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山模式”解构--从一个村看贵阳市的扶贫开发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08:25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 这里是息烽县惟一的少数民族乡青山苗族乡的一个村,距离县城19公里,曾经是息烽县乃至贵阳市最贫困的村寨之一。但是,2000年以来,这个村的发展却可以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来形容。此外,贵阳市城乡发展的许多决策还出自这里。

  这就是青山村。青山何以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青山村民张天忠当兵退伍后就没有回家,一直在外打工,给人开车。因为家里太穷,回来找不到活路。可今年,张天忠却丢掉一个月1000多块钱的收入回到了村里。

  这是为什么?张天忠说,这几年来村里建设发展快,该是回村发展的时候了。

  村支书刘心正说,张天忠的话一点不假。5年前,不仅青山村,整个青山乡的交通都还相当闭塞,当时只有一条通乡公路,走县城来回要一天。而现在乡里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自1996年实行市带县体制以后,青山苗族乡成了贵阳市历届市委书记的工作联系点。特别是2000年7月以来,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定点到乡,扶贫到村”,把青山村作为扶贫实践的调研地,青山在人力、财力、物力、技术、信息、政策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不单青山村,在整个青山苗族乡,已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硬化串户路,村村通电视、电话和广播,80%的农户饮用上自来水,远程教育网络覆盖各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迈上新台阶,并由此向全市覆盖。2001年以来,贵阳市面向农村共筹集和投入资金40多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35万人的饮水困难,15万人告别了居住茅草房的历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乡乡通电话、电视,乡乡建有精神文明活动中心。

  

  “我们村最早完成人居茅草房改造,最早通串户路……”

  这些“第一”让青山人引以为荣。这些“第一”现在正在影响着贵阳市农村乃至城市居民的生活。2001年,青山村人居茅草房改造完成,结束了村民居住茅草房的历史。而一场波及全市的“贵阳市人居茅草房改造工程”由此开始,2004年底,该工程全部结束,4年时间里贵阳市累计投入“改茅”资金4.45亿元,共建新房304.4万平方米,使15万贫困农民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茅草房。

  2002年,青山村连接鹿窝村民组和大洼村民组的1公里水泥硬化通道拉通,给村民带来了极大方便,结束了雨天里走这一段路泥泞不堪的历史。王晓东走在这条小路上,不禁感慨:“修这样的路花钱不多,但对老百姓很实惠。”贵阳市农村大规模修建串户路的决策由此产生。

  接着兴起的“组组通公路工程”、“解决10万农户饮水工程”、“远程教育网络工程”————基本上都在青山起步。

  “青山不只是一个扶贫点,这里是贵阳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试验田’,青山是个出经验的地方。”曾经在青山工作过的息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康说。

  青山作为贵阳市委主要领导工作联系点后,贵阳市在这里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新阶段扶贫开发指导精神的同时,又以这里为试点,不断探索符合贵阳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新理念。贵阳市在农村建设中影响很大的“双带致富”工程、远程教育网络工程等举措的推出,青山都有不小的功劳。

  从加强队伍建设、实施项目和资金扶持入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育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双带致富”工程目前已惠及整个贵阳市,培训185542人次,发展农村党员2063名,启动“双带”项目1068个,总投入19879.4万元。

  从2004年起,贵阳市从全市各单位、部门选派1000多名干部进驻全市1000多个村助推远程教育发展。“双千工程”目前已建成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2124个,协调引进资金12220.89万元,实施基础设施、种植养殖等项目3381个,惠及群众35万以上。

  

  在政府的帮助下,几年前,青山村民王秀才开始在乡里开代销点,如今,王秀才成了青山村最富的人家,买有中巴、大货,生意也越做越大,由开代销点到经营客运货运到搞工程。

  “老百姓观念的变化给我印象太深了。几年前,有乡干部给青山村民出主意,叫他们做点豆花到乡政府卖,结果被骂了一顿。可现在,他们不但在乡政府驻地卖,还推着车走村串户叫卖去了。”青山苗族乡党委书记王胜利说。

  “远程教育工程”、“双带致富”等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素质,改变了贫困山乡群众的思想观念。“过去是我们给百姓出点子,找致富项目,现在他们会自己想办法找增收致富门路。”息烽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王永平说。

  按照王晓东在青山乡调研时提出“通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要素组织起来,逐步融入大市场,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的要求,2000年以来,该乡因地制宜,一方面扶持、引导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另一方面与村干部走出家门寻找市场,实行“订单农业”,解决农户“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如今,青山乡采取“农户+协会+基地”的模式,在全乡5个村实现辣椒、生姜、香葱、烤烟、肉兔、奶牛等项目的订单农业。5年来,与苗姑娘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的辣椒种植面积累计2万余亩,产值达2000万元。去年与息烽县烟草公司签订的1000亩烤烟今秋大获丰收。今年“好一多”乳业有限公司入驻大林村,截至10月,养殖奶牛187头,从四川引进的512只种兔,到年底可出栏5万只。

  天虽飘着雨,但无论记者走到哪,都能看见村民忙碌的身影,或在地里劳作或在盘弄生姜或在砌砖盖房,每到一处记者见到的是一张张笑容满面的脸,听到的是对自家未来生活的打算。听得最多的内容是,基础设施的改善给他们带来生活的改变,给他们奔小康生活的信心。作者:王太师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