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富豪送奔驰宝马重金雇保镖(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6日11:27 重庆时报

  

富豪送奔驰宝马重金雇保镖(图)

  绑架吴若甫的绑匪所使用的武器

  为保障自身人身安全,中国富豪带上以“秘书”、“司机”身份跟随自己的保镖似乎正成惯例;购买地下保单、送子女出国读书、转移财产乃至移民等已经成为富豪保障人身

安全的优先选择;一些富豪选择做慈善家以改变公共形象……

  富豪安全问题使保安服务业兴起,地下保险业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冲击,资本与财富外流,慈善事业兴起,这些或利或弊的既成事实,都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

  “保镖”经济勃兴

  保镖待遇超过分公司老总

  广东、江浙、京津一带是中国富豪最密集区域之一,同时也成为中国保镖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在浙江宁波,专门有以保镖为主要业务的平安商务礼仪公司。据了解,该公司聘请的保镖多为体格强壮的解放军陆海空军和武警退伍军人,体育院校毕业生和武师,身高要求在178厘米以上,体重在75公斤以上,平时没有任务时由公司支付薪水,从2000元到1万元不等。一经出镖,薪水大涨,按照圈子里目前的行情,年薪在5万元至20万元间。同时,公司给镖师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如果发生不测,除由保险公司理赔外,公司将给予一定补偿,且客户还将按工伤抚恤标准支付费用。

  这家公司的成立引起浙江、上海等地上百家媒体关注,公司自称“保镖业务已引起数百名企业家强烈兴趣”。为让保镖尽职尽责,保镖待遇颇为丰厚,温州乐清一家知名电器公司董事长常年雇佣数位保镖,待遇之高在圈内小有名气,一个流传甚广的版本是:这位老板最器重的两三位保镖年收入和福利待遇,很可能超过分公司总经理。

  萧山一位著名富豪的做法更为夸张,他送保镖的礼物是奔驰600或宝马760。因为对保镖的强烈需求,保镖形成产业并催生“保镖”经济,已经成为保安业界的共识。

  地下保单“繁荣”

  每年流到香港上100亿港元

  除聘请保镖等形式外,购买人身保险也是富豪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过,广东、浙江、上海和北京等本土富豪,似乎更青睐境外地下保单。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年流入到香港的地下保费至少有100亿港元。

  叶某是温州人,香港某著名保险公司业务员,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跑寿险业务,收入不菲。7月29日,在熟人介绍下,他勉强答应在宾馆见记者一面,在他看来,地下保单之所以拥有生存空间且愈演愈烈,主要还是富豪担心自身安全,以及我国保险服务业自身竞争力不强。

  叶某认为,购买地下保单根本原因还是为规避人身意外风险,而不是外界炒作的投资获利。“实际上,香港正规大牌保险公司保单回报率能达到4%%~6%%相当不错,外界炒作30%%,可能是六年或七年后的总收入。说实话,每年4%%~6%%的回报率在温州来看,根本不算什么,这里地下金融回报率都超过12%%,从我接触的投保人来看,他们买保险还是为图平安,至于为什么不购买内地寿险,可能是对内地保险公司服务态度和理赔标准不满意。”

  生活方式转型

  转移财产送子女出国读书

  除聘请保镖和购买寿险外,有些富豪还用其他办法保障自身安全,主要表现在其生活方式的转型。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过多防护不能从根本上防止绑架,还可能引起绑架实施者注意,为数不少的有钱人选择普通生活方式,不愿露家底,攀枝花市一家富豪,为了自己的女儿,过了十几年简朴生活,直到女孩考大学。”

  同时,将子女送到外地或国外读书,把个人财产转移到境外或国外,尽管考虑的是多方面的因素,但在部分富豪眼里,这也是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

  今年51岁的老徐老家在湖州,对自身安全并不太在意,但担心的是孩子。在孩子14岁时,就把他送到英国。老徐说:“在我湖州老家,送小孩到国外读书并不多见,但在绍兴似乎很时髦,除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外,最重要的考虑就是安全。我在那边雇个保姆兼保镖,孩子一年读书的各项花费接近80万。”

  老徐说,孩子到外地读书后,自己还通过购置房产等渠道,向英国转移价值数百万英镑的财产。“万一遇到个三长两短,哪怕是国内资产全部亏进去,在英国儿子名头上数百万英镑的资产,总还是靠得住的。”

  削减仇富心理

  加速法治建设挺胸做富豪

  专家认为,和谐社会应该为一切人包括富人的正当生存和发展,为财富的合法增长,提供更好的环境。“通过媒介将防范方法告诉公众显得十分重要。”王大伟教授表示。

  一些专家认为,应该加重处罚,对绑架分子进行严厉惩处。温州市政策研究室原主任、对富豪和民营经济很有研究的马津龙教授说,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劫富济贫一直是作为正义的东西来宣传的,这是旧社会、旧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的反映。但这种社会观念,无形中给那些针对富豪的犯罪分子找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合法性”。

