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人们不是“北京烤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11:11 上海青年报

  □朱慧松在国际义工日到来之前,记者对长春志愿者状况进行了调查。在一家敬老院,江大爷面对阳光抠着手指,不言不语发着呆。他的小屋里一年中也会热闹几次,一般都在春节、雷锋纪念日和“五四”青年节这几个节日,小屋里会挤满志愿者,小屋里会充满欢声笑语。然而热闹过后,江大爷就带着期盼陷入更长时间的孤独当中。(《新文化报》11月24日)很多敬老院都存在类似情况:在些特殊日子里,敬老院里热闹非凡,但节日一过,就又陷入了冷清。为此有时他们不得不拒绝志愿者前来慰问,因为志愿者热闹一阵就走了,却给老

人留下了短期内难以抚平的孤独。

  义工或志愿者的工作无疑是充满奉献和爱心的,应给弱势群体带去温暖和帮助。可现在对于一些敬老院来说,志愿者的到来却是“弊大于利”,因此要进行婉拒。这实在是发人深思,为何送爱心却成了一种“伤害”呢?

  细细想来,也不难理解。老人们是最害怕孤独和寂寞的,他们非常渴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即便是志愿者不带什么慰问品,也不来干什么活,就是聊聊天,对于老人来说也是莫大的安慰。而一年中也确有几个日子,诸如春节、雷锋纪念日等,志愿者是纷至沓来,又是帮老人干活,又是唱歌跳舞,表演节目,老人们乐得合不拢嘴。可这几天一过,立马恢复了冷清。如此强烈的反差,老人无疑会感到更加孤寂,会度日如年,眼巴巴地盼着下个节日的到来。

  如此看来,敬老院的老人们受到的是“填鸭式”慰问。平时无人问津,而到了节日里又要被“撑”坏。这样,老人怎么吃得消?

  敬老院里的老人不是“北京烤鸭”,他们需要的是长久的社会关爱,靠“填鸭式”慰问是无法满足老人的要求的。一些志愿者没有充分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由于平时忙于工作,觉得节日里看望一下就行了,看来,人们的爱心行动应持之以恒,而不是“运动式”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