英们打造世界。书评是一座桥梁,一座架在精英与平民之间的桥梁,书评也是大众读书的指南针,应该通过书评告诉大众:什么书值得读,如何去读书……报纸的副刊是为大众服务的,它的价值在于它的“大众化”。

  有的学者说《新京报》的书评太肤浅,笔者认为这不是它的缺点,更何况它其实并不肤浅。恰恰相反的是,有些大众传媒把它做得太专业,事实上,专业有专业的书评杂志,如《读书》、《书屋》等,这些是向“小部分”人发行的,而作为大众传媒的报纸,其副刊的书评如果太专业化,似乎是在毁自己“大众”的土壤。当然,“大众化”不是说只注重媚俗的题材或者语言粗俗、平庸轻浮、矫揉造作,这也是远离大众的,“大众化”是一种“朴素的美”。比如《新京报》书评上的一些讲座信息以及签名售书等,很有大众化的意义,民众以前得到这些信息的途径很有限,除非碰巧而已,而《新京报》作为一家在北京读者群广泛的媒体,很好地为读者传播了这些信息,这也是它的“大众化”意义的体现。

  笔者作为爱看书之人,从《新京报》的书评周刊创刊开始,就比较关注它,有时几天不买报纸,但星期五的报纸我几乎每期必买。笔者认为它的书评做得并不肤浅,它的专题就是它的深度所在,而且做过很多很好的专题,如它的《重温〈光荣与梦想〉》、《“80后”写作》、《余秋雨调查》、《才如大海何柄棣》等等,这些报纸笔者也一直珍藏着。这样的专题也是大众报纸副刊的特色,专业杂志不好办,它的出版周期太长了,广播电视媒介更不用谈了。非常希望《新京报》的书评周刊以后多做一些与舆论相应又有深度,又不失大众化的好专题。

  当然,《新京报》书评上也有些评论写得让人不知所云,仿佛是作者在自说自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评书。大众化应该文风朴素,令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书评评论还应当以一种“新”来打动读者,让读者开拓视野。创新是所有大众的追求,也是大众化的价值所在。

  □魏建平

  警惕貌似知识分子的东西

  我看到的书评,差的就不说了,可看的,大致分三种:一是书看得透,但是文章写得笨,得费劲琢磨,才能看出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二是书看得潦草,但是文章写得聪明漂亮,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块垒;三是书看得透,文章也写得舒服。第三种非常罕见,第二种我觉得也不错,最怕的是第一种,有好想法,表达不好,等于白费。

  不过第二种情况也很危险,很容易变成油腔滑调,那就只能让人讨厌。

  书评周刊关注的那些书和话题,都带有鲜明的通常被冠以“知识分子”名号的风格,不过我个人对那些书和话题,大多不感兴趣,因为我觉得其中不少形迹可疑,都是貌似知识分子的东西。

  《新京报》是一份非常年轻化的报纸,不妨多发挥年轻人的活力。建议书评不一定要限长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不一定非要写成有头有尾的文章,能不能提倡一种新的文体来评书?比如像写诗一样排列句子,这样就不必使用那么多连词和副词了。这样可以把内容做得非常丰富。在我记忆中,我觉得黄集伟的文章举重若轻,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看着比较舒服。

  □杨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