  如今,我国宪法已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包括一切公民,也就包括富人。所以,在新中国、在新时代,济贫是全社会的责任,而劫富是不允许的。消除仇富、有钱是恶等社会心理因素,严格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才能让一切追求富裕的人们过上太平富裕的日子。加速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必由之途。据《瞭望东方周刊》

  绑匪个案好逸恶劳渴望绑架致富

  “小炮仗”是四川人,今年20岁,17岁那年高中辍学后,来到浙江宁波等地“闯荡江湖”。平时,他喜欢跟着社会上的“混混”出入各种娱乐场所,收些“闲钱”偶尔还帮赌徒看场子、望风,拿些小费。有时还会成为警方、媒体的线人,每到年关、暑假,他就在宁波、上海等地火车站卖黄牛票。

  让“小炮仗”留下“江湖名声”的当然不止是这些杂活。他每逢春节,还会和一群人,在浙北、苏南和浙东一带的乡村,拿着炮仗、烟花,到当地富豪家门口放“炮仗”,主人受惊走出房门时,一群人和“小炮仗”一起,盯着主人邪邪地笑。这些富豪多半会以几百、上千甚至更多的钱买下他们手中不值百元的炮仗烟火。“小炮仗”尽管年龄不大,但团伙中经常由他探路、摸底,而且拜年屡屡得手,也就留下“小炮仗”的绰号。

  尽管“小炮仗”没有固定职业,但由于许多偏门邪道都挺来钱,所以他自称2005年春节回家过年时,带了4万多存款回家。

  “谁都希望成为富翁,我当然也想。在我看来,只有绑架富豪才能快速致富了。现在看这场子呀,放炮仗呀,卖火车票啊都是在积累经验,但愿有一天能成大事。”“小炮仗”对打工很不屑。

  特点分析

  ■贫穷不是产生犯罪的土壤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告诉记者,中国实施绑架的人群,大体上可分为:亡命之徒;想入非非的年轻人;利益当事人。温州商人许明同意于海的观点,他说,多数绑匪是因为经济纠纷、赌博、吸毒等原因实施犯罪行为的,或者是与心理变态扭曲、社会风气差等有关。

  人大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告诉记者,应该承认,不少绑匪是所谓的“三无”人员,经济上属于低收入人群。

  ■很多绑架案主要针对亲属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一些绑架案,针对的并不是企业家本人,而是绑架其亲属,以撕票相威胁,索要赎金。

  2005年上半年,上海的王女士3岁女儿被人绑架,对方索要赎金10万元。警方成功解救被绑架者,实施绑架者程红芳被判有期徒刑10年。

  1998年11月25日早晨,一个陌生男人打电话给中国新雅投资集团董事长郑步良,要他准备好200万元现金来赎他的儿子郑体永。郑步良立即报警,绑匪将郑体永撕票杀死。

  ■两类人成绑匪眼中“肥羊”

  毋庸置疑,绑架风险正在逼近中国富人,根据新华社通稿发布的内容,犯罪分子绑架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比较富裕的企业家和文体明星等名人,另一是家境比较富裕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中小学生。

  ■绝大多数绑架是经济绑架

  研究中国绑架犯罪研究的知名学者、福建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张昌荣表示,“目前中国发生的绑架案,都是经济绑架,绑架实施者几乎都是为了钱财,目标、目的都十分明确。”

  但在哥伦比亚等国,不少绑架是政治绑架,且常发生集体绑架。

  ■东南沿海富豪云集绑案多发

  东南沿海是中国富豪集中的地带,也是绑架案件的多发区。以福建为例,从1995年开始,绑架案件明显增加,到2001年已立案1200余起,绑架受害人达1500多人。

  ■绑架越来越成为高智商犯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侦系副教授陈刚告诉记者,目前,绑架犯罪团伙的反侦查手段正在不断提高,跨地区绑架犯罪十分普遍,同时也出现了跨国绑架犯罪。在索要赎金的手段上,也出现了通过网络发电子邮件等新手法。

  专家提醒

  在交往对象上要注意保护隐私,特别是面对初次相识的人,要对生活规律、家庭电话保密;加强对重点人群防范,包括投资商、特殊行业者等;发生绑架后不要犹豫,要马上报案,但要注意保护案情,不能轻易将已报案告诉邻居和朋友;增强反绑架意识,生活工作中远离吸毒者等陌生人群。

  相关数据

  1984年全国发生绑架(劫持)人质案件5起,1985年12起,1986年16起,1987年29起,2004年,公安部公布的绑案件数为3863起。而世界公认绑架案发生率最高的南美国家哥伦比亚,在绑架案最高发的2001年,统计案数是3000余例。按照人均绑架发生率来看,中国是墨西哥的1/10,哥伦比亚的1/30。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9条规定,构成绑架罪的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致人质死亡或杀害人质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均据《信息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