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伪民俗保护”应当缓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10:04 红网-三湘都市报

  摘编自《新民周刊》/仲富兰

  眼下的“民俗保护”之声与挖掘机的轰鸣声竞相交织,组成了一幅旷世未闻的开发场景。就说上海周边的一些江南古镇,原本与“现代化”中浓厚的商业气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有着一些独特的小镇风情和传统的意趣。而现在,在“民俗保护”的名义下一场前所未有的开发大潮正全面袭来。在种种美丽、入时的口号下,很多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被迫

拆除。更有一些开发商异想天开地要在古镇建酒吧廊。

  我们都知道造成民俗遗产濒危的一个直接破坏因素是大规模开发和过度旅游。我们的一个邻国推行“文化立国”,不惜重金打造文化品牌,他们不仅推出了风靡一时的电视剧,甚至还抢注“端午祭”,把对传统民俗的保护做到极致。而在我们,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所谓的“保护”正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各种传统节日被物化为商业促销的“推销节”,许多传统节日如今变成“美食节”,春节是“吃喝节”;端午节弄得只剩下粽子;中秋节只剩下月饼……

  在一些地方,当前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正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越保护越糟糕。让人反胃的商业味、多得饱和的游客,在疯狂的开发下,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一个最典型例子就是,当周庄的“万三蹄”泛滥时,同里就推出了“状元蹄”,直不甘示弱也扛起了“甫里蹄”的大旗,最后落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当年北京的旧城墙被拆除之际,梁思成夫妇四处奔走呼吁,还是难逃被破坏的结局。“你们今天拆的是有800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总有一天你们要后悔的,等你们后悔的时候就盖假古董吧!”林徽因的悲愤言犹在耳,另外一种形式的破坏却在出现,并且是以“保护”的名义出现:一种“伪民俗”正在与某些地方官员的勾搭中悄悄崛起,“民俗保护”成为一些地方或者一些人圈地圈钱的口号,把民俗“圈”起来供奉着,外面设一个门槛,吸引大批人来游览购物,搞创收,抓门票,不过带上“拉动经济消费”、“促进旅游发展”等诸多美丽的光环而已。结果怎样呢?结果是肥了一些官员和打着保护旗号的“专家”、既出了“政绩”,又挣得了银子、而瘦了真正的艺人,糟蹋了原本美好的山水古迹和传统民俗。

  传统民俗被一些人五花大绑地去兑换钱财和政绩去了。这种“保护”,要它作甚?传统民族、民间的文化资源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公共资源,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安定祥和的社会。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共有性质的短缺要素,利用它所创造的利益必须得到公平的分配,而且必须保证它的可持续利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