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金阳:贵阳新的经济增长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08:13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 《中国西部城市发展观察————解构金阳》在经过半年多的采访和撰写后,现在终于和读者见面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各类研究城市发展的著作问世不少。但本书是新闻记者的笔触,或许能从不同的视野,描绘出城市发展的万千气象,解构中国城市发展的独特脉络。

  贵阳市金阳新区的建设是贵阳市政府促进城镇化的一个探索。从资料看,贵阳新区

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从实际出发,构建城市发展新的空间格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贵阳市老城区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接近3万人,城区空间已经超负荷承载,严重制约了贵阳作为贵州省会城市的功能发挥,和经济生态市建设的空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金阳新区建设于2001年底大规模启动,经过3年多的时间,建设并顺利实施了市级行政中心的搬迁,对整个贵阳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拓展了发展空间,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正在形成贵阳新的经济增长点。

  贵阳金阳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只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种探索模式。中国的博大多样,决定了在城镇化道路上,会产生基于各地不同条件的富有个性的探索和发展模式。正是这些不同的探索和发展,构成了中国不可逆转的城镇化进程的主流。

  人类城市化的进程,从经济角度看,是不断追求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过程和结果,因为资源和要素的空间聚集产生效益,有利于专业分工和降低交易费用,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于是就产生了城市;从人文角度看,是追求现代文明的过程和结果,因为城市代表着一种进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主要策源地。

  在我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许多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国的发展中国家。为此,党中央在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就明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十五”计划《纲要》中,也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城镇化问题也是我们执行十一五规划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什么城镇化问题,会摆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呢?

  首先,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快发展非农产业的必由之路。总的看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逐步减少农民;减少农民,必须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岗位,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因此,城镇化实际上是广大农民和农村人口追求更高的比较劳动收益的过程,也是农业通过减少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营的过程,是最终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

  其次,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增强消费对增长拉动作用,实现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而消费需求之所以难以提高比重,是因为低收入的农村人口比重过高,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转变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的模式,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在不断扩大城市消费群体规模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居民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

  第三,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增强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建设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产业工人的迫切需要。增强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既要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更要培育适应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产业工人。而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培育基础和优势,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我们必须利用城市的空间和经济载体,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使他们成为增强我国经济整体竞争能力的人力资本。

  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说:“近者悦,远者来”。作为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一个新区,愿金阳新区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不仅为自己的未来开创新的局面,更要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更有借鉴意义的示范。只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推进城镇化,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各个地方的积极探索,科学指导,合理规划,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一定会沿着一条科学、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大步前行。作者:国家发改委常务副主任朱之鑫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