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且说“一次性”(金台随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05: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符号

  近日有媒体报道,据最新抽查结果,我国一次性餐具半数不合格,含有致癌填充物。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抽查报告”确有其事,2004年北京抽查合格率仅为40%。由此引发笔者对“一次性”的许多联想。

  餐馆有一次性使用的塑料碗、杯、羹匙、饭盒、木筷、台布,市面有一次性使用的圆珠笔、打火机、手电筒,大中城市有一次性使用的薄袜、衬衣、内裤,国外有一次性相机……“一次性”,属非传统消费观。

  一次性内裤、衬衣之类是为懒人和忙人而备的,也是为阔者的舒适所作的精心设计。香港的垃圾箱里常扔有这种“一次性”衣物,有人专捡它卖到内地充“洋货”。

  一次性茶杯,避免了千人喝万人尝的唾液的交流大有益于健康;一次性注射器的强制推行是提防乙肝、艾滋病血液感染的福音———“一次性”的采用,是文明推进、现代意识张扬的标志。

  社会福利中有“一次性补助”,积压商品有“一次性处理”,国企职工有所谓“工龄一次性买断”,乱麻式的遗留问题有所谓“一次性了断”,其它则有“一次性降价”、“一次性收费”、“一次性优惠”、“一次性罚款”名目种种。“一次性”有时是快捷果决的举措,有时是摆脱重负不得已的选择;有时是社会关系快刀斩乱麻式的调整与重组,有时则是对弱势群体随心所欲的搪塞与欺凌。

  卫生意识低下的地方,一次性“卫生筷”鬼知道是否卫生?角落里大堆劈下的小木条未经消毒旋即套上“已消毒”、“卫生”之类的字样,比没标字样的不更可怕么?“一次性”竹木筷是对森林的野蛮掠夺;“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普及”,是对环保的挑衅。

  流动商贩欺诈的易于得逞,正是借助“一次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经营方式以逃脱追究,顾客一旦发现上当,哪里找得到他的身影;车站、码头的摊铺以高价、水货宰客为常事,正是利用了旅客南来北往的“一次性”行踪,一旦发现自己受骗上当,早离开了几百上千里地。

  还有所谓“一次性朋友”。需要你时只管说亲热话,忆旧、套近乎,递高帽,请吃喝,嘘寒问暖,登门拜访,一个劲儿“上粉”,赞誉你的时候,就是让你为他效劳卖命当踏脚石作敲门砖的时刻;事情一成则就此“拜拜”,“友谊”、“感情”、“拥戴”、“尊敬”,一股脑儿通通作废,这时候他又在物色新的可以有用的“朋友”……“一次性”,于是又成为世态炎凉的量具,人情冷暖的标尺。“一次性”的得失功过成败,真还难于“一次性”说清。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6日第八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