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咬一口“葱油粑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08:26 南方日报

  人海一瞥

  西单

  20多年光阴荏苒,与故乡聚聚散散间,我依然不舍“葱油粑粑”情结

  随意穿行在长沙的小巷,闻到一缕缕小葱的香味,再听到“噼噼啪啪”油炸声,十之八九,你会见到一个系着围裙的小贩站在热腾腾的油锅边,炸着又香又脆的“葱油粑粑”。做“葱油粑粑”的面粉不是北方的小麦粉,而是南方的稻米浆,所以,在口感上,“葱油粑粑”比北方的“油饼”多了一层细腻、温和。

  小的时候,“葱油粑粑”才两分钱一个。在我的小学门口,有一个老公公,每天早上守在煤炉边炸“葱油粑粑”。我们这些小学生一个个伸长着小小脑袋瓜儿,拥挤成一团,等着“葱油粑粑”出锅。刚炸出来的“葱油粑粑”冒着点点油光,很烫。老公公把“葱油粑粑”捞出来后,在锅边的铁栏里放一会儿,再用两张灰色的小纸头包上,给我们吃。常常,我们一边啃着“葱油粑粑”,一边进了校门。当然,如果在校门口还没啃完“葱油粑粑”的话,少先队大队长们、执勤的中队委们就会把我们堵住,一定要吃完“葱油粑粑”才放行,否则便要扣班级纪律分,吓得我连忙狼吞虎咽……

  20多年光阴荏苒,与故乡聚聚散散间,我依然不舍“葱油粑粑”情结。时常,我等不及放下行李,先在路边买一个“葱油粑粑”,嚼着香喷喷的“葱油粑粑”进家门。沿途,门房阿姨、邻居看见我一手拿着“葱油粑粑”,一手提行李的狼狈样儿,诧异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们眼中稀松平常的长沙小吃“葱油粑粑”,在我看来,它却有着非凡的魅力!

  我家门前有三个“葱油粑粑”摊子,我也藉此轮流品尝,一饱口福。可巧,三位“葱油粑粑”摊主都是热情、能干的湘女,招呼起客人来一点都不含糊。头一个“葱油粑粑”西施身材偏丰腴,脸上红扑扑的,闪现着健康、朴实的劳动妇女之美。她好像从前有过工作,下岗后自谋生计,便炸起了“葱油粑粑”。她的“葱油粑粑”米浆比较稠,有嚼劲、实在!偶尔,我能见到她老公来帮她打打下手,一副关心体贴的样子。即便清贫,但我想,他们两个人的精神世界也是富足、美满的吧!

  第二个“葱油粑粑”西施盈盈二十,清瘦标致,倒不枉“西施”之名。她的老家在乡下,来长沙打工半年多,也炸了半年多“葱油粑粑”。“有志不在年高”,别看她小小年纪,做事情特踏实、细致,平时话不多,文文静静,专心致志炸“葱油粑粑”。她的“葱油粑粑”香气清淡,颜色也不如别处金黄,但自有一种嫩嫩的口感,恰如她本人,不事张扬间透着一股灵秀之气。

  第三个“葱油粑粑”西施三十余岁,总是笑语嫣然、伶伶俐俐地招待客人,逗客人开心。她家的“葱油粑粑”是祖传的,味道适中,米浆也调和得柔韧,口感自然醇厚、隽永!有时候,我经常听到人们跟她说起自己家的倒霉事或得意事,如谁家婆婆去世了,谁家儿子考上大学了……大家一边谈着家常里短,一边等着她的“葱油粑粑”。她呢,耐心听着,劝解着,恭贺着……“葱油粑粑”炸出来了,人们的脸色无一例外都洋溢着笑意,喜滋滋地嚼着,品味着人生百味。

  不管怎样,三家“葱油粑粑”各有所长,足以分庭抗礼。我希望“葱油粑粑”西施们也能像“葱油粑粑”一样永远香气四溢,永远深受街坊邻里的爱戴!

  本版插图/张旭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